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故事100篇【关于成长和写作】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范小青著名作家      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的与后来有关的事情很少了,上一年级时重重摔了一跤,跌掉了许多童年记忆。小学时的我,基本上是无声无息的,四年级以前一直是个闷嘴葫芦,几乎所有有关的人员中,只有外婆重视我,特别疼爱我,外婆在临终前还在向我大舅舅要一点钱,说要给她的“心头肉”,心头肉就是我。外婆虽然早就走了,但她的疼爱,陪伴我一辈子。文革中的一段时间,不用读书,我有了放开自己的机会,喜欢带着比我小一点的男孩女孩出去乱玩(开个玩笑,我的一个短篇小说《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中的三姐妹或许就是我一个人分解出来的)。可能大家觉得我性格比较内敛文静,其实也许是假象,或者是表面现象,或者是一个人的两面性,我小时候和长大起来后都有许多大胆的作为,说出来也不比男孩子差。后来就跟着大人全家下放了,在江浙交界的地方,叫桃源公社。我们人在江苏的桃源公社,但上街却上到浙江的乌镇,因为乌镇离我们更近。在农村我们还不够劳动的年龄,却喜欢劳动,就一边在农村学校念书一边劳动。再后来到县中上高中,父母也相继调到县委,1974年县高中毕业后,我又一个人远行――不是远行,很近,就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公社,吴江县湖滨公社插队,这里也和桃源公社一样是半农半桑地区。但这次是一个人下乡了,不是远行也是独行。在农村卖力地劳动,还入了党,一边记日记说要扎根农村,一边也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够上调。再后来就考大学,没头没脑的,考大学的前天晚上还去看电影,看的是《征途》,内容早就忘记了。回来被哥哥骂了一顿,父母倒没骂。成为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中文系77级的学生。
  一个人在农村插队时,环境差,条件差,内心却是敏感的,思想是活跃的,但没有书看,也没有人交流,只有到写作中寻找精神安慰。所以那时候就开始练习写作。在劳动之余,在笔记本上写一些古诗词,也写过一个所谓的“长篇小说”,但从来没有投寄过,那时候也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寄稿,甚至没有投稿这样的概念。真正的写作开始于大学二年级,开始写短篇小说,投寄过几篇,大约到第三或第四篇的时候,就被《上海文学》录用了,那是1980年第九期,一个短篇小说《夜归》,写的是从农村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我写作生活的正式开始。三年以后我离开了苏州大学,到江苏省作协当了专业作家――这就是我的简单成长和写作的道路。
  我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写作,一直坚持以小说为主,头些年主要写短篇,到1985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1987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以后仍以小说创作为主,也写过散文随笔以及电视剧等。
  经常有人会问,写作能给你带来什么?我总觉得,我是因为喜欢写作而写作。写作可以给我带来许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快乐。写作对我的意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话可能比较通俗,但事实就是如此。也有人问写作是不是我关照生活的最好方式,我想说,它不一定是我关照世间的最好方式,但它一定能给我带来愉悦。
  我在大学期间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我比较喜欢托尔斯泰、海明威等。另外,在我小的时候,书很少,早年的《红旗谱》、《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艳阳天》等作品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们对我的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渗入到骨子里。在我重视阅读书籍的同时,我更重视阅读生活这本大书,所以,我虽然留校三年后就进入了专业创作,工作经历简单,但生活的经历并不单调,因为我时时刻刻关注、感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成为一个专业作家以后,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写作,记得年轻的时候最多一天可写一万字,现在一天大概两三千字。这么多年来,为了写作,为了将写作坚持下去,我一直坚持记笔记的习惯,点点滴滴地记录下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的与写作有关的任何内容。这些笔记对我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我觉得,前辈作家的影响和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响,都是形成我创作风格的重要原因。地域性的艺术视角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影响和对生活的感悟,我在苏州写作的最大感受,就是我是一个苏州人,我与苏州是融为一体的。
  经常有人说我的创作风格比较内敛,我想这可能属于艺术追求的个人品味,也可以说是一种小说的观念。说到小说观念,它是一直在变化着的,直到现在还在变化,所以很难说清什么是我的小说观念。我曾经觉得小说可以写得很清淡,要淡而有味,我也曾经一直这么写,但是现在我也在怀疑这种观念,一方面我的小说仍然是属于清淡的,但另一方面我始终在怀疑,也始终在动摇,我觉得我近期的小说发生了某些变化。从前我曾经认为写小说也应该和人生一样比较随缘一点,至少要做出和达到随缘的效果,现在我也怀疑这种观念。我过去觉得写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感觉什么也没有,但其实是有些什么的,只是这种想法得不到许多读者的认同,如果读者知道你的小说里什么也没有,他们为什么还要来读你的小说呢?
  我写作的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的一张网,我既生活在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又习惯现代意识的思维。在现代的写作中,信息压力很大,但这就是信息时代,你想躲也躲不过各种各样的信息,生活中的事情超出想象时,只能让我感叹生活的了不起。所以我所理解的生活和文学的关系,就是写作者要敏感、用心、艺术地学习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可能有文学。同时,作家还应该坚持自己的精神立场,而我的精神立场,则在我的小说中体现出来。
  过去多强调作家关心现实,关心社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同时我觉得作家也应该关怀自己,我想,作家对自己的关怀,就是要尽量让自己在物欲的社会中保持平心静气。
  我经常觉得自己的作品不能让自己满意,就是所谓的写砸。虽然写砸这个词比较含糊,对我来说,自己不太满意的,都算是写砸了,所以就比较多了。其实关键不在于写砸后的感觉,只怕明明写砸了自己却不觉得,那就无可救药了。
  还想再说一点,我对小说的态度,也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既无可奈何,又温婉谅解。我对我自己的创作的理解,就是始终不温不火,慢慢进步,中间也许还退几步,但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一直在写,还会一直写下去。

标签:长和 写作 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