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乡间的汤圆】 汤圆创作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诗中描写的“白糯粉粘”正是江南人爱吃的汤圆。汤圆是糯米磨成粉后包成的圆子,核桃般大小,里面裹着芝麻、豆沙或菜馅儿,北方人则雅称它是“元宵”。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道教“上元赐福天官”的生日,即“上元节”。 “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乡间民俗由汉代迄今,代代相袭。到了唐宋时期,道教发展鼎盛,上元之夜,人们除了吃汤圆、看花灯,还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把春节的尾声渲染得喧腾而喜庆。尤其是乡间的汤圆,好像是年味里画龙点睛的一笔,那一碗碗白生生、圆溜溜的汤圆恰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总会在正月十五之日从容亮相,汤圆一旦缺了席,“年”就显得不够圆满了。
   在我印象中,乡间老屋的墙上一年到头都挂着小半口袋糯米,逢年过节,都被我外婆记挂着。进了腊月门,乡间人家就开始忙年了,菜腌了,尘掸了,灶祭了,家家户户门口开始磨糯米了。元宵节吃汤圆,图个团团圆圆。磨糯米看上去不难,实际上过程一点不比磨豆腐省事。外婆磨糯米,事先要把糯米带水浸一夜,次日架上石磨再一圈一圈地推,一勺一勺地把糯米“喂”进磨眼。白生生的糯米浆就这样从石磨的边缘漫溢出来,越流越多,在盆中泛着细细的水泡。磨完的糯米浆,要用装面粉的布袋装起来,吊在房梁上,慢慢沥干水,最后摊放在竹匾里晒干成米粉,再用干净的纱布盖好,和炒熟并压成粉末的花生、芝麻馅儿一道贮放着,直到元宵节那天才得以“粉墨登场”。
   正月十五的早晨,外婆开始做汤圆了。她先把糯米粉兑过冷水搅匀了,反复揉搓成一大坨不沾手的粉团,再一小截一小截的揪了,摊在手掌心里,包上用糖和油调好的馅儿继续搓团,搓得圆溜溜的,乒乓球似的放在盛了一层糯米粉的竹匾里,然后轻轻摇一摇,这样就不黏竹匾的底了。煮汤圆时,一个个滴光细滑的雪球争先恐后地探出沸腾的水面,外婆立刻添一瓢凉水继续煮,她说这样煮出来的汤圆不夹生,里外都透熟。外婆还擅长做另一种荠菜馅儿的圆子。荠菜是田埂上挑的,和上猪油渣子做起馅儿来不仅美味还分量十足。单看那鼓鼓的个头,四个就足够一碗了,煮着吃软糯劲道,芳香四溢。正月里,有亲戚上门,年菜不够招待时,外婆就把家中元宵节用剩下的糯米粉搓成黄豆模样的实心小圆子,或加糖煮或用油炒,小圆子晶莹剔透地飘着香,俨然成了一道压轴的菜。
   几十年过去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过节的概念日渐淡漠,吃汤圆不再那么刻意了。如今超市就有现成的糯米粉和各式原料不凡的汤圆出售,和乡间石磨手工做出来的汤圆相比,个个品相精致、优雅,口感也细腻、滑润,但总觉得少了一丝清甜糯香,少了一份柔软贴心,少了一种亲情渗透的滋味。

标签:汤圆 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