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与幼儿的什么相适应的和谐环境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当今社会的幼儿教育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资源,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环境是幼儿生活环境中一切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既包括幼儿生活的物质条件,又包括幼儿生活的精神环境。和谐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心里建立安全感,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发挥幼儿个性和潜能。”由此可见,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如何为幼儿去创设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是需要幼教老师用心去实现的。
  虽然《纲要》中对此也有一定篇幅的理论描述,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依然是幼教老师的课题之一。通过这些年来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践,我认为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应从两方面入手:即谨慎评价以及默契的师生互动。
  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没有程式化的思维方式并且想象力丰富、跳跃性强。作为幼教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特点。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听取幼儿的言论,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不要轻易对幼儿的任何行为做出评价,要知道:老师一个无心的评价可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一定要谨慎。尤其是在幼儿有特别的行为举动时,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原则,不妨来个“难得糊涂”――在充分了解幼儿想法后再对幼儿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有一次绘画活动,请孩子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他们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东西。活动的初衷是想通过这样一次活动来了解本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性格特点等。当时班里有个特别活跃的小女孩叫婷婷,她很快就画完了,坐在那里“欣赏”自己的“作品”。这时,本班的另一位年轻老师刚好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的“作品”边皱眉边问:“婷婷,你画的这是什么啊?”听了老师的话,婷婷先是耸了耸肩膀,然后摇了摇头,继续看着自己的“作品”。那位老师追问道:“快说啊,这一片红到底是什么啊?”婷婷抬起头用一种委屈的眼神看着那位老师。这一幕刚好被我看见。我赶紧走过去,向那位老师使了个眼色,然后蹲在婷婷身边,只见婷婷的白纸已经被红色的油画棒涂得满满的,都是斜条状。虽然我也没看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但我想:不妨“糊涂”一回,听听孩子怎么说。于是我惊讶地对她说:“婷婷的画真好看,老师都没见过,能给老师讲一讲你画的是什么吗?”“这是一个漂亮的大城堡。”听到了我的表扬,婷婷低着头小声对我说。“老师都没有婷婷聪明,竟然没看出来。你给老师指一指城堡在哪里好吗?”我故作不好意思的说。婷婷一听抬起头说道:“房子在大火里面呢,您看,火大不大?”这时,我暗自庆幸自己听全了婷婷的话。孩子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此时我们是以一种程式化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那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也许这个孩子以后就会对自己画画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出现自信心的缺失,甚至将来会发展成对美术课的强烈抵触。当时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现在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她积极性的最好时机。于是我贴在婷婷的耳边故作神秘地说:“那我们再画一个更漂亮的城堡,把咱们班小朋友都接进去住,你说好吗?”我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她,她睁大眼睛看着我。我们就这样对视了几秒钟,她突然兴奋地说:“好啊!画一个像幼儿园这么大的城堡,把所有小朋友都接进去住!”于是,我又给了她一张纸。不一会儿,一座漂亮的城堡就“诞生”了。婷婷高兴地对我说:“老师,咱们的城堡画好了,小朋友们都可以来住!”我在一边微笑地看着这一切。我知道,这一次自己成功了。
  其实城堡漂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样一种被包容、被理解、被尊重的精神环境中获得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一种成就感。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难得糊涂”。
  除了谨慎评价,教师和幼儿之间的默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师生之间的默契会给幼儿营造出一个和谐、有安全感的心理氛围,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成长。虽然在别人看来,幼儿园教师每天和幼儿有大量的时间在一起,默契很容易形成,因此用默契培养和谐似乎要更加容易做到。但要是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尽管教师和幼儿每天都在接触,但默契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通过这些年在工作中的实践,我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体会。
  首先,默契不是教师制定的,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反复互动和磨合培养出来的。比如在教学活动时,我会选择幼儿喜欢的手势作为我们之间的语言信号,像拍拍双腿,孩子们就知道现在要安静坐好了;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摆望远镜状就是要我们的眼睛都看着老师……户外活动时,老师一手出掌心,一手出拳头就是代表我们要按男孩子和女孩子排成两队;老师有节奏地拍手五下就是要排队回班进餐了,举一个手指就是添汤,举两个手指就是添饭,举三个手指就是添菜等等。这些都是在反复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幼儿都能领会并付诸行动的。培养默契切忌教师武断决定,那样幼儿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拒绝配合。
  另外,默契的形成也需要教师有意识的给幼儿进行强化,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例如,在早入园、进餐、区角活动和间点时间我们可以插入不同的轻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天空之城》、《月光》、《茉莉花》等,从而强化幼儿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某个音乐声响起就是进入了某个环节。这样不但有利于幼儿的习惯养成,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安抚幼儿的情绪,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如果这样,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用语言直接提醒幼儿的次数就会大大减少,长此以往,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和幼儿之间将会磨合出只属于你们的默契,这种默契会让大家感到温暖、和谐、舒适、幸福。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和谐和温馨的大环境中充满了安全感、轻松感和愉悦感,每一天都是健康快乐的。
  此外,默契的培养要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肢体语言,那你一定可以随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你的一个手势,孩子们就明白,我们的眼睛要看着老师、我们现在要上前表演、我们可以为某某鼓掌等等。记住,他们只是懵懂的孩子,你说的话也许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但你的动作、表情一定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时,我会听到老师感慨:“唉,那天去某某幼儿园参观,在班里一直没有听到老师说话,但孩子们却特别安静,特别有规矩,为什么我们天天提醒着都不行呢?”如果你和孩子们建立了只属于你们的默契,我想,你一定就会明白这其中的玄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而和谐的精神环境就好比是温暖的花房。幼教老师应当努力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让“花朵们”在这样的“温室”中健康快乐的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标签:创设 浅谈 和谐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