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 缺失感恩: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沉重话题?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骨子里就有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情愫。然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部分中学生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与此截然相反的不良品行――感恩意识缺失。在家庭,他们身上承载着父母所有的希望,每天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已经把父母的付出看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不断向父母索取,不能体会父母平时的辛苦,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反而是恶言相加,稍不如意,甚至离家出走,完全不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校,对老师情感意识淡漠,遇见老师刻意躲避,见面也不打招呼,甚至把平等的师生关系看成是对立关系,对老师的耐心细致教育不厌其烦,出言顶撞恶意挑衅,对老师缺乏必要的礼貌和尊重。在社会,享受着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毫无感谢之意,面对老弱病残不起身让座,面对急需帮助却宁愿做冷漠的看客,面对违法违德却甘愿袖手旁观,面对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却熟视无睹,个人的自我意识膨胀,社会角色意识淡漠。?
  2 学会感恩:学校德育中的一种迫切需要?
  感恩并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实施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教诲、他人的帮助由衷认可,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感恩行为。?
  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首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体现德育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承接;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学校通过向中学生进行及时的感恩教育,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感恩思维,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愿自觉发现和接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以感恩的心态去回报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一名通情达理的合格中学生。再次,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才会更加热爱学习、关爱他人,收获快乐,我们的校园才会更文明、和谐。最后,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用宽容,大度和欣赏的胸怀与人相处,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学生的情感将更加丰富,他们的人格将更加完美。?
  3 培养感恩: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系统工程?
  “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教育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更要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唤醒学生那颗感恩的心。?
  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感恩氛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当今时代,是个日新月异的思想多元化时代,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显愈发重要。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环境。如校报校刊、校园广播、黑板报、各种宣传橱窗、阅报栏等可以坚持报道和刊登一些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感恩事件”,以引起学生关注,思考和积极的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同时要注意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并充分利用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恩教育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感恩文化的熏陶中逐步学会感恩、知恩、报恩。同时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讲感恩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教诲、他人的帮助由衷认可,并引发学生对恩情的共鸣,不断丰富学校感恩文化。?
  3.2 教师做好感恩表率,挖掘教材感恩内容,把感恩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学生身处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与家人互谅友爱,与同事相处和睦,与学生民主宽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感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和素材,善于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
  3.3 运用实践教育方法,积极开展有效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报恩行动。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老师、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老师要做到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从小事入手,将感恩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如学校可以开展“为长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敬老院老人做好事”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最终能够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将感恩之情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唤醒一颗感恩的心。?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只要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就会让他们感恩于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自己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国,感恩于大自然……那也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了爱心和希望,实现我们的育人目的。?

标签:缺失 中学生 感恩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