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从“三论”浅谈毛泽东思想的哲学思考]现代作战理论主要有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毛泽东基于中国历史环境结合革命斗争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三篇著作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诠释、丰富和发展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哲学思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把握、实践运用以及丰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践;行知问题;认识;唯物辩证法;人民内部矛盾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35-04
  毛泽东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然而他积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灵活地把它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创造性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东方的土壤中开花结果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哲学界许多学者把《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称为毛泽东哲学的“三论”。虽然,“三论”并不能涵盖毛泽东思想的所有哲学观点,但是其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学者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精髓所在,并以此为根据来考量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如何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论》对行知问题的解答
  《实践论》主要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重点突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并科学地解答了中国长期争论的行知问题。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毛泽东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论》提出认识来源于实践,离开实践谈认识是错误的,它把实践确立到第一的地位,确立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实践论》还指出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实践论》系统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第一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是认识指导实践去改造世界。认识始于实践,从而获得感性经验。感性经验通常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这样的经验通常不能反映事物的客观性和内部规律,要客观地反映事物就需要从感性认识经过能动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终结,《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阐释,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是为了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完成了理性认识的任务之后,还需要用认识指导去实践去改造世界。“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需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实践论》特别提出,经过这两个环节获得的认识只是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灭是无穷的,人的认识也一样,其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就永远没有完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循环往重复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发展规律,实践和认识的每一个循环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到达更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结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本土语言特点,用简明扼要的文字高度概括并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二、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者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时候,提出了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这三大范畴,并认为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列宁也曾经提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论》是基于这些观点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而且,它是在《实践论》之后,为了继续深入揭露批判教条主义而写的。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另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辩证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核心就是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其实毛泽东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矛盾的特殊性上。他认为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要研究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研究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研究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研究发展过程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其矛盾的各方面。实际上,就是要弄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矛盾着的两方面中, 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所以,在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捉住这两个关键,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对此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马上作了补充,指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僵化地看待,要认识到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可能相互转化。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称为“两种宇宙观”,与列宁的“两种发展观”相对应,重点突出了对立统一的核心地位。他早在1936年11月读西洛可夫等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就曾写下这样一条批注:“辩证法中心任务,在研究对立的相互渗透即对立的同一性。”《矛盾论》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内在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事物之间又总是相互联系,事物的运动都受到它周围事物的影响,所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其作用就是加速或者减慢内因引起的变化。这些观点在《矛盾论》中都得以详细而清晰的论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同时,毛泽东也指出,矛盾运动是由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中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处于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各自的相反的方面转化,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以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里,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毛泽东用《矛盾论》,综合了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三、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发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力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以及如何保持社会团结等重大问题作出回答,主要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实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任何一个具体的实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意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政权是保护人民、镇压敌人的工具,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点是论述了如何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区分矛盾的特性进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矛盾。文章发表的时候,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阶段,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并不是完全结束,而在新环境之下,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矛盾也有所改变,大量涌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同阶级对抗的矛盾根本不同,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的方面是主要的,不具有对抗性,但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解决。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全体人民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根本一致,因而,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那么,如何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之间的矛盾呢?毛泽东认为,在国家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对人民内部和敌我关系的概念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内部的;反之都是人民的敌人。这也是毛泽东最大范围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体现。这样就区分了非对抗性和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认为,在人民民主专政之下,解决敌我之间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采用专政和民主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就是要压迫国家内部的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对于这些人民的敌人,必须实行专政。但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专政的方法,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以讨论、批评和教育的方式予以解决。对于以往长期处于阶级斗争实践的同志来说,要面对这种新时期突显的矛盾,是既陌生又缺乏经验,同时对此不适应。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分十二个小题目,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在经济领域中,应该根据生产发展,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在科学文化上,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等。
  毛泽东指出了两类社会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本来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属于对抗性矛盾,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同时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因而是非对抗的。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有 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四、“三论”的历史意义与现时价值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与“左”倾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斗争的产物,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肃清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其不但有了深刻的阐述并进行了丰富发展。《实践论》用“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对人类实践形式作出概括,用本土文化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解决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即中国本土哲学争辩的“知行关系”。《矛盾论》对共性和个性及其关系进行论述,花费大量篇幅来突出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重点在于发展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并且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剖析,这些都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理论见解。
  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他们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他们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时候,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概念。但是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来论述,没有具体地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无矛盾。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以斯大林理论上的失误为借鉴,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通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予以专门的论述和深刻的说明,形成系统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他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这两对矛盾。从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它对毛泽东思想来说有着根本性的基础和指导作用,从而对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不是马克思他个人力所能及,也不是他的方法教条式地贯彻到具体问题当中,而是由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其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和发展,结合具体历史环境来丰富其内容,指导于实践。这从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三论”也能略见一斑,“三论”体现了毛泽东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与丰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阐释,而是结合了我们的革命实践经验和本土文化特点以及历史发展阶段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运用和发展。对“三论”的学习和研究,首先为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体系提供了指向,其次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明了活的方法和借鉴,这种学习不是教条式的,也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力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来创造出合适解释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此外,对“三论”的学习和研究对我们研究当今现实社会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4]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责任编辑:白云]

标签:毛泽东思想 浅谈 哲学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