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生物 > 正文

中考生物复习ppt

时间:2017-05-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年中考生物复习策略与方法

2015年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与方法

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莘永胜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当前,对于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明显减弱;对已学知识有些遗忘或模糊;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水平不平衡;升学压力下学生应试心理素质差异较大,对中考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语、数、外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仍然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目前复习课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知识容量,多采用灌输式复习方式,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方法指导,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此外,喜欢搞题海战术,盲目性强,题目重复率高。以上这些现象都使复习课处在低效重复的状态。

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要提高复习课质量,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增长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反思,积极引导学生复习应考,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需要讲究有效策略,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以下,从“研、训、考、评”几个方面对初中生物中考前复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教师交流一下复习的方法与有效策略。

一、研

研就是研究生物课程标准、《襄阳市2015年中考考试说明(生物)》和教科书。中考说明中命题原则指出,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标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又是编写教材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在于确立中考生物复习的方向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课标,另一方面要重视双基训练,回归教材。最好根据课标把每册书做个双向细目表,即:

再根据细目表进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不一定做得很规范,可以做个简洁的自己能看懂的就行。复习时要杜绝选题随意,题海战术,超出课标的现象,这样就真正做到回归教材,突出重点,关注细节,且主要会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每年的中考题紧扣课标,非常规范,我们手头一定要备有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仔细推敲。在复习每册书时,我们也可以把涉及这册书中考试题全部整理出来,对学生重点训练。总之,作为教师要做到面向中考,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二、训

训是指在中考前教师对学生指导下的识记与做题。训练要抓纲务本。训练是以中考为纲,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常训练中,针对训练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典型性

典型性的例题即使对考点的反应,也是教材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在认识教材重点的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点。

例如:在复习人体的有关知识每章我们都会谈到一个经典例题,在血液循环是我讲的是一个关于“打针”的试题:某人患咽喉炎,静脉注射青霉素,问题:①最先在心脏哪个腔中发现青霉素?②青霉素到达患处,至少几次过心脏?这样既解决了血液循环的路线,又与实际相联系。再例在尿液的形成中总会谈到: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是肾脏什么地方出现了病变?

(2)全面性

中考考试中考点在逐年增多,抓住重点的同时也在逐步的考查学生知识的全面行。全面不光只是指知识点的全面性(包含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指知识运用的两面性。如同概念教学例如教师往往习惯对正例讲的多,而对反例却很忽视,在训练中往往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在这次适应性考试中的一道例题可以说明:21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

这本是2011年潍坊市中考生物试题的选择题第13道题。我们教师习惯了训练了一些“打疫苗,保护易感者”类似题目,结果遇到此类试题,教师和学生就不习惯了。

(3)针对性

训练具有针对性,与学情与知识相结合。可以有目的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生物知识水平。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考虑到的是学生的易错点和知识对比点。易错点包括学生易错的字,像“肺”、蒸腾的“腾”等等。(在适应性考试中调查几乎每班有两人出错)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混淆点,而这些知识往往又是知识的对比点,例如植物运输管道中的“导管”和“筛管”、种子营养物质中的“胚乳”和“子叶”等等。知识的对比点的训练不仅纠正学生的错误,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例如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对比,不仅是对两者的区分,还对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认识。由此在训练例题:用绿色植物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对绿色植物要放在棕色瓶中就不难理解了。(书本中是用萌发的种子来验证的)

(4)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训练中做到训练中内容和方法的科学。训练不是一味的大题量、高度重复。在时间上也要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训练时间相结合。识记与笔试相结合。这些基本上是复习中教师通常的做法。后期复习中教师对学生往往侧重于训练(笔试),而忽略识记上的训练。

简要的谈一谈在学生识记上的具体做法: ①自编每册书的基础知识填空题,学生先自主填写,了解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 ②运用快速记忆比赛法进行熟记 。 ③检测验收规定的基础知识填空题。 ④学生按章节构建知识提纲 。 ⑤后期加快知识(识记)的循环速度。

三、考

考是指对学生知识的考察、考试。考是对训的检查与拓展。后一阶段,教师较多的采取以考代训的模式复习。考有阶段性考、专题考、模拟考、随机考多种方式。

考不能代替系统的复习,但考是复习中的重要手段。考试要有目的性,在阶段性考中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运用程度,更要及时的查漏补缺、反馈校正;专题的考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程度;模拟的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的生物知识。

考试提高时效性。生物的课程时间较短,复习中往往对知识无论阶段性考试还是专题考试,复习的时间较长。提高复习的时效性,就是需要考试的操作性强,一节课,拿出15分钟,及时的点评总结,做到快考快评快落实。

考试要与中考题型、考点相结合;考试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方法与技巧。像做题的方法训练,既是教师平时对教材的总结积累,也是学生拓展思维的途径之一。例如:生物图解包含结构图、示意图、流程图、曲线图等等。在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图解中,强调学生分析两点:位置与物质流向。

考试内容要与生产生活、热点相结合。由于生物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发展极为迅速,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课程改革后,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评价内容(包括中考),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与社会、科技发展、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纵观近年来各地生物中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涉及环境保护、人的健康、食品安全、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传染病、一些生物学原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些新进展等方面,尤其是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答的基础仍是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力。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多联系实际,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是能解决好这些新问题的。

