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准考证 > 正文

[帝王之轻]轻软喵的帝王套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王克楠   蒙古族,就职于河北邯郸,致力于散文创作和文体研究多年,有散文集《巷子里的阳光》《放飞年轻的梦想》,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优秀奖。      一
  
  小时候我很爱唱儿歌。大约都唱过“拉锯,扯锯,姥姥门口唱大戏”,对于外甥这个称谓很好奇。外甥不是内人,是外人,可是好多事情都是外人做的,做得很好。我年轻过,那个时候的心很大,多次在梦中和毛泽东在西柏坡一起用电报指挥战役,梦到和周恩来握手,我的小手被领袖温暖的大手捏痛了……梦中醒来,还是要去上学或者是工厂做工。
  在一段时间内,我的思想颇为苦闷,因为很难在中国历史上找到几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人物。翻遍历史书,找到的大部分是赝品,后来总算找到了秦王嬴政,一下子就亲切了起来。秦王嬴政出生在邯郸,当时也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第一声啼哭大约还不是“扫六合”的雄嚎。我之所以感到秦王嬴政亲切,因为我和他都出生在邯郸,我和秦王嬴政的姥姥家都在邯郸,我们的姥姥都是地地道道的邯郸人。邯郸真的是一个好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大部分成了人物。这个城市的外甥们都喜欢和秦王嬴政进行比较,在邯郸老城街巷里游逛,相信他在2200年前肯定在某一个胡同被一些青砖包裹过,只不过他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罢了。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什么地方度过,对于一个人是重要的。邯郸――对于秦王嬴政是重要的,尽管历史文字几乎没有记载他随父亲在邯郸做人质所遭受的一切,但想象力可以帮助人们完善这些受屈辱的场景。有的时候,我觉得离嬴政很近,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庭成分高,常常不敢出门,出门就被邻居的几个强壮的孩子用高八度的声音喊:“地主羔子――地主羔子――”从此我对“羔子”这个词汇反感,一直到我回到内蒙大草原,看到遍地羔羊,才和这个词汇亲近。秦王嬴政小时候在邯郸的身份是人质,准确地说他的父亲异人是人质,他随之而成为人质的附带品,但是人的命运很多时候是不可知的,“天时地利人和”倒向了他,青睐了他,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由一个东躲西藏的可怜孩成了始皇帝。命运的造化真的不可思议。我是一个对于寻根几乎近于痴迷的人,常常痴痴地在邯郸老城每一条街巷游走,希望能嗅到嬴政出生的信息,想确切知道他在哪条街巷里出生,在哪个方位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当时是否引来了许多吉祥的鸟儿翻飞不停。想象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现在的邯郸老城内,一条南北街道已经被岁月冲刷的看不到历史的痕迹了。
  划地为国,便是国家。我实在无法想象我脚下的这方土地,在2200年前竟然是一个独立国家――赵国。战国后期,赵国的强大令诸侯国惊叹,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生机勃勃。赵都邯郸赵王城修建的虽然比不上如今的北京紫禁城,肯定也很巍峨,那篇洋洋洒洒的《赵都赋》可做佐证。我想,作为人质的异人和他的儿子嬴政,断然不可能住进王公贵族的赵王城里,只能住在当时的大北城,和平民和工匠住在一起。史书上没有异人和邯郸美女赵姬爱情的详细描写,但俩人的爱情果实如期诞生。嬴政来了,普通的少年,在不普通的成长中,成为历史伟人。
  在邯郸出生,在长安创业,这是嬴政的基本奋斗痕迹。西安对我的诱惑力,不是汉朝的磅礴,也不是唐朝的浪漫,而是千古奇人秦王嬴政如何成为始皇帝的传奇故事。对于他的故事,政治家看到了政治,军事家看到了军事,阴谋家看到了阴谋,我则看到了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秦王嬴政确实是伟大的,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能把一件事情做得这样好,做到了极致,已属不易,而嬴政用心做了多少事啊。长安消失,西安耸起,古代的城市不可能和现代城市在一个模子里。不到西安,你不会想到秦始皇;不到西安,你也会想到秦始皇。秦始皇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大了,大到你几乎谈任何事情都无法饶开他。不管他是英雄,还是暴君,他是一座无法绕开的石碑,你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抗拒,却无法轻视他的存在。
