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六大策略,实现从特色学校到文化学校的跨越] 健康管理的六大策略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发展个性的职业学校。学校现有10231名学生,教职工420多人,开设了1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5个三年制中专专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学校已成为展示扬州“三把刀”传统服务技能的窗口,成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教学的窗口。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成为“三部”(中央组织部、外交部、铁道部)、“两委”(中纪委、发改委)、“一厅”(中央办公厅)、“一堂”(人民大会堂)、“一会”(中国人民外交友好协会)、“一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事务管理局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坚持“特色立校、文化强校”的战略,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着眼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为理念,以彰显“墨子文化”为主体,以“工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教室、专业文化进实训室、高雅文化进宿舍、素质文化进社团,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准则,实施六大策略,打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优秀的环境文化、精致的管理文化,特色的专业文化、文明的行为文化、丰富的活动文化,实现从特色学校到文化学校的跨越。
  
  策略一:精神文化,着力塑造人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优秀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它能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思想基础,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和谐环境,能为学校提升品位提供彰显时空。
  崇尚卓越,引领学校不断跨越
  学校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2001年,这是学校从无到有,起步积累的阶段;第二阶段从2002年到现在,这是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厚积薄发,跨越式高速发展阶段。短短十年时间,学校实现了九大跨越:占地面积实现从10亩到350亩的跨越;建筑面积实现从6.6万平米到12.8万平米的跨越;师资人数实现从两位数到三位数的跨越;学生人数实现从千人到万人的跨越;办学区域实现从国内到国外的跨越;内部管理实现由一级到两级的跨越;实训基地实现从行业范围到国家级综合范围的跨越;办学层次实现从中专为主到高职为主的跨越;办学质量实现从普通职业学校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跨越。回顾历史,这一系列成就正是学校与时俱进、顽强拼搏、不断超越精神的真实写照。
  天道酬勤,激励教师快速成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始终是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学校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商校人历尽艰辛、矢志不渝,以“天道酬勤”为校训,不仅铸就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发展路径的职业学校,而且积淀了学校六种精神,即“顾全大局的求同精神、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情系学校的负责精神、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这已成为学校最重要、最优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学校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优良、质量较高、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专任教师中,20%具有高级职称;53%具有研究生学历;80%成为“双师型”教师。另外,学校还有高级技师40多人;国家级名师、大师数人;省级大师、名师、专业带头人数十人。为进一步发扬光大“学校精神”,学校建立了校史陈列室,设立了“感动商校”人物、校园十佳、校园百星等专栏,强化了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宣传媒体的建设。学校通过举办演讲会、报告会,感动学校人物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形成了浓郁的榜样激励氛围,使“学校精神”成为激励师生奋发进取、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尚德尚能,激励学生成就自我
  学校以彰显墨子文化为主体,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富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编印墨子文化读本,在全校师生尤其是学生中大力宣扬崇能、尚贤、克俭、博爱的思想,以墨子思想命名学校主干道,以墨子语录激励和鞭策学生积极向上,内外兼修。全校开展体现六个“一”(一个奋斗目标、一则信奉的格言、一个崇拜的人物、一个闪光点、一个爱好,一个人生计划)的学生个人文化名片评比表彰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制订规划、成就自我。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大赛组织奖,连续四年成为“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158名学生获省级以上表彰,53名学生获得市级表彰。几年来,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斩获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4枚。在全省技能大赛中,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39枚,铜牌77枚……
  
  策略二:环境文化,创建师生和谐家园
  荀子曾说:“玉在山而草木润,珠生渊而岸不枯”。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外显内隐,更能陶冶性情、历练品行、培养情趣、激发潜能。为此,学校从整体着眼,从细处入手,打造优秀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员工身临其境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耳濡目染中领悟优美环境所蕴涵的文化精髓。
  建筑方正,张扬个性,彰显现代气息
  富有特色的建筑群体可以塑造校园的良好气象,强化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催人奋进,勇于进取。学校早在新校区规划时,就依据教学、生活、活动等区域的不同功能,进行整体谋划,校园布局以“正”为魂,井然有序、豁达大方,具有浓厚的文化个性和时代气息,昭示了“横平竖直,规规距距,没有点、钩、弯的城府,没有析、撇、捺的算计”的“正”字哲理;教学楼、实训楼和图书馆等建筑物方方正正,构成巨大的“品”字结构,显现“据正治校”的理念,倡导“品行端正、老实做人、踏实工作、认真做事”的做人原则和“理想正、目标正、做人正、干事正”的施政准则;标志性建筑融入“三”的元素,学校大门南侧的三面墙、实训楼前的“三”字图案,不仅表明了学校以“扬州三把刀”为特色专业,而且彰显了学校崇尚“天行健”的理念,全校师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
