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寿词 > 正文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力的运用】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思维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因素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他因素的运用 ,如果没有思维力的参与,其他诸因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历史教学应把开发思维力放在重要位置。求异思维、集合思维、逻辑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性思维,它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某一问题,经过短时间的思考迅速作出反应,也就是快速抓住问题本质,迅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巧设疑难,激发思维。比如讲授西安事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组织讨论:“张学良、杨虎城拘捕了蒋介石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这样的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不仅有助于认清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还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此外,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严格限定时间,有意训练学生答题的速度,帮助学生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课外可定期举办历史知识竞赛,通过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善于打开思路,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如讲述北美独立战争进程后,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问题双方力量对比的史实中分析提炼,得出“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的结论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指在历史学习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揭示历史事物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史实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选一些难度较大的名词让学生练习。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用新观点或从新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独创性是求异思维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教师须格外重视培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局内。有位教师,讲述郑和下西洋时,首先告诉学生,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上的大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然后启发学生:若你作为郑和去航海,需要什么条件?要求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来思考。同学们个个自比郑和,兴趣很浓,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冲破思维的固定框架,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组成纵横交错的创新意识之网。其次,组织兴趣小组,如,组织学生课外的阅读,撰写历史小论文,举行历史讨论会等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集合思维。集合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鉴定归纳、整理加工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发展集合思维的方法有:
  1、纵横归纳法。即归纳整理出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其中纵向归纳是指依据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和发展线索,将散见在各章节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横向归纳是指截取一个历史横断面,把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历史现象按其内在联系,分门别类进行分别归纳整理。
  2、要点浓缩法。 即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成要点,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基础知识。历史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集合思维。如,秦末农民战争可以浓缩为八个字:赋役繁重,严刑苛法。许多教师的板书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学生应注意消化理解
  三、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根据历史课特点,逻辑思维的训练,侧重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历史概念的能力。
  1、判断练习。对形成历史概念的相似或相近的史实进行辨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准确性或熟练程度。是非题、选择题、改错题等是判断练习的主要题型。
  2、推理练习。对历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例如,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使他们之间的新矛盾加剧,必然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从而我们就得出正确结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论证练习。运用具体史料对某一观点或结论进行论证。例如,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会前形势、会后决定、会后时局三个方面,运用具体史实来分析说明。这样,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论证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标签:思维 初中历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