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100字日记 >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考试表情包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的本质是人学价值论,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部分。在与社会交往的实践相伴的世界历史过程中,以扬弃人的异化为最终诉求,积极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量变和质变,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制度建设,减轻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灾难和痛苦。对于丰富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具有重大的现时代价值。
  关键词:人;交往;异化;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积极探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不断挖掘其“人学意蕴”、社会交往实践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思想,对于丰富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人学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研、恩格斯研究社会实践发展理论也是为揭示人的类本质、尽快摆脱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存在的主体和发展动力,人的类本质就体现在人类社会交往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把个人的发展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可见,马克思把人的现实发展状况作为了考察评价社会发展的尺度,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才是马克思最终的价值诉求。
  在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交往形成的“世界历史”,造成了商品拜物教式的物的依赖的人的交往关系,导致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异化。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断言:“凡是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活动的东西,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状态。”[3]要想彻底扬弃异化,使人的类本质回归到人的现实存在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4]因此,共产主义就意味着“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
  马克思晚年开始研究东方社会国家,如何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规避社会发展的苦难。马克思说:“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6]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可逾越,但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却是可以包容、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此,采用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更高级别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能实现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减轻资本主义带来的苦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7]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科学内涵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的本质是人学价值论,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部分。在与社会交往的实践相伴的世界历史过程中,以扬弃人的异化为最终诉求,积极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量变和质变,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制度建设,减轻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灾难和痛苦。
  二、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现实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有益内容,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深化劳动保障立法制度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会不择手段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或者延长劳动时间,尽最大可能的剥夺了工人们属于与自己支配的时间,导致大批工人因为过度劳动过早地死去,马克思说:“累死――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在时装店是如此,在很多地方,在一切生意兴隆的地方都是如此……”[8]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发展是以牺牲工人为代价的,规避这种必然存在的规律带来的灾难,是可以通过工人阶级争取工厂立法来实现的。马克思说:“工人必须把他们的头聚在一起,作为一个阶级来强行争得一项国家法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屏障,使自己不致再通过自愿与资本缔结的契约而把自己和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承认存在私有制生产形式,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负面影响仍旧存在,过度劳动致死的个别案例的也有发生,劳动者的个人生存发展问题凸显。在保障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日,劳动者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劳动立法制度建设,保障劳动者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才能避免过劳死现象的发生,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体现,也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总是费尽心机地提高工人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来实现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形成了两种结果,一种是资本家以牺牲工人为代价来实现劳动条件的节约。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10]另一种则是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和工人的状况日趋恶化同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马克思论述道:“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1]社会财富积累的贫富两极分化,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主要的是危及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追求效率无可厚非,但是“唯效率主义”,不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导致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社会秩序的颠覆和动荡,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保证社会稳定、经济高速高效科学健康的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为前提,消除社会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公共资源分配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环境。”[12]P126资本主义普遍交往的世界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立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使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流通费用,缩短了商品流通的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积聚,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的股份制和垄断,实现了个别资本家对整个社会劳动的支配和控制,强化了资本在整个世界市场的扩张。同时,又为转到新的生产行式,即共产主义的公有制,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说:“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13]
  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强化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股份制企业制度,实现与世界市场的对接,才能在更大程度上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只有“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代替”,[14]P538建立普遍交往的世界市场,“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能“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15]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采取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定位和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对于我国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在工业社会化过程中,应当采取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方式。在处理人类消费排泄物时,应当把人类排泄物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在处理工业排泄物时,可以通过提高原料价格和化学科技水平,改良机器质量,才能刺激人们对工业废料的利用。马克思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6]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中指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现实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的本质就是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绝非“人类中心主义”。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7]人类在对自然胜利的美梦被重复打碎之后,“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18]
  三、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树立“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处处是问题”的硬性发展观,合理配置现有的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采用“包容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价值理论为切入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梳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终极价值诉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始终站在个人的发展的立场,用人学价值论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研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的类本质、指明了人类走出异化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7][8][9][1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13][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标签:恩格斯 马克思 思想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