  绿色生态、人文隽永,融入地域元素
  学校高度重视园林式校园建设,全面落实绿化、美化、净化的“三化”工程,花圃、草坪星罗棋布,庭院亭台、假山喷池纵横交错,绿树环绕、鲜花娇艳、五颜六色,春有鲜花夏有绿,秋有果实冬有青,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在不断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学校努力强化校园的人文元素建构,促进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校园内的伊尹(烹调之圣)雕像,引导人们效法前贤,在苦练技能中感悟人生;墨子(百匠之父)雕像和“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剃头刀)群雕,鼓励广大师生员工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状元墙”的设置,激发青年学子学习技能,勇创佳绩。
  草木劝学,墙壁说话,打造文明校园
  学校在教学楼、办公楼过道两侧橱窗内镶嵌了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学生优秀专业作品;在实验实训中心悬挂着学校专业大师、名师的感言警语条幅;教室内设有各具特色的班标、班级名片、团员阵地等;寝室内外设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宿舍文化名片,干净整洁,温馨雅致;草坪上设置“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等提示性语言;在楼梯口张贴“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提示标识;在宿舍区围墙上打造“文化墙”,布置崇德漫画;洗手间张贴有加强品德修养、讲究卫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幽默生活小故事;学校主干道都有独特命名,无声的语言,无时不在提醒师生的一言一行。
  
  策略三:管理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特性
  管理是组织价值的外在显现,更应是一种以文化为底蕴的自觉行为。与时俱进的管理文化,要求学校在管理实践基础上努力提升管理的时代特质和文化内核,为文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多年来,学校在强化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以文化提升管理内涵,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和学校个性的管理文化。
  理念先行,和谐人本氛围
  组织管理实践表明:员工“满意”,不一定“忠诚”;“忠诚”,不一定“敬业”;“敬业”,不一定“幸福”。而有了“员工幸福”,才会有其“忠诚”和“敬业”,更不用提“满意”了;只有“员工幸福”,才有组织和谐。多年来,学校以人为本,坚持“民主决策,情感关怀,审时度势,据正治校”的管理理念,关心、关注每个师生员工的不同利益诉求,致力于和谐校园建设,追求和睦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努力让广大教职工在情感上理解、认同、接受学校文化,自觉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在学校内涵深化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与学校同呼吸、共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建章立制,引领行为规范
  良好的制度是规范师生行为,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管理效率,增强组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跨越式发展的历练,学校已经建构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以落实江苏省三大管理规范为契机,对党群、纪检、组织、人事、教学、学生、招生、就业、后勤、基建、财务工作、图书信息等各方面工作职责和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编印《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完善了党务、教学、学生、后勤等规范化体系建设,使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下移管理重心,打造“学校―系科―专业教研部”三级管理体系,既使校级领导班子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保证战略谋划、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结果监督以及例外管理等全局性工作的开展,又极大地调动了系科与专业教研部的管理热情,凝聚了团体智慧,提升了管理效能。
  问题入手,深化研究管理
  学校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管理理念,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在外部竞争愈加激烈,内部改革持续深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征途上,把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和活动,前移管理重心,强化各级管理干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实施走动式、过程性管理。学校所有干部每天都能深入管理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学校改革例会内容,改变过去成绩讲得多、问题讲得少的现象,强调问题的查找、原因的分析和整改措施的酝酿。改革以往管理工作中为课题而课题的本本研究方式,立足校本,提升工作课题研究的实际价值,指导服务实践。
  精致细节,助力创先争优
  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说,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多年来,学校一直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教育,强调每个岗位、每位师生、每个过程都要把事情做得更好。学校围绕《江苏省职业学校管理规范》,抓住“走动管理”、“过程管理”两个重点,制定了《精致管理执行方案》,对学校党务、行政、教学、学工、后勤等各方面管理的主体、内容、重点、要求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从“细节来自于用心”、“细节来自于习惯”、“细节来自于创新”、“细节来自于反思”等方面进行磨练,彰显了细节魅力,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层次。
  
  策略四:专业文化,拓展教育教学域面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文化是专业建设之魂。每一个专业从诞生到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扬州三把刀”本身就是扬州地域文化的硕果。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专业文化建设,把专业文化作为“专业建设八统筹”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职教特质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强化专业建设的动力,作为推进专业建设的引擎。
