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周记 > 正文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智慧课堂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此,生物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生物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以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课程 有机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而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生物教学中,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生物信息,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互惠双赢。
  一、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共同为教学服务。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及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我们制作的课件应注重简捷性、实效性和必要性,必须考虑生物教学特点,才能与信息技术形成有效的融合。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重、难点是根毛吸水过程和细胞吸水原理,但它们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教学前,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细胞吸水、失水过程”的动画和一个“根毛吸水过程”的三维立体动画整合到教学课件中。教学时,大屏幕上的动画形象细致地模拟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三维立体动画更是将“根毛吸水过程”表达得清晰有趣。活泼的动画感染了学生,一组组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我适时发问:“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根毛细胞是如何吸水的?水分又是如何到达植物体内各部分的?”……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情绪很快高涨。创设情境,使原本微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过程被转化为宏观、形象、有趣的运动过程,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易于掌握,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兴趣。
  二、注重学生实践,通过多边互动,调动积极性,凸显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是高效教学的必由之路,但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必须亲自观察生物学现象的演示,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才能将所学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和创新的舞台,认知才能深入发展。在“环境保护”一节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环境保护”这一内容,在局域网和因特网中搜寻有关环境污染事件及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的信息。很快,学生就了解到“日本水俣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还获得了环境保护的文字资料、图片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各小组马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做成幻灯片在网上展示、交流,我及时进行辅导和点评。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并各有所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利用网络充分交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学习的过程也由消极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观察、探索与思考,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学生差异,分层教学,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
  利用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步异步的交流方式,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等特点,充分体现个人的自主性,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如“蒸腾作用”一节教学时,我制作了资源丰富的课件,学生们带着“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部位在哪里呢?”“为什么气孔能完成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等问题投入学习,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反复调看所需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目前学校大部分树木的叶子正在脱落,这对树木有何意义?校园绿化管理最佳模式是什么?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分层教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了帮助,不至于越来越差,失去信心,原本的长处也得到发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不至于停留在一般水平上,造成人才浪费,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四、在课程资源应用中,发挥教师集体作用,集体合作开发课件。
  教学媒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与中介,各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一定的教学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教学媒体,如粉笔、黑板、音像资料、录像、投影等,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开花结果等不能真实地有规律地展现出来。多媒体课件能弥补这些不足,但课件的可塑性很大,不同的人在开发课件时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不同的,且生物教师教学任务重、技术水平欠缺,因此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分工合作,通过校际不断优化形成课件素材库,让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服务。
  五、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要注意适时、适量,不能每堂课都强求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率,“取长补短”和“嫁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容易忽略个别学生,教师应充分面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互动式,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引导和鼓励,形成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课件制作的操作性、交互性要强,在适当的时候应有适当的操作提示,能任意地进入各个环节,便于人机交互,使用时要适可而止,留有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标签:信息技术 有机 整合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