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短信 > 正文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特征与发展]合格大学生党员的标准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历经三个阶段,逐步形成和确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特征主要包括:具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完善的制度框架、科学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着力于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完善,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要着力于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制度反腐与文化反腐的会通融合。
  〔关键词〕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制度反腐,文化反腐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010-03
  
   预防和惩治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效果。当前,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第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我们党主要通过群众性政治运动来开展经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吸取“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抛弃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做法,开始了依靠制度和法制反腐倡廉的实践。邓小平指出,要把反腐败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反腐败要靠制度、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反腐败要从党内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从具体事件抓起;党要接受监督,要有专门机构铁面无私地监督检查;要严格维护党的纪律,对违纪违法案件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等等。以制度反腐和法制反腐为标志,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进入实践探索阶段。
  第二,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形成阶段,其标志是反腐倡廉的体制框架初步确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政治高度,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倡廉建设,确定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反腐败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体制框架初步确立。
  第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成型与确立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切实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同时,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党的十七大则对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对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全面解读,标志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成型与确立。
  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特征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其要旨在于立足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确立了反腐败的国家战略,其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明确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的反腐倡廉方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十六字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则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三个“更加注重”强调从根本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第二,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框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2005年1月,中央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总结了我国反腐倡廉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地提出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在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第三,科学的反腐倡廉运作模式。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运行机制。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伴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腐败问题的产生与蔓延越来越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反腐倡廉已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立正确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作出符合国情的反腐倡廉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才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反对腐败,使反腐倡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中国反腐倡廉道路在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构建了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总体格局。自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每年通过中央纪委全会向全党全国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国务院每年都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对政府系统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作出部署,而各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言献策、参与监督、揭露腐败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立足于特定的国情,已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效果。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面向未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做出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还需进一步发展,具体需要在两个层面着力。
  第一,着力于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完善,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以宪法为依据,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法律法规;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党内制度规定。迄今,已基本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面向未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核心和关键还是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就法治化建设而言,应凸显两个基本的取向,其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廉政立法,特别是要逐步实现国家廉政立法由侧重制定新法向立、改、废、释并举转变;其二要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彰显法律法规应有的权威性和效能。加快反腐倡廉法治化进程,制度化是保证,而制度价值发挥的前提则在于制度建设必须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制度的规范、教育、约束、纠偏和惩戒功能。
  第二,着力于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制度反腐与文化反腐的会通融合。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关键,以监督为保证,这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既定思路。腐败行为的发生,制度执行与监管的不力是重要外因,而理想信念滑坡和思想道德防线松懈是内在原因。特别是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因此,只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同时,也才能克服单纯依靠制度来打击腐败的弊端,正所谓“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应同时着力于廉政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2010年3月,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应将制度反腐与文化反腐会通融合。制度建设是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障。毫无疑问,反腐败,制度当先行,制度反腐是腐败治理之本体。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价值,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渗透于个体心灵深处的底蕴与力量,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提升个人或民族的思想境界;就具有凝聚作用,可以成为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信念;就具有实践作用,能够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与约束作用。因此,文化反腐是治理腐败之魂魄。不断实现制度反腐与文化反腐的互通与平衡,才能真正构筑起反腐败的坚固防线,从而推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平.坚定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理论研讨会文集〔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联课题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价值取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8,(10).
  〔3〕徐喜林.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主要构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11-24.
  〔4〕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N〕.检察日报,2011-10-14.
  
  (作者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孟永华

标签:反腐倡廉 中国 特征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