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网址 > 正文

环渤海和京津冀 区域合作视角下京津冀、环渤海?旅游产业带协调机制研究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塑造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现互利共赢、提高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有着环渤海、环京津的优越区位优势,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带旅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消除目前区域内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同质性及旅游开发接待体系等旅游合作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搭建旅游合作平台、构建便捷旅游区、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打造特色资源带、扶持跨区域旅游企业、学术科技合作等方面实现区域内旅游合作共赢。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旅游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087-04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实现参与合作各方经济功能的重新定位和产业功能优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都市圈合作机制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京津冀、环渤海是被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1]该区域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我国加快开发建设的新形势下,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各界的关注。旅游产业已成为环渤海区域融合最先进入操作层面的领域。
  一、京津冀、环渤海旅游区域合作的瓶颈
   区域合作并不代表不存在竞争,空间的邻近对推动区域合作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合作起到了制约作用。没有竞争就没有合力,没有合力就没有发展,但是竞争过度会产生无谓的内耗,加强区域合作不能回避竞争,但必须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1.行政区划带来的负面影响
   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利益分割,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地方政府一方面积极推动着本地旅游业开发建设,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大旅游”的观念,从较大区域来看,政府对本地旅游业的保护性政策造成旅游项目的重复开发建设。如高星级酒店大战、旅游节庆大战、主题公园大战等,形成浪费性竞争。由于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各地方存在强烈的地方保护倾向,利益短视行为为区域旅游合作制造了人为障碍。在现实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仅环渤海地区存在这种情况,北京、天津与河北之间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在各地区的内部也存在频繁的矛盾与冲突。[2]
  2.区域内同性质旅游资源的空间竞争
  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在拥有丰富异质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同类旅游资源,尤其是海滨旅游资源、皇家文化旅游资源、古长城文化旅游资源等。旅游资源趋于一致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融合和替代两种形式,同一类型的资源个体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个体之间会产生空间竞争,分流游客,从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3]由于旅游资源及产品的特色不突出,很容易被同一区域内其他产品所替代。例如,国际游客在选择环渤海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游览明清皇家遗迹时,肯定首选北京故宫,而对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等兴趣不大。再如,青岛和大连都是海滨城市,到两地都可以欣赏海滨风光,还可以避暑和度假。当上海人夏季出外旅游时,青岛在上海和大连之间便产生了替代效应,结果上海游客到青岛旅游的比例远远大于到大连旅游的比例。
  3.区域内旅游开发、接待体系封闭
  由于环渤海地区所涵盖的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三大部分之间的经济活动还是保持着相对独立,都有自己较为完整旅游服务体系,都相对独立地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旅游产业开发、营销、接待体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所以关联度比较低,区域经济依存度不高,造成资源重复开发建设、资源浪费、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这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十分不利。各地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线路以中线、短线居多,区域内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协作偏少,彼此间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区域旅游合作的障碍。
  二、以政府层面的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
  1.政府为旅游区域合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根据郑耀星对区域旅游合作类型的划分,区域旅游合作一是跨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二是跨省(区)的旅游合作,三是跨县(市)的区域旅游合作,京津冀、环渤海旅游带建立包括跨省(区)的旅游合作和跨县 (市) 区域旅游合作,而跨县 (市)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更多地借助一些行政手段来实现,运作相对容易,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帮助各级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体,无论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交通建设、旅游市场促销、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都要政府的安排来进行的。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特别是在现行“垂直控制、财政分权、地方问责”的制度框架中,在旅游市场激烈而复杂的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外部压力下,旅游业由行政区划分割所导致的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仍需要通过政府制度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各级政府通过增进相互间的合作来共享区域旅游发展的收益,已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4]
   政府又是区域经济中最有效的调控主体,政府的决策和调控不仅对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利益协调。政府还是规范旅游市场和竞争秩序的主体,区域性制度障碍的清除、区域性旅游竞争行为的监管、区域性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等,均有赖于各地政府的合作与联动。对旅游休闲带建设进行科学定位,统一规划,尽快编制出台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专项规划,并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措施。政府还要给予旅游企业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协调、引导、监督和服务等职能,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提升旅游开发档次和运营水平。
  2.扶持跨区域旅游企业
   目前,京津冀三地旅游合作还停留在 “探讨”阶段,至多是旅游企业在某些方面给合作伙伴一些让利或优惠,重大项目开发合作与区域联合促销,实质旅游一体化的良好合作局面并未形成。三地经济水平发展悬殊,北京在资金、人才、项目开发、服务水平、市场等方面与河北相比是绝对的强势,加强与北京、天津两地的旅游区域合作,对河北旅游而言可以 “借势”,就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阶段,仅仅依靠市场完成资源配置和优化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中必须发挥引导作用,突破狭隘的地方主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放眼长远的旅游合作,并要从宣传和理论研究层面落实到行动中。
   政府着眼于区域整体利益,废止与区域旅游一体化相悖的一些政策,比如在区域内允许旅游车辆的跨省区运营,为区域内导游人员的检查、年审、培训等提供灵活便利的管理制度,等对区域内旅行社跨地区设立分社的,应当按及时办理,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实现网络信息全覆盖,为游客提供统一的全区域旅游信息,以便于加速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旅游业要合作发展,还必须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旅游企业。各地政府要突破行政障碍,尊重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需求,考虑到目前国人出游的主要形式还停留在旅行社组团出游上,而旅行社卖的不是某个地区、景区,它出卖的是某条线路。而旅行商的推介对游客出游目的地的选择有很大影响。为此,为共同拓展市场,环渤海地区旅游联盟应该在全国其他省市物色一些信誉高、网点多的旅行社,将区域内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交与其独家代理线路销售,并委托其负责在本地对环渤海旅游品牌进行媒体宣传,从而使商业资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合理的流动,优化配置。
