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百卉园》【百卉园】

时间:2019-02-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片言只语    周巍挺      ●《散文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一则是因为她办得精美,内容高品质高:二则是因为家乡的刊物,情有独钟。现在的纯文学刊物已为数不多,而《散文诗》可谓独树一帜,无论在哪里谋生,我都随身与她相伴。在外地经过每一个书店或报刊销售点,总要打探有元她的身影,若有,高兴万分,因为她,益阳出了名。
  湖南益阳读者:田铸宇
  
  ●邂逅她快四年了,喜欢她也快四年了吧!她的安静,她的激情,她的哀伤,她的深刻流动在她坦诚的心里。解开衣襟,看得明明白白。《散文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她能让你浮躁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冰凉的灵魂瞬间温暖。
  贵州安顺平坝县读者:李颖
  
  
   ●阅读《散文诗》,品味《散文诗》是我人生的一大美事。她是净化心灵的良药,她是所有爱她、懂她、认识她的人的良师益友。
  
  致伊?阿?蒲宁
  
  三十年前的故事,不再年轻。记忆却如春风吹又生的嫩草,长得无比的青春。
  将绿意嫁接在枯枝上,也能茂盛一个凋零的秋。
  这种感觉,有点怪怪的。一页发黄甚至残缺的纸,比一页洁白的纸,更能清晰文字的黑。仿佛那光阴的斑点是一只只透视的眼睛,让你穿越时空,
  村庄也许贫穷,森林也许贫穷,留恋与惋惜,不会贫穷。
  种植在土地上的爱和恨,总有一天将沐浴阳光和雨露。
  
  美丽心机
  明月
  我能感受它们
  
  那么多的事物我不能走进,那么多的空间我不能进入,但我能感受它们,我想它们也能感受我,当我从它们身边飞过时,它们睁着大大的眼睛;我们从敬畏变成了关心。
  
  一种过程
  徐仁杰
  敬爱的编辑:
  我和《散文诗》的邂逅是在一个小小的报刊亭里。中考后的无聊日子里,我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徘徊。有一天,就像鬼使神差似的走进了那个看起来不起眼,但里面却有近百种报刊的报刊亭,然后在亭主的推荐下,仅一眼就看上那个“她”,那个让我迷失了自我的“她”:《散文诗》。
  上了高中,本以为会忙得忘了时间,但实际上却相当悠闲,因此我把家里的《散文诗》拿到学校,经常翻看。之后经过我的大力推广,《散文诗》首先以她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意境占据了我们班同学的心,之后迅速走出0802,走进了市二中全校学生的心。有一次,一个同学上课看《散文诗》,使这本小杂志也因此走进了学校“上层”的眼帘。随着《散文诗》在师生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图书馆的方老师决定“引进”这本杂志。上个星期第一次“引进”,怕借阅量小,所以进得也不太多,不料,仅一节活动课,就被借阅一空。据方老师说,仅有《读者》《青年文摘》等极少数杂志才会发生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
  我经常陶醉于《散文诗》中的意境里,看着作家们在《散文诗》里逐鹿,加上同学们的鼓舞,我决定将我的文字拿出来。挑战一下。即使没选上,我也不后悔。我从不在乎过程之后的结果,我只在乎过程中的精彩。
  
  散文诗人小传
  
  伊?阿?蒲宁(1870一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文学创作,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他的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与高尔基相识后,形成他的民主主义观点。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俄罗斯命运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对已逝去的时代的留恋与惋惜。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从1910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仇恨。1933年蒲宁因“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

标签:百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