  凡是历史古城都是有历史的碎片的。现代邯郸可供想象空间的实物――赵王城遗址还在,不过,那里已经不再是巍峨的宫殿,不再是“尔乃都城万峙,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侍华爵以表蓊,若翔云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札逦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之南宇,立从台于少阳。”而是一座有明显夯土痕迹的土围子,一米高的蒿草,密密麻麻的酸枣树,一声两声凄凉的乌鸦哑叫。在公元前228年,在秦王嬴政的兵士用战车和长矛终于攻下邯郸,赵王城巍峨的宫殿群,被如狼似虎的秦兵一把大火消灭了;即使不烧掉,一座建筑也不能保存2200多年。时间是记忆的杀手,像是天空的雪花,常常容易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掩埋。历史在行进中常常发生重复,有的时候简直是复制,秦国烧掉被占领的敌对国宫殿,灭了敌人的威严,自己的威严亦在被灭之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大火烧掉赵王城以后不太长的时间,秦都咸阳的阿房宫竟然被西楚霸王项羽的士兵一把大火烧掉,不过,粗心的项羽只烧掉了秦王嬴政的地面建筑,而对嬴政的地下建筑却忽略了,使秦王陵墓一直保存到如今,成为今人对中国历史始皇帝――嬴政的凭吊之地。
  
  二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在中国偌大的国土上,秦地仿佛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秦地有“地气”,不仅仅秦朝是从这里发迹的,秦以后几百年的李世民也曾经被封为秦王,还有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起事,也大致在这一带。说到感情,我相信,对于这块土地的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嬴政,如果没有这块土地,他恐怕永远在赵国默默晒着,像黄花鱼一般被太阳晒死并且干枯。嬴政在赵都邯郸随父亲做人质时,为了保护自己,曾改姓为赵,这个“赵”字一定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负影响,我相信在这个将来肯定要做大事的孩子秦王心中,不会因姓了母亲的“赵”而骄傲,有的只是仇恨。
  和嬴政的政治命运有直接关系的是他的父亲异人(子楚)。值得说明的是,嬴政的父亲是一个不受宠爱的人质,如果不是后来出现了一个能人――吕不韦,异人的命运也许真的在赵国都城邯郸郁郁而结。吕不韦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可以改变这一切,只要手里有一根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这个杠杆就是帮助子楚当太子。吕不韦工于心计而具有政治野心,他想出了“曲径通幽”大计,并且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当然世界上的任何成功都是相对的,而失败是绝对的,吕不韦取得成功时,他犯了一个大错误,关于低估了被他视做儿子的嬴政的政治素质(《史记》暗示嬴政是他的儿子),也就是说,在吕不韦取得成功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的被流放和死亡打好基础。历史的法则对吕不韦是这样,对比吕不韦强大得多的嬴政也是这样。
  一位伟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嬴政的少年时期住在邯郸,正处在人生虚弱的承受期。在这个区段,生活中来自任何方向的欺负,都奔向他,他必须选择承受,暂时没有实力进行反击。人的高素质对于另一个季节是改变命运的契机,如果没有卫国商人吕不韦的斡旋,也许嬴政只能在赵国度过被欺负的一生。可是,嬴政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之神就是吕不韦,是吕不韦的“聪明”和政治野心救他出了苦海。
  秦昭王五十年,秦军兵临邯郸城下,陷入窘迫和困顿中的赵国,情急之下欲杀子楚泄愤。吕不韦花了六百金,买通守卫的官兵,连夜逃出邯郸,奔咸阳而去。吕不韦真的是一个实干家,因为有了吕不韦极富效率的斡旋,嬴政的父亲异人安然度过危险,被送回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获得了华阳信任,而华阳没有子嗣并且受秦王的宠爱,就为异人登基接班打好了基础。能干的吕不韦还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终于铺平了嬴政接班的道路。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人质的儿子嬴政,他的少年时期在赵国都城邯郸是怎样度过的,史书没有做太多的记载,也没有史料显示他在邯郸受过多少屈辱,但是人质儿子的本身定位,已经决定他不会对姥姥家的亲戚们有什么好感,尤其是秦昭王五十年以后的日子,嬴政的父亲被吕不韦巧妙送回了秦国,母亲赵姬怀抱着年幼的儿子嬴政,开始了在邯郸城中投亲靠友、东躲西藏的隐蔽生活。年幼的嬴政,也隐姓埋名,改名赵政,时刻提防着官府的追查和盘问。本姓嬴,而被迫姓赵,使得这个后来成为帝王的孩子,对于“赵”字具有天然仇恨,尤其是邯郸,一定是他将其灭之而后快的对象。成年以后的嬴政统一六国需要灭赵的时候,不需要有任何一丝的犹豫,邯郸是他心理的补丁,他需要撕掉这块补丁。
