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200字日记 > 正文

文人山水画 文人园林中的山水画美学精神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文人园林同宗同源,其哲学基础以及发展脉络息息相关。文人园林体现了山水画之画意与艺术境界并展示出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本文分析二者的起源、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以此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文人园林;自然;哲学基础;意境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陈从周在《梓室谈美》中总结中国园林:“余曾云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传统中国文人山水画之美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文人园林中。文人们将“自然”造化的美融入了“山水画”,又在“园林”中贯彻了“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园林如画,画若园林――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和审美理想。
  一、文人园林中体现的山水画意
  (一)“自然山水”为二者同一对象:
  迪特?高尔特在《人与自然》中说道:“为了达到人的境界,大自然上演很多的序幕,其中的本质和形象作为人来说欠缺许多。在没有个人的内心都可以看到趋于另一个自己的倾向。”[1]《林泉高致》中就论山水画法:“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这与西哲“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一说有若干相似之处。外在的“自然”之形与内在的“精神”相结合,在晋以来至宋的山水发展中,山水的不断兴盛,实则是他们将内心的直观的心灵去开掘了“自然”的美,并在这个感性的体认和审美的超越中发现了自己的自我。没有自然风光,便不可以称其为山水;没有人文精神便不可以称其为艺术。这就是山水艺术内涵的博大,也是我们从中获取艺术创造灵性的缘由所在。“山水无情,不可使画山水者不著情,不可使观山水者不动情”。[2]
  (二)园林中表现的山水画元素:
  a布局
  山水画的布局和结构是一幅山水成败的关键,清代画家沈宗骞曾在《芥舟学画编》中讲到“凡作一画,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定,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系,自顶及踵,其烟岚云树,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得,如天成,如铸就,方合古人布局之法” 。山水画本有多重设色,青绿山水抑或黑白水墨,各成风格。
  b虚实
  山水画中讲究的“虚实”之美,在园林的构架中同样如此。含蓄婉约的“藏”与“隔”便让人脱离实实在在的砖瓦石块,或是折西复折北的曲廊,或是跨国架于池西的小桥。园林艺术不同于诗画艺术那样“超以象外”而“得其环中”,它实际上是身处象内,得其象意,或者是借其象形,从而悟出其象理。园林与老庄中的“虚”之美的体会也有所不同,园林注重的是实景之“虚”,而老庄更注重的是“虚”境。但二者在本质上仍是一体的,园林的“虚”和“游”是有限的,但也是在这种有限中寻求精神与灵境的无限。“曲径通幽”实则是精神的无限性的“幽”,亦是“无”和“远”。
  二、山水画与园林同构的现实背景:
  看山如看画,游山如读史。黄长美概括了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上的联系:“山水画和园林的发展虽然并非全然吻合,抑或有相违异之处,然而因为二者需要的文化背景相似,义理相通。故大致发展趋势相近”[4]北宋时期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与李唐的《烟岚萧寺图》。从他们的画中都能看到园林的雏形。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道:“然则林泉之致。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朱狄说:“我们从其含蓄的意义方面来讲,把经验当做是艺术,而把艺术当做是不断地导向所完成的,所享受的意义的自然的过程和自然的材料。” [5]这话就是说人是需要自己去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舒服的环境来生存的,当精神的不自由阻挡了前行的力量。园林成为了他们“自适”的必然需求。黑格尔说:“人必须在周围世界里自由自在,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的个性必须能与自然和一切外在关系相安,才能显得是自由的。”[6]
  三、文人园林建造的哲学基础
  陈从周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讲到:“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人手,则求其体,现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事实上,有人居住的地方何曾少了人间烟火,只是这种园林生活成为了一种象征,这种象征不独是渴望归隐和享受自然山水的要求,它还是一种隐喻―― 一舟一庙的“慎独”精神,就像石川荣吉在《现代文化人类学》:“生活的整个风貌不是由语言来表现的,而是象征性的体现了习惯和生活资料当中。生活的意识通过语言之外的手段,经过几次隐喻性的转换,多半是无意识的意识。”[7]他们追求的园林生活还包含了众多哲学的理论基础,在此支撑上,园林承载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一)孔子儒学的“比德”精神: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不仅是自然界最典型的景观,而且由孔子萃取出来,具有德行的象征精神。所以热爱自然山水,不仅是人与宇宙天地亲和一致的表现,也是一种高尚的操守,它是文人道德完善的理想楷模。园林中的假山和树木花草都不简单的被认为是自然审美的物体。山水之音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不断要求自勉和发奋的催促。“梅、兰、竹、菊”的精神本质早已超越了他们本来的自然存在,君子品格的象征儒学思想的极大影响。明末“东林党”在其实政治背景下说出:“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二)老庄思想的“自由、自然”之境
  孔子关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论断涉及了自然与人的精神共勉的思想。而庄子的“无碍”之美,更是可以作为自然美的理论体系来加以发挥,自然的造化与人的自由超脱就是庄子思考问题的起点和归宿。这是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以及艺术的现实性达到的一个伟大共鸣。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自然无为,摆脱了外物的奴役,由自然所唤起的一种超越出了人世间烦恼痛苦的自由感,显然较儒家处处从自然中寻找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是对自然的一种更为纯粹的审美感受。”[8]
  四、结语:“芥子”中的山水“画境”
  人在自然中的体验是一层美,而转化为山水画卷,又是一种理想状态的精神之美,再然后从山水画中得到灵感而建构园林。这三种转换的向度形成了一个循环,这就是自然与精神的互动,在这三者的转换中,我们看到了人和自然与艺术达成的点。所谓中国传统美学中说说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就是这种自然的文化的风景,是一种呈现为文化形式的自然美,是一种非人为的本然状态。在共同的历史转向和精神背景中,山水画和园林是一脉相承的。文人们在图景之中环构了一个避难之所,以此获解到山水画的意境中。园林是个过程,最终以达到“心无所碍”的终极理想。观园林即是畅游山水,写意画卷便是超越自由。园林和山水画之间的相融相通是文人精神与世事背景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传统文人在艺术发展中展现的深远的审美追求以及深刻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迪特?高尔特 人与自然[M] 三联出版社:1993.95
  [2]沈子丞 历代绘画名著汇编[M]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64、65、35、39
  [3]姜今 画境一中国画的构图研究[H].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3.
  [4]黄长美 中国庭园与文人思想[M]台湾:明文书局,1985.
  [5]朱狄 当代美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47
  [6]黑格尔 美学[M]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1(7)
  [7]石川荣吉 现代文化人类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公司 74
  [8]李泽厚 美学四讲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标签:山水画 文人 美学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