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600字生作文 > 正文

[琉球王国的首里城]首里城战役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全面接受明文化的影响,琉球王国成为东亚文明圈的一员。国都首里城与王府正殿朝向西面,?与东亚文明圈“天子南面”的传统明显不同。笔者围绕着“南面与西面”问题解析琉球王国相关的历史,提出了新见解。
  关键词:琉球王国;首里城;东亚传统
  冲绳县位于日本的最南端,以冲绳本岛为中心,由49个有人居住岛屿和众多无人岛屿共同构成。15世纪初,冲绳本岛成立了琉球王国,周边岛屿皆在其管辖之下,为寻求发展,琉球积极与东南亚各地区、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进行海外贸易,并成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圈成员。
  首里城是琉球王国的都城,位于冲绳岛中南部、今县都那霸市东面的首里。该城筑有石垣城墙,城内有正殿和各种衙署机构建筑,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的都城相类似。但首里城有一特殊现象,即王府与正殿不是朝南,而是偏西,?与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文明圈通行的“天子南面”的传统明显不同。首里城为何朝向西面?琉球王国如何理解和说明?种现象,以及如何看待由此而派生的各种事象,学界看法不同,笔者不揣鄙陋,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冲绳与琉球以及首里城的历史
  “冲绳”之称来自日本语,意为“冲之渔场”或“冲之场所”。“琉球”之称的来源见于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四《琉球地图》记载:
  琉球始名流虬(《中山世鉴》云:“隋使羽骑尉朱宽至国,于万涛间,见地形如虬龙浮水中,故名。”),《隋书》始见,则书流求。《宋史》因之。《元史》日?求。明永乐中改琉球。国在福州正东一千七百里偏南三里,其地形东西狭,宽处数十里,南北长四四?里。
  据此可知,琉球之名出自中国隋朝使者,初为流虬,具有“龙子浮于波涛”之意。其后,经宋元至明,各朝记述该地名称的用字不断变化,到明永乐年间确定为琉球。
  12世纪以来,冲绳由原始渔猎采集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为主的城居时代,开始步入国家形成阶段,?一时期出现了以城为据点的政治统治阶层,海外交易也越来越活跃起来。在城居时代,各地大小政治势力彼此抗争,在相互兼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北国、中山国、山南国三个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史称“三山时代”。1429年琉球王国成立后,很快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建立了统一政权。中国与三山时代和琉球王国同时期的是明清王朝,在明朝积极推行招徕远夷朝贡政策的形势下,山北国、中山国、山南国为了加强各自政权国王的权威,皆遣使朝贡。琉球王国建立后,也很快与明朝缔结了朝贡关系,并被纳入明朝东亚册封体制之中。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朝与琉球王国的朝贡关系。
  首里城建于三山时代末期。中山国王察度在位期间(1350-1395),为加强对山南国的军事防御,控制冲绳的主要港湾那霸?泊港,修建了首里城,此时王城即王府与官署在浦添城。尚巴志王(第一尚氏王统的第2代王,1422-1439年在位)前期,中山国将王城迁到首里城,直到三山时代的终结。1429年琉球王国建立后,仍以首里城为国都,王城的正殿及各官署建筑更加完备,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
  此后近300年问,首里城几次被毁又再建。1453年琉球王室内部因争夺王位而爆发了志鲁、布里之乱,首里城被烧毁,5年后重建。1660年、1709年首里城两度因失火被烧毁,又两度重新再建。然而,二战末期,1945年?座古城又遭到美国军队炮火的摧毁。日本战败后冲绳一直在美国政府的管辖下,美军基地占据了大片地区。1972年冲绳重新归复日本,20年后日本再次修复残存的首里城,2000年包括首里城在内的“琉球王国城及其相关遗址群”被登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首里城“西面”考论
  首里城作为国都,城与王府正殿朝向西面,?与东亚文明圈各国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是令人费解却又饶有兴趣的问题。
