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600字生作文 > 正文

诚信文化的哲学思考|积极构建社会诚信观的哲学思考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任何道德观念和伦理体系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培育起来的。诚信作为一种伦理现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而存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突出,正确认识社会诚信的目标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诚信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是人际关系相处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诚信;文化;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29-03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目标判断和价值追求。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危害社会发展,破坏市场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与诚信社会既是人际关系相处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又是当代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社会诚信的目标和价值,构建社会认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诚信是人际关系相处的需要
  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之本,也是实践其他一切道德品质的起点。古人历来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提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孟子在“五伦”中提到“朋友有信”,宋代程颐也提出“相比之道,以诚信为本”。这些言论都主张朋友相处要以诚信为本。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文化程度、家庭出身固然重要,但是人际交往体现的是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并以此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人脉网络。因此,人们在交往中更为注重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慰藉,而非单纯的物质交换。在任何社会形态、社会领域中,只有主观上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首先,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诚信。从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及人的本质来讲,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实践中确认自我,实现自我,并通过实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人际交往的多次博弈中,人们总是以各自的诚信水平来判断对方能否和自己相处。交往开始时,人们一般都会采取诚信的态度对待别人。正因为大多数人的诚信,才换来对方的信任。孔子说过,“君子诚以为贵”,“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曾国藩也认为:“与外国交际最重信义,忠者,无欺诈之心,信者,无欺诈直言。”如果一方的行为表现出不守信用,那么,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或是干脆停止交往。
  其次,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诚信。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于个人主观价值的影响,人们的交往越多,关系越密切,诚信所体现出的价值就越高。传统中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依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了重人情、重面子、重关系的简单诚信现象。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维持更需要诚信:第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们之间的依赖程度增加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第二,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使得原有的习俗和道德观念逐渐丧失,现代诚信不单纯属于道德范畴,已上升到法律原则。诚信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诚信的保障。法治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诚信,当诚信的法律制约比较强大且如果抛弃诚信会影响其长远利益时,人们会为了长远利益而选择诚信的品格,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维持不能离开或者违背诚信。
  再次,人际关系中矛盾的化解需要诚信。现实社会中,人的交往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多次博弈,由于权利义务的冲突,人际关系总是经历着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变化过程。一些机会主义者偶然发现,偶尔的欺骗行为不仅没有使自己遭受损失,反而会带来比诚信更大的利益,这样便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从而引起人际关系的矛盾。然而,为了进一步的交往,人们往往又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诚信度,充分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正如古人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即父子关系的处理上必须坚持诚信,如果没有诚信,则父子关系会疏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说:“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可见,诚信是解决人际交往矛盾的重要利器。
  二、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根基,这是由人的认知性决定的。诚信是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价值选择,它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政府公信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是人们对社会活动中行为的认知结果,人们主观认识到诚信行为与其他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认识到诚信行为在其中的功能机制,然后抽象概括出诚信的基本特征,形成深刻反映人们诚信活动的认识,从而演变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诚信意识。毛泽东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中国目前正由工业化文明向信息化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这种转型需要运用法治和市场经济来规范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诚信是社会发展的认知基础。
  诚信的对立统一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实社会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志不能停留在诚信的特殊性上,正因为诚信有其否定性的一面,所以社会上会出现不诚信的现象。事物的否定性一般都有违背于社会的伦理要求,表现为个人的极端主义及主观愿望,而社会的最终发展是以实现个人主观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为目的。为使整个社会的诚信观得到不断提升以及实现社会发展,就要通过矛盾的相互斗争,向肯定性的一面发展。康德认为,道德至善既是人身上的一种原始禀性,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在抑制人生来就有的作恶倾向的进程中,道德至善发挥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大自然使人类全部禀性得以发展所采用的手段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对抗性。诚信与不诚信并存,善与恶对抗,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序幕。人们只有经受住善恶对抗的洗礼,才有可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诚信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特定阶级的道德准则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诚信归根结底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封建社会的诚信观是效忠君王,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资本主义诚信观服务的对象是少数有产者。“事实上只是资本加速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和消灭那些没有这种额外收入就不能维持下去的小竞争者的一种手段。”而无产阶级诚信思想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因此,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忠诚,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前提以及社会发展的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一般而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为政者的影响。如果为政者讲究诚信,就能制定合理的制度、政策,为社会发展创造诚信的环境。正如邓小平所说:“政府有无信用关系到国家正常发展秩序的确立,安定团结局面的维护……一定要 取信于民。”
