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凝德堂:一剂药方百味人情|一付药方28味药正常吗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这间不起眼的药店位于乌鲁木齐市大十字,100来平方米,中西药兼营,还有坐堂医生,略显拥挤。谁能想到这家药店已有134年的历史,曾是新疆第一家中药铺。如今,店内挂着的两块匾额,横为“凝德堂”,竖挂“童叟无欺”,透出与众不同的古雅韵昧。
  推开店门,一股中草药味扑面而来,那一墙的药匣子一开一合,店员熟练地抓出一味味药材,党参、当归、莲子和枸杞,称量、分类、复核、包装。柜台外,头发银白的老太太慢悠悠地等候着,这是为准备要孩子的儿媳妇抓的炖鸡的滋补方子。
  这间不起眼的药店位于乌鲁木齐市大十字,100来平方米,中西药兼营,还有坐堂医生,略显拥挤。谁能想到这家药店已有134年的历史,曾是新疆第一家中药铺。如今,店内挂着的两块匾额,横为“凝德堂”,竖挂“童叟无欺”,透出与众不同的古雅韵味。
  至今,很多老人口中还流传着“抓中药到大十字的凝德堂”的说法。在几百种中药材的特殊气味里,记者聆听着关于凝德堂的历史记忆,中草药的气韵中蕴藏着古老而悠远的情怀。
  边城药房第一家
  凝德堂开业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由陕西省华阴县人李善述的祖辈开办,药店总号在甘肃省张掖市,并在酒泉、高台、金塔等地设有6家分店,俗称陕甘帮药店。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清军收复新疆后,为了保证军队医药供给,每年派人到内地采购中药材,来回需近一年,耗时又耗力。1877年,凝德堂总号为了满足新疆人看病需要,设立了迪化(现乌鲁木齐)分号,并有坐堂医生坐诊,成为当时迪化第一家中药铺。
  据凝德堂现任店长杨凤丽介绍,当年,凝德堂为左宗棠的军马供应药作出了很大贡献。左宗棠为了嘉许,特题写了“凝德堂”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即现店内挂的黑底金字牌匾。1956年,凝德堂参加了公私合营,老店家都不知去向。“文化大革命”期间,凝德堂曾改名为“工农兵门市部”,而“货真价实”的牌匾也丢失了。
  20多年前,杨凤丽在店内一古旧的木箱子里,曾发现许多一寸见方的薄纸片。一张纸印着一味药,上面有草药绘图,标明了性状和主治,四周还印着“迪化凝德堂药庄开设迪化市解放路七一零号”字样。杨凤丽推测,这些是解放前凝德堂药斗子上贴的药材标识,故留了几张夹在书中保存至今。她在木箱中还发现过一本治疗马病的药方册,为毛笔小楷竖书,可惜后来找不见了。这些老物件见证了凝德堂在新疆的发展脉络。
  这家百年老店在很多老人心中留下过特别记忆。家住五星路的72岁老人张国华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小时候居住在文化路,父亲是凝德堂老板的陕西“乡党”。每每父亲造访凝德堂,总喜欢带上他这个“小尾巴”。
  张国华说,上世纪40年代至解放初,凝德堂位于现址的北侧,面积很大,格局是前店后厂,木雕窗棂十分古雅,屋顶晾晒着药材。后院不仅是加工中草药的作坊,还有掌柜和店员的宿舍。后院里加工药材的工具很多,除了有切药片的铡刀,最多就是碾药的铁槽和铁磙子,有好几排。
  “店伙计为了逗我开心,让我站在磙子两侧的木柱上,手扶着店伙计的肩膀,碾来碾去,石槽里的药就‘嚓嚓嚓’地碎了,好玩极了!”