  我走在现代邯郸的老城里,看着那些青砖灰瓦,寻找着嬴政被欺负的痕迹,找不到,实在找不到,历史的大手把一切都抹平了,包括涌现在我眼前的学步桥(只是一个传说)和回车巷,不知道这些景物到底是不是当时历史事件的准确位置,是否发生过挪位?这些都使我感到很郁闷,我知道屈辱也可以化作奋发的底气,可以唤起人的斗志。嬴政的斗志是不是和邯郸这块土地有关系,无法近距离进行分析了。司马迁写的《史记》是史书,不是回忆录,无法记录的很详细,但我知道在秦王政十九年,即公元前228年,秦王政终于威风凛凛地回到已经被灭掉的赵国都城邯郸,他没有去看望童年时的伙伴,没有去报答当年保护他的左邻右舍、姑舅至亲,而是把当年与他有仇的赵国人,抓起来全部活埋掉了,他喜欢用活埋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力量,用黄土清理自己的心理阴影,泱泱的黄土使他变得更加自信。一个人如何去忍受屈辱,往往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堕落,一个是强大,嬴政选择了强大,强大得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强大得十分可怕。他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决策持续英明,而和他敌对的六国则决策持续昏庸,一明一昏,胜利的天平就朝向秦国,朝向嬴政,嬴政经过十年征战,取得了统一中国的成功,做成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成就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对于嬴政来说,他的政治野心是在咸阳养大而且逐渐成熟的,他的功业也是在咸阳创造的,咸阳是他的发祥地,给予他前所未有的信心,以至于他坚决地把自己的陵墓也修建在咸阳。
  我是一个不太相信天才的人,尤其不相信人可以超越时空取得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更不相信一个王朝可以千秋万代永不被推翻,我看到在嬴政的政治素质里,不缺乏发展和创业,燃烧着刚性的血与火,滂湃着暴力扫荡,但缺少温文和守业,所以,他的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在他的儿子胡亥手里迅速被颠覆了,在历代皇朝,秦朝是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秦王嬴政推进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结束了诸侯国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争。历史环境呼唤历史人物的出现,个人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反作用;人的意志和决策可以左右历史的进程,在秦王嬴政身上集中得到体现。权利的获得会使得到权利的人上瘾,史料记载,做了开代皇帝的秦始皇嬴政已经不放心把政事交给别人处理了,“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他更不甘心死后把政权交给别人,甚至包括不放心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他对于“得道成仙、永生不死”痴心绵绵地追求,一个人,一个帝国第一把手成了这个样子,秦帝国的灭亡就成了自然的事。秦王嬴政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让后人看到了力量,看到了强大的征服意志,也让人感到沮丧,人性的弱点,人性的阴暗,为自己和他人造成极大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三
  
  人生在世,谁都渴望成功,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成功需要基础,成功需要辅佐,嬴政是幸运的,有了吕不韦的出色策划和有效率的斡旋,为他的父亲的登基接班做好了准备。他的父亲异人登基以后,果然不负诺言,重用吕不韦,封吕不韦为万户侯。吕不韦也不负使命,为秦国争了一块国土,阻止了六国合纵。秦王嬴政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他登基的时候,秦国已经相当强大,秦国的七代明君已经为统一六国打好了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箭在弦上,只需要一位有魄力的君王发射出去,这个发射人就是秦王嬴政,他只是一个顺应者。
