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存在于教师、学生个体和校内各级组织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事、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尚未显性化的各种知识。应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从产生主体、知识类型、流转空间、转化本质、目的功能和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高校内部隐性知识;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10-02
  一、知识和隐性知识
  1 知识的内涵
  关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知识管理学家看来,知识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导向性特点,既包括一些事实、信念、观点、观念、判断、期望、方法论等。又包括人类对数据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它可以提升人类的工作、决策、问题解决及学习的绩效。Webster词典中对知识的定义被学者们广泛采纳,即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对真理和原理的认识总和。因此,知识就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 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Michael Polsnyi(1958)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他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系统的、正式的语言传播的知识。相对而言。隐性知识则不能被完全清晰地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即个人的心智模式。日本学者Nonaka(1995)在Polaeyi对隐性知识阐述的基础上,把隐性知识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技能维度和认知维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7)从知识经济学的角度将隐性知识进一步分为:知道怎样做(kflow-how)的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拥有(know-who)的人力知识。这两类知识很难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与传播,通常需要通过实践与互动才能获得并加以运用。朱克曼基于科学研究的实践角度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倾向性态度和不能编纂整理的思维和工作的方法。Rosenberg(198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隐性知识等同于实践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隐性知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解力,是对经验的领会、理解、把握和控制的能力。
  隐性知识所具有的调控性认知特点使其对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由于隐性知识植根于特殊情境下,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和非编码性的特点,因此只能通过承载主体在实践中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来表达。同时,隐性知识又因其所依附的主体不同而存在于个体和组织之中。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可以用“隐性技能”和“隐性认知”来表达,即个体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难以表达的、高度个人化、情景化的经验、诀窍、灵感、心智模式等;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可以用“隐性惯例”来表示,即组织在长期运作中所形成的能使组织及个人的行为更有效,但却难以表达的各种规则、程序、习俗、文化等。
  二、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内涵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存在于教师、学生个体和校内各级组织(如院系、教研室、科研团队、部门等)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尚未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其具体表现为个体层面的工作方法、思维模式、经验、心得体会、灵感直觉、信念、价值观,以及组织层面的组织惯例、组织文化和共同愿景等。
  高校在实现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过程中,内部活动伴随着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师生间存在着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活动;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师生将已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知识不断地向实践主体转化,促使师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和科研的重点。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是重大科学知识的生长点,也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点。高校管理者通过识别、获取、生产、创造等知识管理活动来促进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流动与共享,通过对大学内部、外部的知识进行管理与利用,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推进知识经挤的发展,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三、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特征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获取、保存、共享与转化是提升高校管理能力的关键,但其前提是有效识别高校内部隐性知识,为此,需要明确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特征。
  1 一般意义上的隐性知识的特征
  通过归纳国内外学者对隐性知识的主体、产生、运用及其价值等方面特性的研究可知,隐性知识具有下列特征:1)隐性知识是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具有非格式化的复杂特性;2)隐性知识不易被编码,其传播和共享也比较困难,难以进行交换和模仿,有较高的价值;3)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经验性的知识,对知识载体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同时还具有粘滞性、稳定性、路径依赖性和垄断性;4)隐性知识是知识主体对经验和所处文化环境的心智感悟,具有特殊性、经验性和情境性;5)隐性知识是难以度量的知识,同时也是无法对其进行是非批评的知识;6)隐性知识具有层次性,某些隐性知识还可以通过揣摩、体验、抽象表达和整理而使其显性化、编码化,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同样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隐性知识的特征。
  2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特征
  对于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特征,应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视角,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加以识别,其中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产生主体、知识类型和流转空间等方面;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转化本质、目的功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识别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特征,我们对照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给出表1。
  
  由于人员构成与组织制度文化的不同,高校内部隐性知识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在特征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两个研究层面上。
  (1)隐性知识依附主体的个体层面
  第一,隐性知识的产生主体及层次级别不同。个体层面的高校内部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教师及学生个体中。尽管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大都表现为工作方法、思维模式、经验、心得体会、灵感直觉、信念、价值观等,但高校教师往往是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主体,学生是与其接触最紧密的学习者,因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快速的学习、掌握及应用尖端科技知识的能力。高校师生在心智模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师生个体所具有的通用隐性知识的层次级别较高,个人对信息的提取能力相对于企业员工要高。因此,高校师生所拥有的技能层面的专用隐性知识(专业技能、技巧和工作诀窍等)的层次高且较易相互转移。企业隐性知识的依附主体是企业员工,由于长时间就职于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往往很少有时间进行较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通用隐性知识在水平上参差不齐,因而其专用隐性知识层次为中等水平。   第二,隐性知识的类型及内容覆盖不同。企业隐性知识主要产生在某个特定领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的隐性知识主要集中在生产、营销、资金运作等具体环节中,所涉及的隐性知识通常与本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隐性知识的类型单一且内容少、窄、浅。而高校具有学科多样化、知识水平高以及隐性知识的来源较为宽泛等特点,其隐性知识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师生在教学和科研等交流性的活动中能够获取其他类型的认知知识和技能知识,如可从理、工、农、林、经、管、文、医等学科中获取更多的思维模式、心得体会和经验技巧等。与企业员工相比,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教育与科研等学科交叉活动获得更多的宽泛、多样、精深的专用隐性知识。
  第三,隐性知识流转空间不同。由于高校教师、学生拥有的隐性知识的数量多且层次较高,因而在价值感悟、工作体会、教学和科研的思维模式、技巧等方面比企业隐性知识更加严谨和深刻。因而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知识活动中,高校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可以充分转移、碰撞和融合。由此,隐性知识的流转空间具有多层次、交叉和交融的网络化特点。而企业往往由于部门划分严格,业务流程固定或是个人、部门间较易发生利益冲突,导致隐性知识流转空间受限,无法充分流动,更谈不上共享了,因而企业隐性知识的流转空间呈现出平面化、直线式的特征。
  (2)隐性知识依附主体的组织层面
  第一,隐性知识转化的本质不同。高校内部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校内各级组织(如教研室、院系、科研团队、部门等)中,表现为组织惯例、组织文化和共同愿景等。知识创新既是高校的一种社会责任。又是高校内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因此,高校师生的个体特征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最终聚集成“组织文化”或“组织惯例”被保留下来。同时,组织内部成员以共同的科学愿景为目标,不断地交流、分享各自的隐性知识,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看来,高校隐性知识的转化在本质上具有明显的知识创新导向性。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导向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的经济利润,不断地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为积极占领市场而时刻准备着。
  第二,隐性知识的目的功能及价值取向不同。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内部一切隐性知识活动都是以获得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而企业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要为目标。因此,企业隐性知识的产生与转化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占领和扩大新市场,其价值取向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具有很强的商业性。
  [责任编辑:张华]

标签:隐性 内涵 特征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