  首先,在冲绳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基于当地“太阳子思想”而阐发的解说,?在今天首里城的观光介绍中仍可看到。?种说法认为琉球王与太阳神之间是父子关系,琉球王作为太阳之子不面向太阳(南面),而是和太阳一样面向西面。?种基于本地文化体系的阐述,具有琉球王国文化的特征。但是,首里城建筑于三山时代,早于琉球王国时期,而且修筑首里城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军事据点,以掌控具有军事和经济地位的那霸?泊港。今天从首里城的正殿向前看,便可以看到该城西面远处的那霸?泊港。显然,军事功能是修建首里城的最大理由。如果从“太阳子思想”出发,阐述琉球王与太阳神的关系以此来说明首里城朝西的现象,?也应是琉球王国时期人们的说法。
  其次,认为首里城西向,是因为琉球王国与中国明清王朝之间存在着朝贡关系。在琉球王即位之际,中国王朝要派遣使节前来行册封之礼,琉球国人称册封使为天使。《琉球国志略》记载:
  王府,在首里田万松岭,东上数里许。……城四面门各一,前西向即欢会门,后东向为继世门,左南向为水门,右北向为久庆门。……王殿在山顶。康熙元年毁,五十一年重建(前使臣张学礼时,殿尚未建……)。前奉神门,左右三门并峙在广福门内,与殿皆西向,山形本南北向。以中国在海西,表忠顺面内之意故也。
  ?里介绍了首里城及正殿等建筑,最后说明首里城西向的理由是:“以中国在海西,表忠顺面内之意故也。”该书作者周煌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册封使节中的一员。同样的记载在嘉庆五年(1800)册封副使李鼎元《使琉球记》中也可见到。
  中国册封使节来到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城,看到该城是“西向”而不是“南向”,感到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康熙五十七年(1718)册封副使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中记述了从那霸到首里城的里程,着重记述了正殿西向的现象,他认为?种现象是因为“山形殿址本南北向,由那霸至中山,从西冈上,故门皆西向。”在他之后,先后出使琉球国的周煌和李鼎元向琉球人询问首里城西向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为了向中国表达忠顺的意思”。周、李二人到琉球王国的时间,前后间隔了半个世纪,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表明18世纪中叶以来,琉球王国人皆认为首里城西向是为了向中国表示忠顺。但是,首里城建筑于中山国时代,此时?一地区还没有与中国王朝之间建立稳定的朝贡关系,彼此交往不很频繁,受中国文化影响也不够深,?种“向中国表达敬意”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况且,中山国若要向中国表达敬意,应遵循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东亚传统,城与王宫正殿、官署衙门都应该南向,例如朝鲜半岛各王朝的王城和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在营造都城,建筑宫殿时皆是如此。
  围绕首里城西向的问题,近年来学界又有新见解。冲绳考古学专家安里近氏在《琉球的王权与城》一文中认为:“从规模、构造方面对城进行分类,分为小型城和大型城,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大型城,伴随着数量日趋减少,规模则越来越巨大,象征着王权的正殿在构造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平地立柱式建筑向筑台基置础石式建筑物变化,与之同时,正殿也由南向变为西向。建筑物平面由方形变为长方形”。?是经过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得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是,安里近氏关于正殿朝向的看法,笔者不能认同。安里近氏研究的对象是散在冲绳 各地的古城,将各地区政治势力建造的据点总括到一个系统内进行讨论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关于正殿的朝向“从南向西变迁”的看法,实际上,无论哪个正殿都不是“正西”或“正南”。确定正殿的方向,最初以观测太阳和用磁石测定的方法,以此确定南面是很容易的事情,安里近氏所例举的各地的城,只是大体向西或向南,不应解释为方位的意识,而是基于地势的结果。
  三、琉球王国的“南面观”
  琉球王国建立后,随着与中国明朝交往日益频繁,全面接受明文化的强烈影响,成为东亚文明圈的一员,首里城的朝向显然与东亚传统相悖。首里城三次被烧毁又重新恢复,每次都在原来的基址上建造,没有进行整体构造的改变,即始终没有改变首里城面向西方,朝着通向那霸道路的方向。那么琉球王国的建筑是否没有采取“南向”?一东亚文化传统呢?