  3.建立政府间议事对话机制和旅游行政组织
   由政府主持每年固定召开区域旅游领导会议,由区域内各省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旅游协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协会主要领导参加,拟订年度区域旅游合作工作计划,达成共识,组织实施合作方案。加强信息沟通,研究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年度内及未来合作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前做出预判,在协商中逐步解决各方在对接中需求问题,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由于环渤海地区行政区域层次较多,城市群各城市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阻碍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组合及旅游流的自由流动。因此,应组建常设的省级政府旅游联盟机构,区域内各省市按年度担任联盟主席,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有关事宜,对区域内重大旅游合作项目,由联盟领导组名义印发通知,由各地旅游局发送到企业,并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旅游局负责落实。
  三、构建京津冀、环渤海便捷旅游区
   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地域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人口密集,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克服行政区划和体制障碍,推进交通、信息一体化,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达到旅游资源共享。为此要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提升旅游服务,为游客推出便利化的服务措施,把环渤海地区建成跨省市的便捷旅游区:
  1.构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在环渤海各省市之间建立环渤海地区资源信息网络,将区域内各个省市的政府网站、经贸网站、市场网站都链接起来,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联网和资源共享。旅游行业内部的数据,比如对游客抽样调查数据、企业调查数据、旅游统计报表等实现区域内交流共享,供环渤海区域旅游进行宣传推广策划和决策参考之用。
   利用共享平台,通报“旅游黄金周”节庆和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区域内发起活动之旅游局在活动举办前一定时期,向旅游联盟其他成员通报活动计划和联盟其他成员可以配合开展的工作,以便运用区域内广大的旅游市场资源壮大活动声势和效益。若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质量和突发事件,事件属地旅游局按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妥善处理后,应在一定时期内向环渤海区域内旅游联盟成员通报,通报内容包括事件情况、处理过程、原因分析和以便总结经验、防微杜渐。
  2.构建便捷化、立体化交通
   便捷的交通是各旅游要素自由、快速流动的载体,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环渤海地区要从整体上规划区域交通设施的布局,加强区域内海、陆、空等运输的交通协作,尽快形成互联式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城际快速铁道交通建设和区域内铁路干线的建设,增辟通往主要客源国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尽快研究、实施环渤海游轮开发计划,形成统一、立体化交通运营体系,真正实现区域内交通方便、快捷,缩短区域内城市间的旅游时间比,实现游客的旅游效益最大化。
  四、组合特色资源带 共塑区域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市场竞争的首要因素,在旅游者消费选择中,区域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选择行为。凝练地域特色,建立易于传播识别、体现区域旅游特色、具有认同感的环渤海区域旅游形象。
  1.组合特色资源带
   在同类旅游资源的组合中,要注意挖掘个性特征,进行差异化定位,尽量避免环渤海区域内的空间竞争,从而形成资源集群优势,吸引更多游客。例如,环渤海地区主要的一类旅游资源――海滨旅游,就有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威海等诸多城市拥有此类资源,在特色资源带的组合上,必须突出其个性,进行差异化定位:大连突出其“浪漫海滨”氛围;秦皇岛突出海滨疗养避暑功能;青岛强调其山海风光;烟台、威海定位为现代海滨城市度假。以区域旅游形象为中心,摒弃省、市等行政区域的限制,确立几个重点环渤海特色资源带,在各地区政府、区域旅游联盟的推动下,推出海滨旅游、港口旅游、历史遗迹旅游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线路。
  2.开展旅游促销及媒体推广
   区域旅游联盟每年应以此整体形象参与各种国内外的旅游促销活动,如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香港国际旅游展、广州国际旅游展;同时根据区域旅游发展情况组织环渤海地区主题旅游推介会。
   由于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游客对信息的占有量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现在游客对于洲际间旅游信息的捕捉只需瞬间便可以完成,常规的旅游宣传品已经不能发挥很大效应。因此要注重选择更为便捷、更具立体冲击感的电视旅游宣传片、网络社区、网络视频进行形象推广。环渤海地区的各类媒体应为环渤海地区旅游形象的传播打造声势,以多种形式进行区域资源推介,使地区内媒体成为推广宣传的重要平台。
  3.旅游形象实地认证
   首先在环渤海地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票务中心、星级酒店大堂等处设立统一形象、规格的旅游宣传资料架,供环渤海旅游联盟、各旅游企业放置旅游宣传资料;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游客在前期宣传中获知的区域旅游形象在实地旅游行为中得到认证、巩固,从而完成区域旅游形象建立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J].河北学刊,2005,(12).?
  [2]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4). ?
  [3]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徐家良.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的基本特征[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1).
  ?
  Tourism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Term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Hebei, Beijing, Tianjin, and Bohai
  ??WANG Shu-juan
  ?(Resource Management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Hebei, China)
  ??
  Abstract: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trend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create tourism brand, to shape the overall image of regional tourism, to achieve mutual benefit, to enhanc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to promot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ebei Province has the superior location advantages of Bohai Sea, Beijing and Tianjin. In this study,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ourism cooperation of Metropolitan and the Bohai Sea,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the elimination of problems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within the regi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ption homogeneity system and tourism cooperation. On this basis,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a platform of tourism cooperation, building convenient tourist area, shaping the image of regional tourism, establishing special zones of resources, supporting cross-regional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acade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 in tourism within the region.
  ?Key?words:economic integration; tourism cooperation
  ??〔责任编辑:黎 玫〕

标签:视角 环渤海 区域合作 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