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字日记 > 正文

[新课改标准下地理教学的再思考] 地理新课改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教师必须成为新课改的反思型实践者,重新定位角色,重塑教师新形象。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共筑“学习共同体”,成为自身教育哲学的改写者、丰富者,这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重新定位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心理,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师生共同构成互动的合作环境,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活跃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维过程去质疑、判断、推验、分析、总结,得出理性的认识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面对知识与信息时代的挑战,我国已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机地融入课程教材、认知工具、网络和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附动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建构充满活力、激情洋溢的地理课堂。
  诗意的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脸颊红润,眼睛炯炯有神;手臂直举,踊跃回答;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如沐春风、如醉如痴,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这是新课标下地理教师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课堂氛围要变专制为民主,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等,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才能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三、学习方式――变授受为发现,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权利。
  从教育心理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索,导致了学生对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强调学生记忆、背诵、模仿,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缺少对亲情人性的体验,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变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引起学生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如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的场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自由辩论、做地理游戏,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合作精神;教具模型演示,动手制作,既培养能力,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造成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和思维积极性。
  四、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
  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应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特征,不应去追求某种标准化、狭隘的、唯一的方法和答案,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允许学生大胆发言、异想天开,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建构过程。课堂开放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师不刻意去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而是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二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三是开放学习形式,富有生命力。地理课堂应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个性,允许学生独立学习,小组合作,读、画、议、练,手、脑、耳、口、眼充分地运用起来。四是开放教学评估,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你评、他评、师评相结合,分数、评级与等级相结合,从考试向考查延伸,从期中期末向平时延伸,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在试卷内容上做到五个渗透:渗透观察现象、渗透动手操作、渗透知识应用、渗透课外知识、渗透开放性题目。

标签:新课改 思考 地理教学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