  琉球王国为接待明朝册封使节在那霸修建了天使馆。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二《天使馆》记载:“天使馆,去迎恩亭里许,南面,屋宇皆如中国衙署。”周煌《琉球国志》卷六《府署》记载:“天使新馆,馆在那霸,去迎恩亭里许,一仿中朝官廨制度。”据此琉球人修建的天使馆,是按照中国官署建筑风格建造的南向建筑物,以迎接中国王朝使节。
  此外,在琉球王国还可以见到具有南向传统的建筑物。琉球王国受日本影响传人佛教,尚真王(第二尚氏王统第三代王,1477-1526年在位)时期,修建了王家菩提寺“圆觉寺”。《中山世谱》卷六《尚真》记载“(弘治)五年(1492)壬子,王命辅臣创建圆觉寺并荒神堂,三年而成”。菩提寺内供奉着王的牌位。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五《圆觉寺左庑神主图》记载:
  佛殿前,左庑为神殿,并列二堂,堂各三问,皆南向。上一堂三龛,中为尚元龙庆云君,盖其谥也,是为国王始祖。左龛尚质,今王之高祖也。右龛尚贞,今王之曾祖也。下一堂三龛,(中)为尚真,乃(尚)圆子,是为国王太宗,与始祖尚圆皆为不祧之主,故皆居中一龛。左龛尚益,今王之父。右龛尚纯,今王之祖也。父反居左,祖反居右者,昭穆住定不嫌同尊也。天王寺内亦有神主佛殿,南向。
  上述记事为尚敬王(第二尚氏王统第13代王,1713-1751年在位)时期的事迹,文中“今王”即指尚敬王。可知圆觉寺的神殿朝南,有上下两重堂,各堂分别供奉着三个龛,在南向的建筑物中安置的牌位无疑也是朝南,即琉球王死后,他的牌位面向南。此外,史籍记载祭祀琉球王灵魂的国庙也是南向,“国庙坐壬向丙,其门转开于午,最得其法,决不可革焉”。国庙坐于北(壬)面向南(丙),门也是向南(午)开。
  前面提到关于琉球王朝“西向”的现象,或以琉球王生前是太阳之子,或以琉球国朝向中国来加以说明。然供奉和祭祀去世的琉球王的国庙和牌位,佛教寺院圆觉寺变为南向,?应是琉球王国建立后,在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遵从东亚传统重视“南面”的表现。
  四、首里城的建筑物及其名称
  郑秉哲《琉球国旧纪》卷一《首里记》中对首里城的正殿及周围建筑设施有如下记载:
  一中山城。太古之世,天孙氏首出为君,择地于首里,创建斯城,肇开王化,统莅万民,自是为君王者,长居此城,失敷善政,抚绥遐迩。至尚圆王、尚真王,城郭悉备,亦尚清王,至今犹然。
  二国殿(俗日百浦添)。天孙氏始定城都于中山,创建此殿,制度未备。至正德四年己巳,尚真王始于殿前设立青石龙柱并栏杆。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尚元王亦于奉神门前设立青石栏杆,壮观大备。
  三北殿(俗曰西之御殿,又叫议政殿)。成化年间,尚真王创建此殿,以为款待天使之所。
  四南殿(俗日南风之御殿)。天启年间,尚丰王创建此殿,以为款待萨州使之所。?里的中山城即首里城,正殿称为国殿。北殿是用以迎接中国王朝的册封使节;南殿建于明天启年间,用以接待17世纪以后萨摩藩定期派来的使节。南北二殿建筑在正殿前御庭的两侧。值得注意的是《琉球国旧记》中的小注日,俗称北殿为西御殿,南殿为南风御殿。1650年成书的琉球王国史籍《中山世谱》卷六《尚真,正德十六年(1521)》小注中云:“正德年间,王命辅臣创建西御殿,以为待天使之所。”18世纪蔡铎、蔡温二人将该书翻译为汉文。?里除了记载西御殿的建筑年代不是成化年间,而是正德年间之外,其他内容与《琉球国旧记》记载同。尤为令人注目的是《中山世谱》中只有“西御殿”,而没有“北殿”的名称,?意味着在开始建筑大殿的时候称为“西御殿”。《琉球国旧记》因该殿位于御庭的北面而称之为“北殿”。显然,?座大殿在琉球王国的正式名称是“西御殿”。同理南殿的正式名称应是“南风殿”,具有南风所来方向的意思。琉球王国将位于北面的建筑物称为西殿,?为我们探讨首里城西向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蔡温关于首里城“西向”的解释
  探讨琉球王国的历史问题,蔡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蔡温的先祖为来自中国的“渡来人”,他出生于久米村,少年时已显露才华。1704年,蔡温27岁时被派遣到福建福州的琉球馆,跟随当地的风水师刘斋学习风水知识。归国时带回了相关的书籍、罗经等,被任命为国师(国王的老师)。1716年,蔡温作为出使清王朝的副使,随同使节团来到北京,1728年回国。尚敬王时期,蔡温出任三司官(宰相)掌理国事,在推行“北背南面”(依山控制北面,开拓南面)建造聚落,奖励村落迁徙等政策,以及利用所掌握的风水知识治理水患、利用山林等方面颇有功绩,留下《要务汇编》、《柚山法式帐》等多部著作。