  历史有这样一个有趣现象,观看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大都在登基之前经历过屈辱和挫折。在众多的屈辱里,我找不到哪个皇帝能比嬴政更加难堪,虽然无法用现代基因医学去证明他到底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在中国,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家族的嫡亲,将要终生忍受屈辱,让人崇敬的司马迁先生《史记》分明暗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亲情是重要的,是无私的,读者看到吕不韦为嬴政的登基做了那么多重要的基础工作,不是父亲为儿子,谁肯那么尽力呢?在嬴政年幼之时,吕不韦又辅助他做了那么多那么重要的基础工作……朝里朝外人们看到眼里,眼神一定是嘲笑的,嬴政不可能没有微妙的感应,自己身为一个赫赫的王,却不是赢姓的嫡亲,可以想象秦王嬴政为自己的身世之源,忍受了多少内心屈辱啊。
  凡是人,都是爱自己母亲的,母亲是生命之根,母亲是为人做事的楷模,而在秦王嬴政那里,这个楷模是不存在的。我想在他的内心里,“母德”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母亲的称号,大约只有一个充满情欲冲动的女人代名词。母亲不仅与仲父吕不韦有着种种微妙关系,后来竟然和??在后宫同居,并且生育了两个儿子,这对年轻的秦王嬴政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在嬴政的内心深处,就把母亲打到不被尊敬的另册。对于屈辱,人怎样去忍受,大约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堕落下去,一是强大起来,秦王嬴政选择了强大,强大得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强大得十分可怕。
  人性是有缺陷的,对于常人是这样,对于嬴政也是这样的,无论是谁,只要是人,都无法躲避人性的缺陷。在任用人才问题时,历代秦国都是择贤而用,而不管人才来自哪个诸侯国。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嬴政登基称王。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积极进取,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经过十年征战,他成功了,他的成功来自于成功的决策,也来自被征服的六国决策昏庸。秦王嬴政做成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成就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可是,嬴政做了秦始皇,立即开始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极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过上了缺乏民主自由的生活。
  秦王嬴政上台了,他做的是一个顺应者的角色,嬴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灭掉六国而统一天下,设郡县,结束五百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因此被明代李贽盛赞为“千古英雄”“千古一帝”。创业需要魄力,秦王嬴政是一个创业者,他的身上不少英雄豪气,不少征服意志,毕竟少了“忧患意识”。在一个人身上,“忧患意识”和创业意识很难统一,从这个角度说,秦王嬴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的样本。一个人过于强大,就容易自负,过于强大的君王,就容易被神话,一个人被神话了,错误也就开始了,或者说皇朝被消灭的种子已经埋下了。作为始皇帝,嬴政的个性是好斗的,与六国斗,其乐无穷,与仲父斗,其乐无穷;与儒生斗,其乐无穷;与胡人斗,其乐无穷……他取得了成功,成功以后就更加心虚。他害怕死亡,就把征服的矛头指向死亡,向生命的极限挑战,求神仙,炼长生之药,他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最后的结果是他自己被嘲笑了,嬴政不仅没有长寿,甚至说得上是英年早逝。
  缺少安民和守业,就只能灭亡,快速灭亡,在历代皇朝,秦朝是最短命的朝代之一。后来嬴政的咸阳城被烧了,嬴政的子女和大臣被西楚霸王杀戮了,秦朝失败的种子是他自己种下的。
  
  四
  
  2008年秋天,我来到西安,来到咸阳,来到临潼,是作为一个被征服的邯郸人来凭吊的,凭吊嬴政(当年曾名赵政)的巍峨,也凭吊他的软弱。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咸阳的土比邯郸的黄,煞黄煞黄的,黄的土,勇武的军士,也许是秦国打败赵国的直接原因吧。我在咸阳的街头行走,历史就像尖锐的箭镞,一箭又一箭射穿了我的心脏,那些浓重的痛又一次从深渊里泛起,2200年前的那些厮杀较量一一涌现。从现代位置的西安城往北走,过了渭河和灞桥,眼睛逐渐为嬴政的强大所震慑,中国的始皇帝啊,嬴政的陵、嬴政的墓、嬴政的官、嬴政的马,成千上万为嬴政护卫的陶制军士……不管是血肉之躯,还是陶制作的“活体”,即使是躯体消失,也会给后人留下震撼,一一使人相信眼前是一个完整的秦帝国,虽然经过了2200余年的沧桑,依然可以感受到“千古一帝”的霸气!
