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300字作文 > 正文

[大师教你做正宗“锅包肉”] 小明教你做锅包肉

时间:2019-01-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锅包肉”,几乎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道名菜,差不多所有中餐饭店都保留经营。    许多人喜欢吃“锅包肉”,可谁也不知道,“锅包肉”是谁创造发明的?更不知道“锅包肉”正宗的制作方法。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最早出自百年前哈尔滨的官府衙门“道台府”膳长郑兴文之手。
   20世纪初,郑兴文在北京前门经营“真味居”餐馆时,他按京鲁风味,创制一道菜叫“焦炒肉片”,焦炒肉片选用精瘦肉,?硬糊,用油烹炸,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酥脆咸鲜,成为京都名菜,很快普及各地。
   光绪31年(1905)10月,满清政府准备在哈尔滨设官府衙门“道台府”。
   1906年2月,满清政府任命时任哈尔滨铁路交涉局会办杜学瀛为哈尔滨道台府首任道员。
   1906年4月16日,杜学瀛进京接印、转换花翎。一些同僚为庆贺他晋官加爵,请他到前门“真味居”餐馆喝酒。杜学瀛品尝到“焦炒肉片”,赞不绝口,还亲见郑兴文,希望他能到哈尔滨道台府当膳长。
   郑兴文知道哈尔滨是个新兴城市,又是对外开放的商埠,到哈尔滨发展很有前景,但他没有当场答应杜学瀛,只说想一想再定。
   杜学瀛到哈尔滨上任,建完哈尔滨关道衙门道台府后,又写信给郑兴文,再次邀请他到哈尔滨。
   1907年3月,郑兴文到哈尔滨出任道台府膳长,开始他的官厨生涯。
   郑兴文当上道台府的膳长,道台府大小官员当差,都吃他锅里的饭菜,他感到责任重大,既要根据北方气候和饮食习惯,又要迎合杜学瀛的饮食口味。
   当时,正是中东铁路兴建后的商业繁荣时期,哈尔滨不光有几十家外国领事馆,还有不少国外商贸团体。道台府官员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会洋厅和会华厅两个大厅,经常举行各种宴席,招待外国使节宾客,这也成为郑兴文展示厨艺的最佳窗口,他时常变换迎宾菜肴,投其所好的口味。对“焦炒肉片”不断完善,又在“焦炒肉片”加入水果,把苹果切片,置入红酒浸泡,取出作配料,调汁时又加入些许鲜柠檬汁,把原本咸鲜口味,改成酸甜口味,使其更为清香不腻,并改名为“锅爆肉”。不少洋人来道台府,特意吃这道菜,有些国内到访官员,也慕名点这道菜。因为外国人不会读“爆”,时间一长竟把“爆”字读成 “包”,于是,“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
   1909年4月,杜学瀛因“颓靡自私,罔知政体”,被清政府革职,道员改为施肇基。
   施肇基上任不久,又升任清政府外务部大臣,他对郑兴文做的“锅包肉”,留下深刻印象,临走时,还让郑兴文给详细写下“锅包肉”菜谱和制做方法。
   1910年冬,哈尔滨肆虐鼠疫,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钦差大臣和防疫总指挥来到哈尔滨。
   这期间,伍连德四处奔走,经常吃不上饭。
   郑兴文不辞辛苦,将可口的西点送到伍连德身边,当然也离不开一盘营养丰富的“锅包肉”。伍连德很喜欢吃这道菜,三天两头就点这道菜。
   经过伍连德的努力,哈尔滨的鼠疫得到控制,中国医生战胜了鼠疫,让中国人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1911年4月3日,清政府决定在奉天(今沈阳),召开有12国出席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会议。清政府特别重视,拨款10万两白银,作为大会专用经费。刚上任不久的外务部大臣施肇基从北京打电话,点名让郑兴文出任会议的总厨。
   郑兴文从哈尔滨赶赴奉天,他拟就一份中西合璧菜谱,并根据国际惯例实行分餐制,菜谱有中西菜式340个品种,其中中国菜肴200种,西式菜点140种。20多天的会议轮流供应,不重复,只有“锅包肉”每餐必备。
   让郑兴文没有想到的是,开会第一天,“锅包肉”剩下许多。这是怎么回事?他尝一口,有些艮,酸味也不突出。“锅包肉”是一道用“烹汁”制成的火候菜,菜出锅应立刻食用,才能吃出外焦内嫩、酸甜爽口特色,而宴会开始,大家喝酒敬酒,耽误了最佳时间。于是,再做“锅包肉”时,他决定把原来“烹汁”改为“熘汁”,又增加番茄酱,使之颜色鲜艳,久放味不变。一般菜肴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多一个“声”,咀嚼时发出类似吃苞米花的声音。经这一改动,果然受欢迎,每桌都被吃光,得到与会各国代表一致好评,被誉为“中国第一美食”!
   在厨房帮忙的一些沈阳厨师,也都学会改制后的“锅包肉”,会后,“锅包肉”在沈阳酒楼、饭庄迅速流行。只是与哈尔滨的锅包肉略有不同,放番茄酱,至今如此。
   清政府为表彰郑兴文的突出贡献,特向他颁发“滨江膳祖”的匾牌。
   郑兴文享此殊荣,许多人慕名拜他为师,他收下几名徒弟,其中堂弟郑大水,后被皇宫聘去当御厨。
   一场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过去,饱经沧桑的陈旧衙门道台府已成为历史,而“郑家风味”却在不断进步,不断实践,日趋完善,赢得历史认可。
   民国时期,郑兴文在哈尔滨道里西十道街南侧经营一个饭店叫“老厨家”,长子郑义林向他建议,将“锅包肉”中的水果配料去掉,他同意其子观点,除保留甜酸口味,还恢复以往添加姜丝、葱丝、香菜梗的做法。
  
