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介绍 > 正文

古炉中的古炉村【古炉村中的波澜】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贾平凹用四年的时间,写成《古炉》(三次删改),而我断断续续地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这部小说。他曾认为“文革”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堪回首,难以把握,那里面有政治,涉及到评价,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然而,他每每回到故乡,看到“文革”的残迹,看到那些曾经历劫的人们,一次次触及他心灵深处的伤痛。他想,经历过“文革”的人,不管在其中迫害过人或被人迫害过,只要人还活着,他必会有记忆。于是,他产生了把记忆写出来的欲望。
   这部长篇小说,其实故事很简单,是发生在“文革”期间一个中国最普通的乡村的故事。我的印象中,曾经的那场浩劫仿佛发生在城市,发生在知识分子中间。古炉村“文革”的到来,这个山明水秀,民风淳朴的乡村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浩劫并不因淳朴而不到来。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浩劫破坏性之大。虽然村民们并不知道革命为何物,但就连最让人不足挂齿的狗尿苔也能从阵营的对垒中领略到这场革命的森严,哪怕他再愚昧,再顽钝,他也能警觉地嗅到村中两派对立的气息。尽管连村里的两派头头霸糟和天布都不知道自己捍卫的是什么,他们只是一味地从家庭派系争斗而上升为不共戴天的两个政治派别,足以见得可怜的乡民在政治斗争面前是如何的感情脆弱。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取向。
   贾平凹看似娓娓道来,然而,从古炉村春夏秋冬的叙事中,我们能看到革命气息越来越浓厚,从言语上的争胜,到打砸抢,再到械斗,以致流血死人。我们惊叹于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他以悲天悯人的笔触向我们展示这场浩劫中那些可怜的人们。在他的笔下,偏僻的古炉村山明水秀,树木种类繁多,野兽活跃,六畜兴旺。人们勤劳且擅长于技工,却极度贫穷、落后、简陋、委琐、荒诞、残忍。他们病病恹恹,使强用恨,惊惊恐恐,争吵不休。在公社体制下,他们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却老婆不贤,儿女不孝。他们相互依赖,又相互攻讦。他们一方面极其自私,另一方面又不惜生命。他们在“文革”中,有各自的小利益、小幻想。各人在水里扑腾使水波动,波动大了,浪头就起,如同过浮桥,谁也不故意摇摆,可人人都在惊慌地走,桥就摆起来。摆得厉害了,肯定要翻覆。古炉村的“文革”就是这样打破了亘古的宁静,而使淳朴倍受摧残。
   鲁迅先生笔下的乡民都是麻木者,快慰者极少,而贾平凹却在内心保留了一块圣地。他在丑陋之地看流云之美,于污浊里得莲花之妙。这样的美学意念,给人以渺茫的希望。他不忍将小说变为荒凉之所,少的也自然是鲁迅的残酷。小说以怪诞和梦幻的美来对抗苦涩的记忆,也恰恰看出了他的一个苦梦。在《古炉》中,功利之徒都听不到上苍的声音,唯有那些内心宁静者才可以与神灵对话。在人祸不止的革命年代,那些无用的小人物,却得以与上苍自然互往,乃乡下性灵不死的象征。我们从狗尿苔和几个可爱的人物中,还能感到乡村社会隐性的美。

标签:波澜 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