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要拓展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存量,拓展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发展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人民币在岸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关键词:人民币;世界货币;离岸市场;在岸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3-0055-05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入分析和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的国内外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私人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加快,由此引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不断地冲击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促使许多国际和地区寻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金融的稳定与治理模式。这一方面导致了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动,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欧元的诞生和拉美有关国家“美元化”的进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成为众矢之的,国际社会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呼之欲出。面对如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对新货币体系的强烈诉求,世界各个经济大国都在抓紧时间提高本国经济竞争能力,抢占国际经济的制高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改革开放后都得到了飞快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当一国经济实力增强时,本国货币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1]。
  随着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人民币越来越被各方看好,并成为构成未来世界货币格局中的热门“币材”。中国要想谋求更快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走和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道路。2011年又出现了欧盟债务危机,国际社会要求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2]。如果抓住美元动荡、欧元滑坡,可能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时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投资者提供除了美元、日元和欧元等以外储备货币的选择。
  尤其是亚洲各个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强,例如人民币在香港等一些周边经济体已经开始流通,在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已经作为清算和支付的货币。中国台湾、孟加拉、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韩国等地已经接受人民币存款。目前中国还与俄罗斯、蒙古、缅甸、越南等周边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2008年12月24日,中国宣布在内地和中国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这项政策标志着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加速融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主流并与国际货币体系接轨,是人民币尽快获取国际货币地位的憧憬和迫切要求[3],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二、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的条件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已经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环境稳定
  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关系到一国货币能否顺利流通,币值是否稳定以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增长速度,目前已经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仍能保持现在年均7%―9%的增长速度,而美国持续现今约3%的增长速度,那么最迟到2038年中国可以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在政治领域,近十几年来,中国国内政治局势一直较为稳定,国际上的动乱局势并没有传导到国内,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
  2?金融体系不断开放,金融制度日益完善
  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然要求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具有足够规模和均衡的结构与之相匹配。从英、美、日等货币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家的金融市场来看,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开放为投资者提供了众多的投资渠道,提高了货币的流动性,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金融制度方面不断完善,已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并且制定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一些列金融法规,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4]。此外,我国还初步建立了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但又不受税收、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制约,因此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有助于提高货币持有者的收益并降低其投资风险。离岸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也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充足的国际储备
  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满足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需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应维持在30%左右。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人民币具有稳定的币值
  对于处于核心地位的国际货币,如果其币值不稳定,容易影响到持有者的信心,造成大规模的抛售或购买,不仅会影响到发行国国内经济的稳定,而且也会冲击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币值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前提,表1反映了2000―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
  