  编写专业历史,明晰发展脉络,培养专业兴趣
  职业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个从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到随着产业发展而扩展的过程,这中间不仅形成、积累、提升了专业技能,而且夯实了专业的文化基础。通过专业历史的回顾,不仅能清晰专业的发展轨迹,而且有助于专业发展规律的把握。学校通过“烹饪发展史”、“美容发展史”、“美发发展史”等专业发展史的撰写,挖掘历史典故、追溯文化渊源、拓展专业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了专业因何诞生,为何发展,知晓了社会需求是诱导专业诞生的酵母,扩大生产是推进专业发展的动力,丰富生活是引导专业繁荣的基因。通过伊尹、“扬州三把刀”等专业名人塑像的塑造,通过“中国历代发型演变”的展示,不仅强化了专业历史教育,浓郁了校园文化,而且坚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
  创作专业誓词,凝练核心素养,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总结专业发展的历史,更要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使其成为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教师专业技能教育的核心内容。专业文化建设中,学校在深入研究每一个专业的基础上,开展专业誓词的评选活动。师生在专业誓词创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专业的核心素养,作为专业教育、专业教学、专业建设最本质的内容。如烹饪专业的“卫生、安全、健康”;旅游管理专业的“规范、热情、博学”;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精致、时尚、创新”;财会专业的“诚实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等。另外,学校将专业誓词作为学生晨读的主要内容之一,日读月诵,让学生在大声诵读中感悟、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专业感情,自然提升了专业素养。
  展望专业未来,把握发展规律,引领专业方向
  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未来,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知晓专业的发展目标,把握专业发展的脉搏,不仅能科学理性地推进专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而且能在更广阔的域面上引导专业的发展。学校从“满足企业的今天,引导行业的明天”的理念出发,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注重专业的“未来学”研究,注重从专业的现实发展中预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专业的深层挖掘,开辟新的专业方向。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校较早走上了“用现代理念提升传统专业内涵”、“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技能”的专业再造之路,加大了扬州玉雕、雕版印刷等专业和方向的建设力度,果断开辟了新光电、物流等新兴专业。在市场普遍重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较早地开展了技能、素质“双百分”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策略五:行为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指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学校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采用“激励、引导、规范”六字工作法,强化“习惯、品德、修养”三维教育,以“致力于过程、致力于纠差、致力于培养”为原则,将工作重心落实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努力打造彬彬有礼、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
  开展“八星评选”,激发内在需求,激发行为自愿
  “水激则石鸣 人激则志宏。”职业学校的不少学生由于普教阶段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暗示,形成了内向、孤僻、自卑、胆怯、自我封闭等行为特点。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除每年进行十佳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常规评优活动外,还根据现代多元教育理论,大张旗鼓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八星”评选,即“学习之星、礼仪之星、文艺之星、创新之星、创业之星、运动之星、服务之星、孝廉之星”,努力打造职业学校的“星星家园”。学校将入选者的个人照片和先进事迹通过橱窗、黑板报、校园网、校报等大力进行宣传,邀请受表彰的学生家长参加诸如全校师生大会、元旦文艺晚会等大型会议、活动,让学生在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羡慕、家长们自豪的目光中接受荣誉和表彰,这既对受表彰学生给予高度肯定和激励,也让其他同学从他们身上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发现存在的价值,找到各自的璀璨星程。
  强化“百分考核”,打造优秀习惯,形成行为自觉
  优秀是一种习惯。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再美好的目标、憧憬和蓝图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长期自我管理不严、行为习惯不良的特点,学校在强化激励、积极引导的同时,非常重视通过平时的严格教育和管理,强化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日常学习、生活方面,学校制订了行为百分考核细则,完善了学生素质软件平台,对学生平时的出勤、学习、守纪、文明、卫生等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每月进行考核,将行为百分考核的结果与学生的各项评奖评优、就业升学挂钩。在专业实践中,引入企业规范,除制订严格的实验实训工作纪律、操作流程、安全和卫生规范等制度外,还要求学生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实训,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排队进出实训室。在实训教学和专业考核中,采用“双百分”模式,对学生生产的产品进行考察,对学生生产的过程进行评价。如烹饪专业,不仅对学生制作的菜肴成品进行打分,还对学生的菜肴制作过程,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检、安全等环节进行评价,从技能和素养两个方面给予综合评定,最终达到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的双重目的。
  实施“三五工程”,提升人文素养,生成行为自发