  秋天把树叶一叶一叶撒在我的头顶,我顶着树叶抵达深秋季节的骊山,瞻仰嬴政的陵墓,感受历史巨人怎样决定历史和心灵的发展方向。我站在嬴政的陵墓前,相信这位不可一世的开代皇帝也看到我这个邯郸后生小子,瞬间,这位在陵墓里休眠了两千多年的王,活生生地从陵墓里走了出来,一个人,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到底是什么关系啊?我的耳边仿佛听到秦王嬴政说,历史因为有了我,就朝这个方向走;如果没有我,历史则会更加糟糕!呵呵,对于嬴政这样的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后人,对他的议论可以是天壤之别,只是嬴政本人已经不再参加讨论,静静地躺在他引以为傲的黄土之中,躺在他的辉煌里。
  秦王嬴政无疑是成功的,成功来自魄力,也来自幸运。打开历史用史实写成的真实,我看到在赢政登基时,秦国已相当强大,嬴政十分幸福地拥有七代英明的祖辈。七代祖先,代代英明,不像我的赵国祖先赵武灵王,一会儿英明,一会儿糊涂。秦国七代明君已经为统一六国打好了基础,一切就等待水到渠成的节骨眼,仅仅需要一位更有魄力一些的君王,去最后冲刺一把。作为赵国的后人,我始终难于忘怀发生在公元前221年那场残酷的长平之战,史料记载:“斫首之骨盈野,乌血潺然,鹰枭覆原,饫狼昼行”。秦的猛士们坑杀四十多万赵军,而赵国军队在当时是最早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军队啊。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26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皇帝,实现了他的先辈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这真的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历史对这一年记载内容很多:立皇帝尊号、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天下分为36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平心而论,这个时候的秦始皇嬴政还是生机勃勃的,还是头脑清醒的,还是有一点忧患意识的。可是,任何人得势之后都可能忘乎所以,秦始皇嬴政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开代皇帝,当然更加具备忘乎所以的资本,他渐渐地丢失了积极进取,丢失了头脑清醒,忘记了六国之所以被灭,不是因为秦国过分的强大,而是因为六国各国国君的昏庸。他无法控制自己不贪婪暴虐,贪婪暴虐起来的始皇帝真的是无可阻拦,在咸阳,他大兴土木,模仿建造六国的宫殿,“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把六国的宫殿建在自己的身边,那种美好的感觉就像一只狼看到了一只羊羔的惬意。据《三辅旧事》记载:秦国的宫殿群有“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宫殿群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十”。宫殿里面住美女,美色对于开代皇帝是不可少的,他在灭六国时,就把称臣的各国美女掳掠到秦国,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供自己“使用”。他的享乐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又不断增添新的欲望,荣华富贵无人能敌之时,他也为自己树立了最大的敌人――政治基础的瘫痪和个人身体的衰弱。
  时间可以记载光荣,也可以记载耻辱,可以记载兴起,也可以记载衰败,对于做了始皇的嬴政来说,公元前219年也是值得记载的。那一年,为了得到“天的承认”,他做了一件非常造势的事情,那就是去泰山封禅。“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禅以后的始皇嬴政对于自己更加自信,以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天的意志,别人只能顺从,而不能反抗。他还去了海边,在那里呼啸了一番,不把大海放到眼里,那个地方至今的名字还是他的名字――秦皇岛。成功了,也是失败了,成功是暂时的,失败是永恒的,失败是大海,成功是水滴。嬴政统一天下成功了,屁股就渐渐在凳子上坐不稳了,他确实是做了许多巩固政权的事情,他巡游全国、北击匈奴、坑杀儒士……但是也开始为第一个皇家政权掘墓,我们看到他统一天下后,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寻神仙、求仙药的活动中。