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整合教材作品,提升初中文学阅读教学效率】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或者说,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和一个跳板。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规定了的。但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教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决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也无法照本宣科,必然是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其中,创造性整合教材就是有效途径之一。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创造性整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笔者在对我校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进行观摩或学习时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编排的内容、顺序以及教参对文本的解读组织教学,缺乏创造性。就此结合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操作实际略谈一二。
  二、理论依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这是新课程标准和以往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因此,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教师采用同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原有的课文进行重新整合,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信奉而不唯是
  “信奉”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教材特色。“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文学作品是最厚重的,但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无法奉献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文学熏陶。
  (二)遵循而有所立
  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即“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要让教材“增值”,语文教师要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独立思考提升教材。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篇文学作品的梳理和评点上,而是要对语文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梳理。
  四、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所要具备的条件
  (一)由“照搬型”转换为“创造型”
  “照搬”,既浪费学生的时间,无度地消耗学生的精力,又致使教师自身不思进取,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安排的单元或者附在课文习题中的阅读文章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时,则需要教师拥有重新整合教材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教材才是优质的;只有这样,教材的教学效用才能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教师“双发展”。
  (二)由狭义备课型转换为广义备课型
  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视野要开阔,掌握的信息量要大,因此,我们要围绕发展学生这一主题,广泛涉猎相关的课文、单元、课外阅读资料,并分门别类自建资源信息库,为整合需要,储备大量的教学资源。那种把备课仅仅定位在研究课本资源的做法,是很难整合出优质的创造性教材的。
  (三)由自我满足型转换为不断反思型
  自我满足,是教学发展的瓶颈,是创造性整合教材的最大障碍。这种心理一旦产生,新的优质的创造性教材就没有可能整合出来,因为教材的整合过程,是一个不断求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求新的过程。唯有强化反思意识,我们才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摒弃不足,开拓新领域,新的优质的创造性教材才会源源不断地整合出来,而教学才会永远充满生命活力。
  五、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策略
  对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材的创造性整合,从具体操作上来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教材内部的文本进行重组;二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不同地域孩子的需要和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教科书以外的材料引入语文教学;三是结合中考考点,分语言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写作五项来进行整合。
  (一)教材内部的文本重组
  现行教材的编排通常采用单元结构的方式,而文学作品阅读单元的课文常又以其题材或者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合而成。这就表明,一个文学作品阅读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篇课文又具有本身特点,因而各篇课文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就“共性”,又可以就“个性”进行整合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得以辨析。
  1.以文学作品主旨的相似作为整合的依据。从文学作品思想文化内涵上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整合,开展比较阅读。
  2.以文学作品写作内容的相似作为整合的依据。从文学作品写作内容的相似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整合,开展比较阅读。
  3.以文学作品体裁的相似作为整合的依据。从文学作品体裁的相似点出发,在整合过程中注意点与点的比较、知识点的归类、重点的区别,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4.以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相似作为整合的依据。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的风格,如冰心清丽明快、委婉细腻的散文语言与鲁迅犀利、冷峭、幽默的杂文语言迥异。教学时可以将具有类似风格的作家作品整合起来进行教学。
  5.以文学作品的作者作为整合的依据。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总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作家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他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影响默默地在改变着他的思想,而且通常随着个人的成熟,作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力也越来越成熟,所以,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就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6.以文学作品中的亮点或是有意义的细节作为整合的依据。从一组课文中有联系的亮点或是有意义的细节着手整合教材文本,虽不一定是从全篇着眼,但常别致新颖,又能就其一点深入,增强了理解的深度,培养更高层次的辨析能力。
  (二)教材与教材以外的文本整合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遇到教材相对滞后而学生的阅读却与当代文化同步的尴尬局面。即使教材不断改革更新,也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阅读步伐,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显得苍老、固执,和学生的阅读“期待视界”的距离甚远。课外阅读应该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能使他们知书达理,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教材与教材以外的文本资料的整合,便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极好的方法。
  1.整合与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课外阅读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语文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资料中,语文读本就是很到的一本。“编写语文读本,作为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由教师指导学生主要在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与教科书各单元配合,各单元又大致分出三四个小专题,便于同学们更深入地探究。这些文章,包括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等几类。延伸性的,指那些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鉴赏性的,指那些文学作品,有助于同学们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知识性的,包括语言、文学、读写听说方法、思维方法诸方面,有助于同学们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听说能力”。“这些文章的编排大都是有针对性的,与课内某些阅读课文相照应,熟读这每一册的几十篇文章,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积累”。
  2.整合其他的文本资料,作为教材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内容当作是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教材与教材以外的文本资料的整合,不仅能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适当配合,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而且可以弥补语文教材选文滞后的不足,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我觉得从课外为学生选一些健康的、有趣的、有思考价值的、有时代感的文章不是更有利于教学吗?教师应该有这种选择的权力,也应该有这种驾驭和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的艺术在于让学生走进教材,更在于让学生走出教材。”
  (三)教材与中考考点整合
  初三复习时间紧张,因此在日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整合渗透语文考点,对中考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渗透整合中考考点,从中归纳现代文的题目类型、解题技巧,寻找解题规律,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六、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反思
  (一)要考虑到教材文本的难易和循序渐进的安排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注意了不同学段要求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它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因此,在教材的创造性整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合的材料的难易程度,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
  (二)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而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教师在创造性整合教材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不同智力、不同层次状态的学生达到目标要求,切忌过多、过难,以免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要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结合实际教学,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整合教材并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创造性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标签:阅读教学 效率 整合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