  去凝德堂玩,张国华感觉最神奇的是冬天,店内铺的红砖地始终热乎乎的。原来,乾坤在地面下,地下挖掘着近2米长的火道,烧煤采暖,这种地采暖设计在当时的边城很鲜见。
  解放前,中药铺在新疆医药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乌鲁木齐掌故》记述,解放前,迪化规模最大、最老的药铺有5家,俗称“五大国药店”。五大国药店还不时承担起扶危济困的社会责任。1983年出版的《乌鲁木齐史话》记载,“1918年8月,迪化发生急性传染病,蔓延迅速死亡严重,全市药店自动免费供药,药店还为各族患者把草药煎好,轻病来店自取,重病送药上门。一时间传为佳话。”五大国药店除了凝德堂,其余四家分别是元泰堂、德生堂、永盛堂和德聚堂。共同特点是货真价实,服务周到。他们不但从关内购进中草药、中成药,还充分利用本地出产的中草药,如羚羊角、鹿茸、党参、贝母、甘草等,组织货源运往内地销售,既发挥了本地资源优势,又繁荣了市场。这五家中药店都设有炮制加工房,提倡“遵古炮制,童叟无欺”,并设有坐堂医生。
  百姓信赖的药匣子
  “抓中药到大十字的凝德堂。”在几十年前,这是中药铺辉煌时期的真实写照。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坐堂医生抓药。
  在凝德堂曾有位从业40年的知名店员,叫牛泽惠。牛师傅是甘肃张掖人,16岁进入凝德堂总店当学徒,1943年被派到迪化凝德堂,服务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加工中草药时,严格遵守传统操作方法,并自制丸散膏丹,在中药行享有很高声誉。
  现居北门的82岁的甘吉生老人,曾居住在文化路五道巷。他回忆,解放前。五大中药铺的药价基本一致,除了零售还向全疆批发药材。各家生意都不错,都有固定的老主顾,雇佣着几十个店员。其中,德生堂的店员穿着最为讲究,一律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看着很气派。每到换季时,感冒的人多,各大中药店前都排起了长队,坐堂医生逐个号脉开方子,再依次到药柜前抓药。
  这种场景延续到20多年前。72岁的霍美荣老人曾在凝德堂供职28年,从1972年进店工作,直至1990年退休。她说,当时店内中药柜有两大排,每个药匣子里有3种药,光是常用中药材就有四五百种,加上冷备药总计上千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北疆的各族患者来凝德堂看病抓药。早晨还没开门队伍就排了老长。因为凝德堂的中药品种齐全,货真价实。”
  霍美荣说,当时,抓中药的店员是工作量最大的。每个方子要一味一味地配齐,平分成若干份。由于排队客人太多,抓药店员经常一上午屁股都挨不上凳子。一人难以撑下来一天,最后中药组店员只能两班倒。
  一直以来,凝德堂的抓药店员要经过几年培训才能正式上岗。“这味(中药)一钱、那味两钱,用戥子(一种小型杆秤)称量,绝对不差分毫。”甘吉生老人说,“当时,家家都有个大药罐子,老百姓抓好药,自个儿回家熬。坐堂医生和抓药店员都很负责,总是千叮万嘱,熬药前是用温水还是热水浸泡,煎药水量、火候、时间等。药方是否见效,跟这些细节很有关系。”
  老话说“看病占七分,调剂占三分”,可见抓药调剂的重要性。53岁的杨凤丽1980年到凝德堂上班,那时女孩子都争着卖西药,干净轻松,而杨凤丽想学门技术,专挑了女孩最不愿选的中药抓药员。
  杨凤丽跟师傅王举贤学习了3年的抓药技术。王师傅解放前就是凝德堂的店员,带徒严谨。杨凤丽按方子将一味药放一堆,师傅每次都要复核,不合格重来。抓药还是力气活儿,不仅“分籽必捣”、时常搬药材,还需踩凳子 往高处药斗里上药。
  在抓药过程中,她熟悉了每味药材的模样、气味,乃至不同功效,哪个活血,哪个补肾,如何煎服等。仅是当归,要分当归头、当归尾和全当归,各部分药效不一样。葶苈子、旋复花要用纱布包好,必须包煎,否则,前者易沉底煳掉,后者在服用时会黏附呼吸道。此外,为药打包也要美观,须用纸包成上大下小“耳朵包”,最后由纸绳捆扎。
  由于成天与中草药打交道,杨风丽纤细的手上常年布满肉刺,粗糙泛黄,白大褂穿半天就脏了。那一身中药味,在公交车上时常被人嘀咕。说到此,她笑起来,“即便又脏又累也没后悔过,因为很有成就感,凝德堂就是当时咱老百姓信赖的药匣子。”
  期待春天的老字号
  上世纪40年代,乌鲁木齐开始出现西医,老百姓心中逐渐有了内科找中医,妇科、外科找西医的观念,因为西医见效快。甘吉生回忆,西医收费很高,很多药品都是从关内运来,甚至是进口的,尤以消炎药盘尼西林最贵,甚至紧俏到“一瓶药抵一两黄金”。后来,在北门和南梁先后出现与苏联合资的医院,还有位于今天山商场附近的西医私人医院。新中国成立后,自治区、市中医院相继成立,公私合营后,各大中药店的人才也相继被医院挖走,中药店逐渐萎缩。
  1993年,凝德堂被授予“中华老字号”,1994年迁于现址,隶属于新疆药业集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药品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民营药店迅速扩张,市场竞争加剧,老字号凝德堂的风头不再。
  杨风丽渐渐有了危机意识,她注意到同为老字号的北京同仁堂发展很好,店面装修古色古香,开发的药品种类非常多,已成为到京游客必去的景点,具有广泛品牌知名度,而且还成功上市。而目前,凝德堂的店面拥挤,业务很难拓展。
  如今,经常有人拿着方子来,其中几味药在许多家都找不到,而在凝德堂配上了,这令杨凤丽很是自豪。店内挂的“童叟无欺”牌匾,因缺了“货真价实”总显不对称,曾有人建议杨凤丽,用电脑技术模仿左宗棠的笔迹,恢复“货真价实”,仿制牌匾。杨凤丽拒绝了,“仿制得再像也是假的,如果连牌子都是假的,有谁会相信你的药材呢?不能毁了老字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采访中,霍美荣、杨凤丽等老员工,甘吉生、张国华这些老市民,对凝德堂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杨风丽说师傅曾经嘱咐过她,“凝德堂是百年老字号,一定要发扬光大。”她也希望,集大家之力,把这个新疆药业老字号做得更好。

标签:药方 人情 百味 凝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