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字日记 > 正文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的思想,把创新教育的思想衍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是落实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一、教学民主,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三个意识:
  1、服务意识。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对待学生态度要亲切、和谐,努力克服“师道尊严”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丝毫不感到拘谨,畏惧,而是感到温暖和甜蜜。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满足。
  2、民主意识。对于现代的学生,只有教学民主,师生情感才能融洽,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求得师生的心灵相通,相互信任和合作。在教学上要多和学生讨论商量,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到教学方法,作业设计及至复习、考试都要尽可能达到师生认识的统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并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3、平等意识。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上注意改变角色,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引导者、鼓励者和点拔者。以平等的心态善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做到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人们对兴趣的东西往往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和体验。例如:
  1、观察激趣。通过录相、幻灯。挂图、演示、表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观察、实践。一年级学生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抓紧小纸条的两端,轻轻一拉,理解了“挣断”的意思。用表演甩手的动作体会“甩”字的意思。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获得认知满足。
  2、情境激趣。在学习《秋天》时,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学生带到郊外,一边观察秋天的田野、树林、天空、河水,一边体会课文内容,学生在体验到大自然的无比美妙的同时,感悟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描写的;
  3、悬念激趣。根据学生好奇心切的特点,在教学中用设悬念的方法引导学生追根问底,兴趣盎然。
  4、肯定激趣。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要及时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5、想像激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如教完《穷人》一课时让学生写一次《拉开帐子以后》的作文,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进行各种想像,兴趣十足,不但深化了课堂教学,又练了笔。
  三、提供表现舞台,为学生创造参与条件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形成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的得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没有尽量给他们提供探究的渠道和活动的舞台,创新教育无从谈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1、要为学生提供观察、调整研究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参加各种观察调查活动。
  2、提供表达的机会。经常为各类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到的允许再想;不明白的允许随时发问;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
  3、提供操作的机会。
  4、提供表现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凡是学生能够操作的。就尽量让学生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就尽量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思考的,就尽量让学生思考;凡事学生能够归纳的,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全员参与平等地讨论各种问题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四、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1、要鼓励质疑问难。人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操作上要注意:a、给学生讲清质疑的重要性。b、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问心理,努力创设学生质疑的环境,鼓励学生由敢问到会问,而且尝试着去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c、要教给质疑的方法,指出发问的途径。如①每课三问:“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②从课题发问:如《将相和》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好了?③从课文内容方面发问。④从课文的语句方面发问。⑤从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⑥从语言的运用方面发问。⑦从内容的前后联系方面发问。⑧从标点符号运用方面发问。d、要把质疑问难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留足质疑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想,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要鼓励独立思考。①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后,接触文章重点,把审题和阅读课文结合起来。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思路。③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要内容。④引导学生接触文章中心思想。此外还可以从重点词句、标点符号等各方面拟订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思考。
  总之,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心理要求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抓住质疑辨疑、析疑、解疑等基本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启发学生思维,学生才能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潜能得到发展,达到自学、会学、创造的心理效果。

标签:培养学生 浅谈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