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题班会 > 正文

中国古代史易混、易错考点简析|中国古代史时间表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古代史部分在必修模块的25个主要考点中占4个,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史中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考生容易混淆和易错的。现将主要易混、易错考点列举如下:
   1. 西周分封制与汉初封国制
  两者都是通过分封诸侯国,诸侯可以世袭祖上的爵位,享受封地和俸禄,在各自的分封国内拥有统治权。但西周分封制除了分封同姓王族之外,还分封了异姓的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汉初封国制则有所不同,汉代建立以后刘邦为了巩固汉朝政权的稳固,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大量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权利也有所削弱,要采用中央统一的法律和货币,而周代诸侯国各自的度量衡和货币都不统一,且在封国之外,还有郡县与封国犬牙交错。
   2.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
  二者同属于中央官制,都有助于巩固统治,加强专制集权。但是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的宰相位高权重,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御史大夫和太尉主管监察、军事等;九卿分掌各项行政事务,实际并不止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际上把秦代的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各部门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3. 宰相与内阁首辅
  宰相和内阁首辅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但地位不同。宰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皇帝常向宰相咨询,宰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因此宰相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内阁是明朝在废除宰相之后,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立的,作为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首辅的职权大小和任免去留完全取决于皇帝,因此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不大。
   4. 察举制与科举制
  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察举制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最后由皇帝策问,应举者对策,从而选拔出人才的制度。察举制盛行于汉代,但由于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等现象,以至于演变成后来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创始于隋,废除于清末,绵延1300年。这是一种通过平等竞争选拔人才的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但后期也出现了八股取士等僵化的考试模式。
   5.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是一个大概念,泛指封建社会所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其中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指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用以剥削农民(或农奴)的土地私有制度,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另外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还有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我国封建社会的均田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等。
   6.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
   7. 民间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由私人经营的以手工劳动及其协作为基础的各种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包括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与市场紧密联系,因而具有商品生产性质。明中叶以后,在纺织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超过官营手工业,并产生了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民间手工业还包括以纺织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因而其内涵和外延均大于民营手工业。
   8. “海禁”与“闭关锁国”
  两者都是明清时期推行的限制中国对外交往的政策,都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海禁”政策是指政府禁止中国民间的私人海外贸易,但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是欢迎外国与明政府进行“朝贡”贸易,目的是将海外贸易控制在官府手里,实质上是官府垄断海外贸易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是指闭关自守,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同时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两者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海禁”只是一种措施,“闭关锁国”则是一种有指向性的政策,闭关锁国比海禁的外延更大。
   9. 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中心,“仁爱”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兼爱”不分亲疏贵贱,不分人我彼此,而“仁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他人之父与己之父,他人之兄与己之兄都是有差别的,有亲疏之分的,“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兼爱”远比“仁爱”宽泛,“仁爱”则比”兼爱”具体。”兼爱”忽视了人的内在天性,孔子的“仁爱”,主张从自身做起,层层外推,虽说高远,但并不空疏,亦不艰深,较易转化为实际。
   10. 宋明理学与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即两宋至明代形成的融合了佛道思想的一种思辨化、哲学化的儒学。程朱理学,仅仅是宋明理学的一流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以便与陆王“心学”相对。但其实“心学”亦属于宋明“理学”的一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但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陆王心学提出“明本心”以求“理”。
   11. 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都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以进行印刷的技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至宋代形成了彩色套印技术,留下了一些精美的宋刻本。活字印刷术最早起源于11世纪北宋庆历间的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这样印刷效率较之雕版印刷大为提高。
   12. 元杂剧与元散曲
  元散曲和元杂剧统称元曲。元散曲的形成先于元杂剧,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起源于宋代,是在宋、金俚语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属于诗歌的范畴。元杂剧属于戏曲的范畴,它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面对上述易混、易错考点,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首先是时代背景,分析其阶段特征;其次是内涵外延,分析其逻辑关系;再次是性质定位,分析其社会实质;最后是历史影响,分析其历史地位。只要基础知识扎实,运用方法得当,易混、易错的考点是能够分清的。

标签:古代史 考点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