  5?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从2007年开始,中国在官方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马拉西亚和阿根廷等6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与8个国家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的结算协议。2009年4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做出了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决定。这些举措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对现行货币体系丧失了信心,危机后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为重振美国经济,美国大量投放本币引起美元大幅贬值,使国际社会对美元的前景更加担忧,并开始积极寻找其他更具有保值、升值潜力的替代货币,推动世界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因此,如果在此时为人民币制定国际化日程,不但顺应了内部趋势,而且还可以利用良好的外部时机。
  另外,也要看到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尚未具备的条件:金融发达程度尚低;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没有充足的货币回流渠道;政府金融监管能力尚弱等。所以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1?拓展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
  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需要人民币在国外的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而人民币能够在国外实现一定存量的前提是人民币能够顺畅地走出国门。从国际经验看,一国货币走出去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贸易逆差,二是对外投资。细分起来,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六条:进口支付;对外投资;对外借出;对外援助;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允许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筹集人民币资金;个人带出等。要拓展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主要就是从这几条途径上做出制度变更。长期以来,中国都对外汇和人民币的出入境实施严格的管制,虽然人民币现钞已经实际上流出了国境,并在他国和地区得到广泛流通,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制度和法律上的支持。
  2009年中国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其后人民银行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2011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批准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的文件,使得人民币出境的途径扩展至对外投资领域。至此,才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币的走出去,表达了国家对扩大人民币出入境的支持。然而,相对于中国由于外汇占款过多而发行的数量庞大的国内人民币而言,现有的出境途径仍然较窄。中国还需要在支持人民币走出去的方向下,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相关制度。
  另外,要真正实现人民币走出国门,不仅仅需要在扩大出入渠道上做工作,同时还需要使境外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这就涉及到货币替代的问题,即人民币要替代当地在以前所流通的外币,比如美元等。为了使当地能够接受人民币,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利益需求问题。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否使用人民币来结算,对方会考虑相关的汇率问题、人民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当使用人民币能够比使用其他货币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利益时,人民币走出去才能顺利推进。而这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如人民银行积极推动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国内进行汇改和金融市场开放等。
  2?努力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存量
  扩大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使人民币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只是实现了人民币作为计价工具、结算工具和流通手段的货币职能,要使人民币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关键货币,这要求人民币在国外能够留存下来,而不是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国内。即人民币能成为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的国际储备货币,否则,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
  要使海外的企业和个人能够接受并愿意持有人民币,就必须解决他们在持有人民币期间的需要,包括人民币价值的提升,流动性高低和它的投资收益问题。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是双边性的,倘若这些地区所持有的人民币只能用于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而不能实现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这必然会大大影响人民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也会削弱持有人民币的吸引力。
  所以,中国在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也要制定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管理的制度,协调存在人民币流通的境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法律和金融监管,鼓励他们互相之间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时,这也需要配合进一步地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乃至股票市场等;在境外则积极推出境外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工具,发展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使得其他国家和地区乐于保有人民币。
  3?拓展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
  由于人民币现今仍没有畅通的渠道回流到中国,因此人民币的流通很多是通过诸如找换店、地摊银行、货币走私,甚至“贵重物品”等非正规的渠道回流。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加大了监管部门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测量难度,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扰乱了国家货币和金融秩序。
  提高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和收益性是拓展其回流内陆的重要渠道。在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发展机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资金吸引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具备能容纳如此多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领域,境外人民币绝大多数只能存入银行,收益率很低,这也制约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拓展境外人民币回流内陆的通道。目前,由于中国仍然实行较为严厉的资本项目下管制,境外人民币至少在名义上是流入中国的实体经济,这使得内陆实体经济收益,也并没有对内陆金融市场产生很大冲击。然而实体经济毕竟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接受这些人民币的投资,未来必然需要向境外开放内陆的金融市场。因此,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中国可以采取措施逐步对外开放内陆的金融市场,通过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提高人民币可兑换性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度[5],使人民币回流的渠道更加宽广和畅通。
  4?发展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的人民币在岸市场
  在双轨制战略的指导下,现阶段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力建设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在政策上已经确立了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方向。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基本上无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之所以要发展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为了在不会对现有的国际收支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制度产生重大冲击的前提下,满足为人民币的区域化提供支持的制度创新。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通过贸易流出境外并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不能无阻碍地流回国内的资本市场,使境外企业和个人接受和持有人民币的意愿降低。发展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使得流通在外的人民币可以在这个离岸市场上进行金融活动。此时,境外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融通资金、获得收益,将会大大提升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的竞争力,为进一步的国际化做铺垫。
  发展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在现实中具有有利的条件。首先,我国周边地区已经存在众多的离岸金融中心,其中中国香港、东京、新加坡在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政策环境和市场成熟度方面都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这些金融中心推出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受到的摩擦和阻力会小得多。特别是中国香港,作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与亚太地区开展经贸活动的重要枢纽,是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充足的条件。中国香港采取的经济模式是标准的外向型市场经济,其经济开放度很高,对外贸易额年年都高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符合成为经济自由区的标准。中国市场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2010年1月底香港的官方外汇储备达到2 571亿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七。作为一个地区,如此高的外汇储备显示出中国香港雄厚的经济实力。另外,中国香港与内地有着很高的贸易依存度,中央的政策使两地的贸易自由度进一步提高,这给中国香港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保持在高位是可以预见的。
  其次,离岸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建立条件是所处的国家或地区拥有非常高的经济自由度,这样才能为大规模的离岸金融活动提供自由的氛围。根据2010年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排行榜,中国香港连续16年成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城市,在制度上对市场经济有着很强的支持力度,这满足了开展各项离岸金融活动所要求的政策空间和经济氛围。
  最后,离岸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建立离不开一个发达而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中国香港作为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在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各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供了足够的金融体系支持。
  5?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人民币要想实现国际化,必须有一个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力量。开放的金融市场、丰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为流通中的人民币提供了投资手段,提高了持有这些货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也为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提供了畅通的回流渠道。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也包括运行良好、能抵御金融风险的银行体系,包括卓有成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不断完备的金融法律法规等。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实质上是中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的一部分,而并非独立存在、能够单独实现的。没有一个高质量的金融体系,要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只是奢望。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有很多操作不规范、管理不规范的地方,要想拥有一个能抗得住风险的金融体系,就必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真正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实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两大关键问题。因为利率和汇率是两个重要的资产价格指标,也是各类资产定价、各项金融活动所必须考虑的核心指标。汇率与利率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在全球经济金融逐步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往来不断加大,资本的流动也越发频繁,跨国的投资与投机行为使得一国的利率与汇率紧密相连。在抵补利率平价条件R=R*+(Ee-E)/E下,一国利率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汇率的升值。中国至今仍实施着变相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利率市场化引致的利率水平的整体上升将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政府需要不断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外币发行本币以维持汇率稳定;这种政策无疑导致中国资产回报率大大增加,使投机性质的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冲击着中国比较薄弱的资本市场。因此,中国政府为了维持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将汇率与利率的改革放到同一层面展开。
  总体来说,在中国市场机制建立还不是很完善的今天,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及层面,环境的铺垫对政策的改革具有导向和推进的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的确立需要及时的加以强调,以便使其能够更迅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力。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利率改革的经验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毕竟我们所获得的经验是在健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中,虽然资金面临一定程度的短缺,但或许利率市场化后直接引致的大幅度利率上升并不是必然结果,因此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应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6]。
  中国利率市场化尽管在实际操作中的确面临不少困难,但其实施对资本市场乃至产品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是建立具有深度广度的全方位资本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能够深化金融市场范围,从而增加更多的资产组合来对冲金融体系内部固有的结构性风险。总之,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更好地反应资本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健康有效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7],当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制度设计和科学的执行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海宽. 人民币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之一[J]?经济研究,2003,(3).
  
  [2][意]马里奥?德拉吉. 货币战争视角下的冲突和新联盟[J]?中国金融,2011,(18).
  
  [3]维达. 人民币能否走向国际[N]?信报(香港),2002-08-13.
  
  [4]戴相龙.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业[J]?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354?
  
  [5]严恒元. 听“欧元之父”说“亚元”――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教授[N]?经济日报,2002-08-21.
  
  [6]朱广德.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因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
  
  [7]赵怀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有备而行――当前若干重要观点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0,(6).
  
  [8]阙澄宇,马斌?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2,(1)?
  
  [9]张春敏?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世界体系危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
  
  [10]焦克?人民币区域化发展态势与战略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
  
  (责任编辑:孟耀)

标签:国际化 推进 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