  内强素质才能外塑形象。一个学生的言行举止既是平时训练引导的结果,更是其内在素质、素养的外在体现。与普通高中相比,职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或能说会辩,或能歌善舞等。但是,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不够持久、对人文历史的了解不够广泛、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不够深入,活泼有余,稳重不足。为此,学校在全校学生中积极推进了“三五工程”。“三”即“三大活动:早读诗文、晚练书法、课间打太极;“五”即“五大举措”――读名著、诵名篇、赏名片、品名画、唱红歌。“三五工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儒雅之气,加深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对理想、高尚、美好的追求。磨砺了意志,增长了能力,健全了人格。
  
  策略六:活动文化,擦亮校园文化精神
  学校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有很多有特色的做法,但其中最显著的是通过富有职教特色的文化活动,有效擦亮了校园文化精神。文化的渗透给师生活动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提振和升华了校园文化精神。
  主题教育活动富有文化质感
  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学校确立了八大教育主题:“文明礼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精品活动,如素质教育系列――周六素质大讲堂活动,读名著、诵名篇、赏名片、品名画、唱红歌的五个“一”工程,法制报告,科技人文讲座,小红帽为民服务活动,“三创”学生评比等;仪式典礼系列――升旗仪式、开学结业典礼、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新生军训、团学代会,开办青年党校活动等;感恩教育系列――感动商校活动,“爱祖国、爱班级、爱同学”的“三爱”主题教育活动,月度新人,美国文化之旅夏令营活动等;班集体建设系列――班主任才艺展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主题班会课评比,教室“7S”评比,黑板报评比,宿舍四星级评比活动等;文艺体育系列――广场晚会,阳光体育,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同唱一首歌,红色经典诵读,社团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各种文体竞赛等。主题活动打造了富有职教特色、时代气息的活动文化,深受学生的喜爱,为创建和谐校园增添了亮丽色彩。
  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建有学生社团60多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兴趣,结合专业、依托技能,按照“1+1”、“专业加特长”的原则选择参加不同社团,即参加1个专业社团的同时再参与1个素质提升社团。在指导教师与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社团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中,社团成为技能大赛金奖选手、文明风采与创新大赛获奖选手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参与各类竞赛获奖选手均是各社团的专业骨干。在社团中,优秀社员将自己的获奖经验传授给新成员,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各类竞赛成绩稳中有升。学校舞蹈社、合唱社、话剧社等排练的节目在省、市大赛中也屡获殊荣,有的成为学校保留节目,届届传承。社团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人文素质提升、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给,情趣得到陶冶,视野得到开阔,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创业活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就业的最高层次是创业。学校通过政策倾斜、课程指导、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手段,从“激发创业意识、引导创业行为、培植创业能力”等三个维度,创设了“生活有滋有味、创业有声有色”的创意生活园。园中学生创业公司达30家,弥漫着浓烈的创业气息。如“创意小食府”、“动漫手绘工作室”、“时尚设计人物形象工作室”等一批创业公司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在校学生尝试了创业之后,又跃跃欲试租赁社会企业,创办实体。学生创业团队有的在市中心商业圈开办服装店、数码技术服务公司;在闹市区和大学城附近租赁经营饭店;在银河电子城租赁柜台,从事电子产品的营销。其中“宅急送”分公司还与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对接,市场化运作,其业务范围涵盖整个扬子津科教园和周边企业及居民。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卓有成效,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教育部职成司德育处处长刘宝民、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等各级领导多次来校视察,还与创业“小老板”亲切交谈,指导学生科学创业。2008年12月中旬,江苏省创业教育观摩会在学校成功举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报道“创业教育在江苏”时,也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学校的创业教育。
  活动增加体验,活动滋养感情,活动丰富人性,活动培育真人。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让活动充满积极向上的文化细胞,植入劳动光荣的文化元素。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用知识来弥补。学校的一切活动体现了“职业道德好、职业技能高、人文素质高、就业创业能力优且具有一定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彰显了“祟尚卓越,超越自我”的校园文化精神。
  数年努力,学校有效推进了文化建设六大策略,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初步建构了富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具有学校个性特点的文化建设理念、风格、经验,并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巡视员在考察学校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一所有文化的学校,这是一所有精神的学校。近几年,学生中涌现了只身斗歹徒而英勇献身的孙玉龙同学,涌现了一大批创业之星、技能标兵。2009年11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带了20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来学校进行典型采访,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新闻媒体聚焦学校,并且从文化建设、招生就业、社会培训、创业创新、内涵建设、特色办学等方面对学校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牢记“天道酬勤”校训,创业创新创优,力争探索出更好、更新、更贴近学校实际的文化建设新路子,精心打造富有职教特质的文化品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标签:跨越 推进 策略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