始皇忘乎所以,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贪婪暴虐逐渐显露,享乐的欲望越来越强,又开始嫌“先王之宫廷小”,即动手兴建富丽堂皇、规模空前的巨型宫殿阿房宫。当时有方士劝诫他:“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他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在尽情享受华宫美女之乐的同时,又带着豪华的仪仗队及庞大的车队到全国不断巡察,游山玩水,寻欢作乐。这个时候的嬴政,早年在邯郸城里受到的白眼和委屈已经不复存在,在他的眼前一概是――既然开来,无可不达。他只知道自己是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平凡人――嬴政。
  一个人过于自信的时候,灾难就快到了家门口,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也是这样,嬴政成功了,他太强大了,他还没有学会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因为有大量的宫殿需要建造,还有地下的王宫等着他百年之后去享受,那就大兴土木吧,就横征暴敛吧,一人已经是天子,谁能奈何?可是辉煌可以转化为讽刺,在他不惜一切手段企图长生不死的时候,结果还是死在巡游求仙的途中。据史料记载,他是在巡游返至平原津之时得病,行至沙丘(即今河北广宗西北)病死。沙丘在赵国的境内,正是赵王的行宫,当年赵武灵王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儿子饿死的,一代英灵就此陨灭,而始皇的嬴政也在这个地方一命呜呼,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赵武灵王的灵魂真的走出了黄土,坚决要在这个地方把这个灭了他的国家的枭雄拉下水,拉到另一个世界再过过招,比一比到底谁强大?不管怎样,秦始皇死去了,历史朝着另一个方向开始走,虽然还印着秦始皇的影子,但江山真的是另外的称呼,第二个封建王朝出现――汉朝。
  嬴政走了,邯郸小子――我来了。我在嬴政庞大的陵墓徜徉,我相信自己如果出生在嬴政年代,可能是他的一个史官,记录历史,纠正偏差,就像司马迁那样(只是最好不要经历腐刑)。我在他的陵墓前徜徉久了,心,渐渐转到另一种说不出的情绪上,那就是悲哀。一个人过度自信,足可以造成判断上的严重失误……毫无疑问,硬汉子嬴政是具有包容天下巨大魄力的,可是魄力太大了,排山倒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的魄力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极限,所以,嬴政把六国平了以后,逐渐由正确走向偏差,由偏差走向没落,应了那句老话,能打天下的人,未必能坐得天下。嬴政是当事人,当局者浊,他的晚年实际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他没有采取先养天下而后用天下的策略,没有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过度的自信使他泡沫化了,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挥霍无度,为他和他的后代被推翻打下“基础”,当项羽的军队攻入咸阳城,嬴子婴杀死权臣赵高,秦朝只能最后选择灭亡。作为后人,可以凭借史料和“现代人的头脑”,从容地评价秦始皇,评价他的辉煌,赞赏他的贡献;评价他的失误,憎恨他的残暴,可是,历史不可倒推,不可能“再来一次”,如果再重新经历过一次秦朝,嬴政可能会采取另外的做法,可能成熟一点。
  汉朝有个知识分子叫贾谊,因为距离秦始皇的年代比较近,对于秦的灭亡有着切肤之痛,写过《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是一个智者,能看到秦朝必然灭亡的,不仅仅是智人,老百姓也看到了,在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老百姓对于嬴政的态度,你不是很厉害嘛,想这样就这样,想那样就那样,可是我们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本事――会哭,哭一嗓子,就能把你铁打的长城哭倒八百里啊,到底是谁厉害?当然是老百姓厉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语)。后来的另一个皇帝李世民学的聪明了,知道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对老百姓好了一点,日子就过得好一点,为后世留下“贞观之治”的美名。美名和骂名,只有一字之差,差之远矣!