  三、诚信是当代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诚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他社会意识不同的内涵特点,其本质就是对于市场经济中信用、信任等价值的抽象概括所形成的社会普遍观点。这种社会认同如果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得到充分体现,就可以在市场经济中确立明确的诚信准则。
  首先,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诚信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搞好市场经济的统筹协调。恩格斯认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的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浪费时间和劳动。”显然,诚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顺利实现的保障。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反复强调:“信用就是金钱。”亚当?斯密“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也肯定了诚信的经济价值,即“货币像葡萄酒一样,只有那些既没有购买它的资力,又没有借款信用的人,才会常常感到缺乏。而有资金又有信用的人,在需要货币或葡萄酒时很少感到缺乏”。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竞争越是激烈,主体就越是注重诚信。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内涵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它是一种精神资本,是潜力无限的民族凝聚力。
  其次,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内在要求,这是近代西方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结论。亚当?斯密早在1762年就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作生意上的往来,他就不盼望从一件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得利,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在大部分人民都是商人的时候,他们总会使诚实和守时成为风尚。因此,诚实和守时是商业国的主要优点。”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等价交换原则,基本要求是货真价实、公平竞争。交换双方都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构成相互信任的经济关系,假如一方不守信用,等价交换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使市场经济难以维持。所以,诚信自然成为市场经济内在的道德律令,是等价交换得以实现的保证和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化的飞速发展,交易的规模在逐渐增大,卖方的供给也越来越大,而买方的需求则受到购买力的制约。这种矛盾使流通领域出现了商品赊销、分期付款等买卖方式并逐渐得到买卖双方的普遍认同,交易的延续需要以诚信为重要支柱。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正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基础,或者说使根植于这种关系而又规范这种关系的精神力量得以产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道德“归根到底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所以说,诚信代表市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四、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诚信作为公民的伦理规范,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伦理道德是对人的行为和价值的理解判断,诚信的道德伦理意义已经成为人们关于诚信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相对于其他道德品质,诚信还是一切道德的根本。现代伦理学将诚信看做一种社会美德,认为诚信的内涵应当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古人云:“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标准,继承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传统美德。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之中,诚信不可没有,因此民无信不立。董仲舒主张奉行的“五常”,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加了“信”。可见,“礼”与“信”存在着密切关系,诚信是中国伦理道德的精髓。
  中国的诚信传统不同于西方,西方的诚信伦理是以商品经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理性化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各种制度安排,价值取向上有明显的功利性与他律性。西方的诚信着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伦理,由此而被制度化,形成所谓的法律诚信。中国的诚信传统注重个人的修养与养成,儒家把诚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要求,要求个体真实无欺,义理为宗,有明显的自律性。这种自律性的诚信在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出现以后,就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中国自律性诚信传统的同时,又要辅之以制度化的诚信。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崇尚诚信明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孟子是提出“诚”的第一人,他在《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他认为自然存在和发展是实在的,没有作伪的地方。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诚”,但他的思想中也深深包含了“诚”的本体意义。周敦颐以《易》说“诚”,指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可见,古代哲学家普遍认为诚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准则,否则将会受到上天的谴责。这些要求人们诚信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一直传承了几千年。
  毛泽东吸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实事求是”思想改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实事求是”的内涵与传统诚信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主张:“对同志、对战士、对人民,要讲老实话,是则是,非则非。”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诚信态度,丰富了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美德。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诚信思想,从讲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市场经济的保证、政府要取信于民等多方面论述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概念,“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必须狠抓。”“要敢于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要我们以诚实守信为荣。
  总之,诚信是为人之本、处事之道,是经济腾飞的保证、社会发展的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是我们在现实中要坚持的品质。2011年10月,温家宝总理部署制订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解决诚信问题,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诚信风气,还有待于发挥文化的作用。一切问题,由文化产生,也应该由文化解决。文化决定诚信,是诚信之源,有什么样的诚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诚信状态。这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衡平

标签:哲学 思考 诚信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