   如今,“郑家风味”的第四代传人郑树国,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他对厨艺的追求不断提升,使“锅包肉”又推陈出新。他运用烹饪手段,掌握色彩妙处,再配合美好口感与香甜味道,达到了质感作用。味道靠调,调味靠料,料好、料全、料多,味道自然就好。他的制作方法是:
   材料:精瘦肉400克、色拉油1000克(实耗油约100克)、湿淀粉150克、白糖3汤匙、米醋3汤匙、酱油1/5汤匙、精盐1/10汤匙、芝麻油1/4汤匙、葱丝、姜丝、蒜片、香菜段各少许。1、将猪瘦肉切成6厘米长、3厘米宽、0.5厘米的大片,用湿淀粉挂糊抓匀。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7-8成熟,将挂好糊的肉片逐片下入锅中炸透捞出,待油温上升,倒入肉片再炸一次,捞出。3、炒锅留底油50克,下葱丝、姜丝、蒜片炝锅,随即倒入炸好的肉片,烹入事先用糖、醋、酱油、香菜段、水调好的味汁,翻炒几下,淋芝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在家庭操作的几个问题:1、做“锅包肉”抓糊时,一定不要加鸡蛋,若加鸡蛋,会产生松软口感,因为“锅包肉”主要特点就是外焦里嫩,所以,想达到外焦里嫩口感,千万别加鸡蛋。2、一定要入油锅炸两次,第一次只需把肉片炸熟捞出,待油温上升至7-8成熟再复炸一次,至外表酥脆,捞出,这样才可能把肉片炸至外焦里嫩的效果。3、烹汁时,锅要保持热度,一边翻炒,一边淋入糖醋汁,利用锅内高温,使味汁大部分汽化而渗入原料,并能快速收干,使装盘中无汁,味道醇厚,香气扑鼻。
   “锅包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少,还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营养价值很高,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标签:正宗 教你做 大师 锅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