四、评

评讲是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是生物知识与学生学习中关键的衔接点。后期生物复习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的评讲。教师要做到:

(1)变化课堂形式 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相对来说,容量大,活动少,略显枯燥。勤于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复习。在复习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优点,能更好地将课程内容浓缩,系统化,条理化,并配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既生动形象,节省板书时间提高课堂容量,又可安排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讲练结合,大大地提高复习的效果。特别是遇到一些抽象的内容,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顺利快速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呢?多媒体能辅助完成任务,突破难点。

(2)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比较、归类、串联,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同化这些知识。

①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知识整理、概括既能体现教材中知识的体系,(尤其是概念图)也能更好简洁、直观、高效的反应复习的重点。知识的整理、概括既可以是本章节的内容,例:近几年中考中不断的涉及到花的结构,在开花与结果复习中展示图例:

也可以跨越不同的章节进行整理、概括。例:不同部位毛细血管中血液成分变化。

②对知识进行比较:就是对不同对象进行对比,确定其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逻辑上找出对比项目:场所、条件、原料、产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像成熟区大量的跟不跟毛,肺泡的数目众多,小肠中有小肠绒毛和皱襞进行类比从而形成同为增大表面积,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通过比较的方法复习,使学生弄懂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③对知识进行归类:即将教材中一些相关的带有共性的知识划归成块、分门别类,便于记忆和掌握。如:对初中生物中病(症)的分析,有不良生活方式病(龋齿、近视等)、营养缺乏症(夜盲症、贫血等)、激素失调症(巨人症、糖尿病等)、遗传病(色盲、血友病等)、传染病(感冒、乙肝等)

④对知识进行串联:就是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一些有联系的知识连成一体。如学完植物体后:画一颗树,从根讲到叶。涵盖了:根尖的成熟区、茎中的导管筛管、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因为这些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

在理解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及时归纳总结,用表格、图示等方法归纳教材的单元知识,使知识点通连成知识线、结构系统化,并使诸多的知识线编织出横竖交织的知识网。这样就能繁而有序,多而不乱,条分缕析,学生思路清晰,利于记忆。

(3)评讲中要重点突出、突破难点。

在复习中,针对知识点该点的点,该评的评。例在呼吸系统的复习中,借助呼吸的全过程四个阶段,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1)就是个难点,过程(2)与(4)就是个重点。通过点评,提高复习的时效、有效性。在这方面上就不累述了。

(4)评讲中要注重做题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讲评中,不能以题论题,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切实重视复习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做题方法还包括应考策略像规范应用术语,避免写错别字;细心审清题意,细致填写题卡等。

(5)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初中生物学记忆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多而零散,学生在复习时常常产生记忆困难,此外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造成记忆困难。由于对知识记忆不清也影响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复习课除了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对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忆的方法。通过应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通过绘制概念图等方式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联想的方法也可帮助学生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整理知识,形成各自有有个性的知识网络,通过教师不断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信心,使学生在复习中真正发挥其主人翁精神,增强复习效果。

五、交流与合作

初中生物教师,大多是一个教师负责一所学校的中考复习备考,教学方法、知识方面、对中考的理解具有局限性;无法做到集思广益。这需要教师多进行交流与合作,借助教研室的生物教学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合作,生物教学资源就会大大的拓宽,有利于对生物的复习与备考。

篇二: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资料

2014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等。

(一)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相关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8)表达与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设计探究实验遵循原则

1、实验材料和用具得当的原则

实验材料和用具可以较方便的获得;实验材料要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材料数量足够,用量合理。例如:我们在探究面包虫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用一只面包虫是不行的,要用10只左右的面包虫,以防止一只生活力下降,出现意外,以至于实验不能正常进行。

2、 单因子变量原则:实验必须尽可能的消除能扰乱实验者对实验因子进行正确观察的无关因子。即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例如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中,只能设置光照不同这一个实验变量,其他的实验变量如温度、土壤的湿度和土壤类型等必须相同。

3、随机性原则: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得。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减少和消除系统误差;二是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的误差。

4、平行重复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平行重复的原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在实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须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不能只进行1~2次便得出结论。例如:测定一个人的反应速度时,有必要重复几次,求平均值,最后才能得出某人真实的反应速度。

5、 设立对照原则:对照的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又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 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

例如:设计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的实验:将15条同时孵化的同种蝌蚪(体长均为15),随机分为3组(每组5条),在相同水质、饲料、温度条件下饲养。A组加入甲状腺激素,B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C组不加任何药物。在饲养和实验的10—12 天中,按时用标尺测量并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情况。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A组为实验组,B、C为对照组,其中,B组为条件对照,C组为空白对照。通过条件对照、空白对照的设置,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因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二、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确定调查路线,设计好调查的表格,准备好调查的工具。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

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

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

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

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

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

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

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

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

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

数越小。

(6)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7)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

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8)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9)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10)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1)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 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2)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3)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

(4)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

(5)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

中考生物复习ppt

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6)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

(7)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8)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

液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

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

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

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

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

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 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分化 组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组成

系统└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

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5.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6.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篇三: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学案全套

初中生物总复习(全套教案兼学案)

总复习一(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2课时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