  可笑也罢,可悲也好,时间是永恒的,消失的,就让它消失吧。
  
  五
  
  人总是要死的,死是生的继续。古人是这样认为的,现代人也认为“人的精神是不死的”。来到西安,来到咸阳,凭吊和缅怀秦始皇这个历史巨人,就不能不探讨他的死,不能不“瞻仰”安置他的躯体的庞大的陵墓。
  秦始皇到底是把他的陵墓安置到了秦地,安置在骊山,尽管围绕嬴政的种种争议很多,但是他的出生地在邯郸,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在2200年前的邯郸,嬴政曾被称呼为赵政,但是我相信在嬴政的心理结构上,决不会因被迫姓了母亲的赵姓而骄傲;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他的政治野心是在咸阳长大的,他的功业是在咸阳创造的,出生在邯郸,在咸阳安息。秦始皇从登基时起,就开始在咸阳建造一座宏伟的陵墓,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一造就是三十年,一直到他在出生地邯郸的北边沙丘驾崩,还没有完全竣工……现在留存的地下宫城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真的是潇洒的很。
  作为邯郸的后人,我来到了咸阳,眼前的秦始皇陵园简直就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以大为美,统一中国的秦始皇顽固地保持这样的意识。整个陵园竟然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大气磅礴啊,一如这位大男人,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凡是奢华之人,常常把奢华带到地下,迷恋在另一个世界的“持续奢华”,秦始皇陵园――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大陵墓区。我看到这座死人的“都城”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达87米,是一座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陵园。陵园的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两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回’字形,其城墙总长约12公里,与西安的明代城墙长度相近。整个陵园坐西向东,以地下宫城为核心部位,依次为内城、外城,还有城垣、建筑物、陪葬墓、陪葬坑等,天上的群星向北斗,地上的事物朝地宫……这些城垣、建筑物、陪葬墓、陪葬坑皆围绕地宫,如众星捧月一般。秦王嬴政留给现代中国的,有一个统一的中国和连绵万里的长城,这是他一生的大制作,另一个大制作――一座陵墓竟然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动用70万劳力完成,真的可以排在了帝王陵墓中的前头,陵墓不仅仅掩埋了嬴政的躯体,还把整个的秦皇朝也一起掩埋了。
  我能从容走在秦始皇陵园,是时间给了我优越感,在2200年前,我可能是这个巨人的奴隶,现在我是一个游人,不管在地宫沉睡的嬴政愿意和不愿意,我都这样信然而步。在模拟的陵墓嬴政地宫现场,当我听到解说员说嬴政陵墓体现了古老文明时,自己的内心是否定的。文明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可我在地宫里看到了什么呢?除了奢侈,还是奢侈,看到了财富的高度凝聚,看到了六国君王对他的臣服,看到皇妃被灌了水银,小心翼翼地用死亡伺候他,殉葬给这个不可一世的皇帝……嬴政把一生的辉煌定格在了地宫。我还在秦始皇陵园看到了惊人的奢华。看到在宫城和内城之间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用于祭祀、陪葬的建筑,内城南半部除地下的宫城外,有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陪葬;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的附属建筑区,东区则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北半部的西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31座珍禽异兽坑、三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等。其中建筑基址约占据了西区空间的三分之二。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是为皇帝玩乐游弋等活动服务的。我看到秦始皇陵园地宫现在依然没有挖掘,哦,不挖掘挺好,不要打扰由一代枭雄而还原为普通人嬴政的安息,伟人的尸骨和平常人并没有区别,即使是采取了防腐措施,也是尸骨,已经属于消失的事物。
  来到秦始皇陵园,不得不看看考古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1974年因农民打井发现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没有看到秦始皇兵马俑阵前,我对于秦的军队强大是依靠想象完成的;看到了秦始皇兵马俑阵,一切就栩栩如生了。我眼前的8000余名军士背西而东,完全是一种征讨的架势,这样的架势令敌对者胆寒,也使嬴政自己享受着征服者的快感,嬴政十分明白这一点,往他的陵墓里带进了军队,埋葬下强大的兵马俑军阵。我站在巨大的兵马俑方阵前,被血和呐喊所震撼的巨大的方阵,旌旗猎猎,强大的军士随时出征,随时准备征服一切反抗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没有武力,就没有中央政权,眼前的这么强壮的军士方阵,反映了当时秦国军事强大,也反映了嬴政的勇武好斗心理,长枪铁戟出政权,铁拳头才是铁道理,秦朝的天下是用军队打下来的。