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0字日记 > 正文

阎靖靖,不一定要彻底融入香港 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阎靖靖的移民之旅可以说很顺遂。虽然父母在八九十年代便已先后赴港工作,阎靖靖却选择在大陆念完本科,甚至又工作了一年,才来到香港继续深造。来香港的契机,除却自己求学上的意愿,阎靖靖还得感谢当年北大教授何芳川的鼓励。正是这位与阁靖靖素不相识的教授,在阎靖靖蹭完课找他谈谈想法的时候,推心置腹地对她说内地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风很差,鼓励她不要在内地念硕士,并且主动提出为她写推荐信。这令阎靖靖感觉受宠若惊。很快阎靖靖便顺利申请进入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而研究方向正是自己从小就很熟悉的社会活动――移民。
  “我从小在福州长大,在那里,外出移民是十分平常的事,本地人几乎家家都有海外亲戚。移民的方式自然也就五花八门,从偷渡、非法劳工到技术移民、投资移民,无所不包。”这样的成长环境让阎靖靖的田野调查进行得很顺利。不过也正是这些发生身边的故事,让阎靖靖在身份认同上产生了困惑,也产生深入研究下去的兴趣。
  经历了内地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在阎靖靖眼中。香港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完胜内地。“我在港大读了两个学位,从硕士入学到完成博士论文,一共五年多。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的导师从来没有摊派任何一件他手头的工作给我。直到我的学生津贴到期,而我需要延期三个月才能完成论文,我的导师才让我转为他的兼职研究助理,做一些简单工作,而这是有正式合约、薪水和员工福利的兼职工作。”这与内地大学研究生要为导师免费打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阎靖靖用一句话总结自己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我们所有师徒的交往,五年多来完全只围绕着一件事展开,那就是,我如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阎靖靖也并未封闭在内地生的小圈子中。事实上,在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她反倒比较看不惯内地生圈子里的一些行为:比如打算合租房子的内地生收了定金却临时反悔,比如不少内地生私下违规出租床位给亲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因此即便有内地的背景,阎靖靖却与“香港内地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 HK)保持着距离,对她来说,有几个来自内地的好朋友便已经足够了。
  与此同时,她也避免使用“融入”这个词来描述自己与香港之间的关系,而是更愿意称其为“适应良好”。“在学习和工作层面,我相当喜欢香港的模式――竞争激烈,但公平、透明。而这其实是香港社会的基调。比起在内地随处需要‘关系’办事的社会模式,我恐怕更适应香港这种照章办事、该你的别人就抢不走的风格。”然而她也不愿自己被香港社会所同化,“我在香港的生活和探索,―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城市,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站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不要让自己的立场和判断随着身份改变而改变。”
  2008年,龙应台在港大开了一期公开课《文学里的社会――香港与台湾的五十年代》,这门课是港大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的收费课程,阎靖靖在脑子里回顾了一下对于香港与台湾的五十年代这个课题的想象,发现自己对此一无所知,连个大概的轮廓都勾勒不出来,于是咬咬牙,掏了几千块参加了这门课程。出于对这段年代文化的好奇心,阎靖靖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龙应台搭建好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让她深刻领会到人文与社会还有“时间+空间”的立体魅力。
  复杂的移民身份给予阎靖靖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很讨厌被问到“你是哪里人”,因为她祖籍山东却从没回过老家,在福州出生家里却不说福州话,作为香港公民却不能讲地道的广东话……但渐渐地,她开始喜欢上这种身份,因为这能让她用更客观的心态来判断每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
  因此。她并不认为内地人一定要彻底融入香港。―方面跨国联系的便捷很大程度上已经能够满足移民的日常社交需求,只有商人才更愿意投资时间在与本地人的应酬上,标榜自己的“融入”。另一方面,刻意追求“融入”,反而会让人容易否定自己原有的文化基调,也就失去了作为移民所特有的双重视角。如果能保证一定程度的了解以避免冲突。同时又对香港保有好奇心和兴趣,阎靖靖觉得这样的移民生活状态会更有趣。保持一个恰当的疏离感,往往能够发现一个更加有趣的香港。

标签:香港 融入 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