  尚敞王即位(1713)后,有人提出建议将琉球王国的都城迁往名护,蔡温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在《正议大夫毛文哲都事蔡温等相禁城并国庙及玉陵》中对王都不可迁离首里城有详细的论述,因原文过长,?里仅引其中主要部分:
  夫地理之大莫先于建都立国。……按我首里城,其地也窄狭,其势也峋嶙,或低或昂,形如道坐而无宽阔平夷之可取焉。……因兹城前望,则马齿山自海中起,特为之锦屏,亦特遮漏泄之气焉。其左则小禄、丰见城地方,诸峰联络为之青龙,以镇城都。其右则北谷、读谷山地方,诸峰伏起为之白虎,以护城都。……历观北山、南山之地,平则平,宽则宽,然而气脉所钟,山川所拱,皆莫吉乎首里矣。首里斯都,万万世世,决勿改建。……国殿能用外盘,坐甲向庚,殿前辇道却用内盘,从卯横酉,二者立向不同,最妙。山川林壑四面拱卫,永足为王城者,唯此二者之力也。决勿改向。……国庙坐壬向丙,其门转开于午,最得其法,决不可革焉。
  蔡温利用他通晓的风水知识对首里城进行了论说。开篇即言“建都立国必须重视地理”,首先,首里城位于山岭之上,虽有人认为?里地势高低不平,无宽阔平夷之可取。但他认为,左面与右面诸峰呈青龙、白虎之势守护着首里城,永远都不可以改建;其次,首里城内的正殿,用罗经的外盘从甲(东)向庚(西)测量;殿前辇道则用罗经的内盘从卯(东)向酉(西)测量,二者的立向不同,具有极深的意义;最后,国庙坐北朝南,其门向午(南)开,?最得其法,决不可改变。在蔡温对首里城地理位置和正殿、国庙朝向的解释中,最应给予充分注意的是他所设定的基准,即将首里城左右诸山看作青龙、白虎;从风水的角度对正殿西向意义的说明;认定国庙南向的正当性。   五行说中,青是木德尚东,白是金德尚西;四神中龙在东,虎在西。由此形成青龙主东方、白虎主西方的中国古代思想。蔡温将应在东方的青龙说成是“左方”,用以指首里城左侧实际是南面的小禄、丰见城一带山峦,将应在西方的白虎说成是“右方”,用以指首里城右侧实际是北面的北谷、读谷城一带山峦。?样就可解释琉球国人为什么将正殿前御庭北面的建筑物称为西殿的现象了。
  六、“视为南面”观的引入及其影响
  根据蔡温的主张现将首里城的正殿、周围建筑物以及周边的地理情况做成下图:
  
  上图将应该在西面的白虎设定在北面,将位于北面的御殿称为西殿。在?个基准上,将实际是西向的首里城和正殿,在观念上置换为“南向”,即把西面视为南面。于是,实际的北方被置换为西方,实际的南方被置换为东方。北谷、读谷城一带山峦成为位于西方的白虎,小禄、丰见城一带山峦成为位于东方的青龙,共同守护着首里城。
  “视为南面”观并不是蔡温首创,在琉球王国建立了1个世纪之后,尚真王时期已经接受东亚文化圈的“南面”观,并形成了琉球王国独特的“视为南面”观,出现了将位于北面的御殿称为“西殿”的习惯,?表明“视为南面”观已为各阶层人士所普遍接受。大约200年后,蔡温在正式文书中运用“视为南面”观对首里城进行了论说。从蔡温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其后留学中国,通晓包括风水知识在内的中国文化,以及他在琉球王国的政治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说“视为南面”观在琉球王国具有很高的权威地位。
  首里城,是三山时代中山国作为军事据点,为控制那霸?泊港而建造,该城朝向西略偏南。琉球王国时期随着与中国王朝交往日深,明了本国都城西向与东亚文化的南向传统相悖,于是出现了以琉球国内的“太阳子思想”加以说明,以及琉球国人对中国王朝册封使说明?是“朝向中国,以表示忠顺”的现象。然而,?并不能解决琉球国君臣如何将东亚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于是在琉球王国的大臣中建构了“视为南面”观,蔡温对首里城的论说进一步赋予该观念以权威性。在以首里城为中心的琉球王国民众中“视为南面”观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冲绳有许多方言,“东南西北”一直使用汉字,却存在多种读法,其中“南”称为“南原”,“北”则称为“西”,然对“北”与“西”二者间的关系却没有明确说明。笔者对于语言学,尤其对冲绳方言没有很深的研究造诣,围绕着“南面”问题解析琉球王国相关的历史,得出上述认识,敬请诸贤指正。
  责任编辑:孙久龙

标签:琉球 王国 首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