嬴政不是一个智商低下者,他不会不想到被他灭掉的六国有心理抵抗,灭人灭国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而征服六国的心,则是太难了,从一定程度上,几乎是无法迈过的坎,但是秦始皇依然迷恋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的军事力量使他感到踏实,睡的安生,至于人心建设,当时并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可是军事的铁拳头能不能代替一切,是无数君王无法迈过的坎。得以力,失亦以力。只用拳头解决一切问题显然是不行的。我从强大的兵马俑方阵,读到了这个始皇帝心中的惊慌,正好像一个人因为害怕,才愿意自己和他人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在嬴政身上,自信和害怕是一个整体,在他活着的时候,姑且不说曾经遇过多次战败,在个人的生命安全问题上,也受到过多次的威胁,遇到过刺客们的多次袭击,荆轲、高渐离、张良雇的刺客等等。荆轲近距离刺杀他的那一幕最为凶险,把他追得围着宫殿的柱子团团转,如果不是御医用药箱子砸荆轲,荆轲差一点得逞。荆轲当然失败了,可是他虽败犹荣,即使是荆轲被杀的时候,哈哈哈哈地仰天大笑,这些噩梦不会不增加他的不安全感。
  地宫是个奴才,只记录辉煌,不记录失败。现代人可见的秦始皇陵墓区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到人性的许多缺陷,它是与生俱来,只能制约,不可战胜。秦始皇的伟大和渺小,见证了人性的伟大和缺陷。现代人面对秦始皇嬴政缺陷时,无法去用“如果”这个词汇去前置,如果秦始皇不……如果秦始皇不……如果秦始皇不……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我想到了两句诗“一个人活着,影响了千万人的活。一个人死了,剥夺了千万人对死亡时间的选择”,正可以描绘我眼前看到的景象。
  
  六
  
  我是邯郸人,无法在西安久留,就从西安回来了。我不是以文化作苦旅的人,只是一个和嬴政有着无数心理症结的人,邯郸和咸阳,咸阳和邯郸,许多年了,对于我的梦境反复蹂躏,我必须在成熟的中年季节到西安,到咸阳,现场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化,于是,十天以后的我,带着对于历史,对于权利,对于人性的诸多遗憾回来了,回到可以依偎的邯郸。
  在西安,在咸阳,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强大的嬴政,也看到了虚弱的嬴政;看到中国第一个皇朝的兴起,也看到了它的灭亡,一如我从史书上看到了曾经强大的赵国,也看到了如今赵王城的一片废墟真苍凉。人啊,一旦有了一些业绩就容易被神话,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被神话了,错误也就开始连绵不断。哲学家说,你想打倒一个人,不是使他虚弱,而是使他过分强大,那样他就可以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嬴政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一个人活在虚幻之境,不犯错误就不可能了,做了秦始皇的嬴政惟我独尊,诸生因批评秦的政策而遭焚书之祸。李斯勿攻匈奴的建议被他拒绝,长子扶苏因对坑儒有自己的看法,竟然被发配到边疆监军。强大的嬴政是一个创业者,缺少“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和创业意识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得到统一。
  我看到在嬴政陵墓群里,那些为他殉葬的工匠,那些为他殉葬的侍者,那些为他殉葬的女人们……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不公平的,一个人活着的时候高高在上,死亡后还要带走那么多的生命,一座陵墓矗在那里,让人感受到的是血腥;在西安,在咸阳,我读到了千古一帝――嬴政既是伟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作为伟人,他做好了在他的时代该做好的许多事情,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人的命运;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无法克服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缺陷,他是一个失败者。性格决定命运,对于普通人适用,对于帝王照样适用,嬴政的失败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打垮的。
  我在西安,在咸阳,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解脱了迷惑自己的多年的苦闷,面对那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警句也泰然了许多。秦始皇嬴政前有古人,有他的先辈六代国君的英明,才给他留下一个强大的帝国,后也有来者,是汉、清、民国和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链条里的一个流动分子,每个人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都是流动中的自我,既不可能前不见古人,也不可能后不见来者,在漫长的生命衔接链条里,人性的缺陷始终与我们相伴。
  人,只要是人,最终要受到人性弱点的统治,从这个角度说,嬴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人性标本。
  人性是有缺陷的,人啊,你们要警惕啊。

标签: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