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状元 > 正文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论审计风险控制]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的重要风险,也是无可回避。本文从审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探讨了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并提出应从事务所本身和行业出发控制审计风险。   关键词:审计 风险 控制
  
  由于审计结论是注册会计师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主观结论,通常情况下不可能是绝对完全信息,审计的风险由此而产生。可以说,审计风险是审计本身与生俱来无法规避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不断涌现,日渐增多、数额惊人的损害索赔诉讼开始困扰审计行业的发展,审计风险问题日渐彰显其重要性。
  一、审计风险内涵与特征
  1、审计风险的内涵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可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不恰当性带来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审计人员意识左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审计,在审计的方法上使用抽样审计,而抽样审计中,样本特征并不能完整反映总体特征,这必然导致一定的审计风险,所以说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2)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3)过程性。审计风险它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每一环节,每一程序,只要有审计活动的地方,就一定有审计风险相伴。例如: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由于环境或业务的复杂性的干扰,了解可能不透彻、不全面,对管理人员过度信赖等因素可能促使草率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形成风险,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1、项目因素
  现实中引起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来自与审计项目工作本身的风险是其中最主要的风险,这也主要有项目的质量因素和审计程序所决定。审计项目本身的质量好,注册会计师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就小,因而审计风险就小的多;反之,审计风险就会变大。
  2、会计师事务所因素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形式、人员选聘制度等因素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隐患。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实践中,事务所的决策组织机构权职不清,各自的职权及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程序在具体事项上区分不清或者直接就没有明确规定。
  3、审计行业因素
  审计工作直接受制于其所处的法制环境,完善和良好的审计法制是有序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审计法制体系,各项审计工作,包括民间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才能有法可依,审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才能有法制保证。
  三、审计风险控制
  1、审计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
  首先,在接受审计委托阶段,应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了解客户所在的行业信息,重点掌握客户与其他事务所合作的关系资料,以判断客户本身的资质。在审计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审计,如需更改必须报经上一级的领导批注。
  2、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与控制
  (1)分析性复核程序。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出发点,分析性复核程序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外实证研究也表明在查错防弊中分析性复核程序很具有效性。
  (2)审计技术和方法。现代审计所面对的是比以前更加广泛和复杂的经济活动,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环境审计、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3)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客户信息库与客户管理制度,大量的中外审计案例表明,客户的经营失败或财务困境、管理当局的恶意欺诈、造假,是导致事务所高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根据每一客户的情况,建立客户信息库,在接受委托阶段,谨慎甄别、选择客户。其次,应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制度,对客户风险程度打分并实行分类管理。
  3、审计行业风险管理与控制
  (1)行业立法。我国的审计规范体系建立晚,还不能有力的指导审计实践,需要进一步修订以审计准则为核心的审计规范体系,注重对应用审计风险模式的改进,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具体程序的具体方法,诸如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在控制测试和证实测试阶段所使用的审计抽样方法、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和法律责审计诉讼风险和评价法等,为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建立一个规范性的、原则性的技术指导体系,使审计人员执业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行业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充分发挥其行业协会的职能,进一步促进行业准则的完善,加强监管,建立资信分级,备案制度,安排同业互查和经验交流。另外,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促进立法、建章立制工作的进行,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协会成员的合法权益。要在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指南,对审计程序、内容、文书、语言使用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强化约束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同业互查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3)行业维护。在国际上,欧盟委员会已率先着手为审计行业谋求生存出路。2003年提请立法保护会计师事务所正当权益。欧盟立法委员会的立法申请意在保护会计师事务所,使他们在日益增多的、数额巨大的损害索赔诉讼中免于大批倒闭的厄运,使独立审计行业免于灾难性的损害。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尚存在诸多问题,应进一步从立法的角度维护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明辉,郭梦岚.注册会计师真的关注审计风险了吗――基于审计定价视角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0;4

标签:风险控制 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