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700字生作文 > 正文

【儒家“和”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现实意义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儒家文化以实现社会、人、自然和谐统一作为价值理想,“和”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也一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谐既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本文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思想的意涵,儒家的“和”文化也为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当前其和谐思想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和谐;价值;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10-03
  
   一、儒家的“和”概念
  儒家的“和”文化或者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谐思想并非儒家所独创,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和谐思想了,先秦时期的道家、墨家等也有这一思想的闪烁。但是儒家对社会和谐思想的贡献是最多的了,给中国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内容上,儒家的“和”文化观念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仁即“爱人”就是“泛爱众,而亲仁”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②。孟孟子也说过“仁者爱人”③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由此可见儒家所强调的和,首先是要以仁爱为出发点的,要想达到社会和谐,首先要做到“仁爱”,不仅仅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爱国家,对待其他人也要同等的爱。所有社会成员都做到了爱别人,当政者就有了实行“仁政”的条件,仁政一旦实施了,社会和谐就有可能实现。所以儒家认为提倡“仁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
  实现和谐的方法就是坚持中庸。所谓中庸一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过犹不及,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和谐,认为天地万物,只有各得其中,才能相互依存:“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忠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中庸是天下之“大道”,和谐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第二是要求做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方针做事。第三是通过求同存异,把看似矛盾的两件事调和以致统一起来。这对增强凝聚力,缓和紧张局势,以这种方式处理棘手矛盾,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真正的“和”是不同的事物相融相汇,协调统一,而不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只有不同事物相辅相成,才能保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使万物充满动力。比如人们在烹饪一条鱼时,若想要烹饪出美味的鱼,只有用多种不同的调味品掺杂一起,烹调出的鱼才能鲜美可口。人们在演奏音乐时也是这样,只有大小、长短等多种多样的组合协调,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因此儒家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把这一思想运用在伦理道德上,明确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⑤有德行的人善于协调,能与人和谐相处,这样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而小人为人处世是一味苟同,盲从附和而不讲协同。这在现实生活中最为明显,在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口,这些人口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如果其中的每个人都不尊重其他人的信仰都不与其他人协调相处,那么整个世界就会混乱起来,所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和”文化核心内涵
  儒家的“和”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社会公平
  孔子是维护周朝的“礼”的,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认为在等级秩序中,每个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做到“和而不同”,就会使社会安定有序。对于社会整体和谐来说,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⑥。这句话的通俗理解就是对于诸侯大夫来说,不是担心财富少,而是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是担心人民穷苦,而是担心人心不安定。如果财富分配均匀了,就没有贫穷了,上下也就和谐了,人心就会安定了,国家因此就不会再有危险了。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平均”,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而不是贫富差距巨大,各利益集团之间和谐相处,实现上下相安,而不是上下倾轧。在人与人之间要求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在儒家看来,社会的不和谐,往往起因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悬殊,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以鄙夷的目光对他人的生存境遇漠然视之的时候,更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因而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实现各社会要素和谐的稳定剂。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点上,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也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与孔子不谋而合,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人们追求平等比追求自由有更加持久的热情,人们愿意在自由中享受平等,也愿意在奴役中享受平等”。托克维尔这段话强调的也是平等与公平的重要意义,只要社会平等了,即使人们在奴役中也不会反抗,因为所有人都在奴役中,而如果社会中有些人被奴役,有些人奴役别人,那么这个社会也是无法实现和谐的,他所强调的仍然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二)天人合一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天人和谐思想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天地最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人亦在大自然的恩泽滋润下成长。“天人合一”成为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与自然应是一个融洽无间的有机整体,“和”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法则,人要尊重自然界的秩序,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协调。孔子也提出自然界有其四时更替的规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⑧人不应该违背天,而应该畏天命,知天命。孟子主张天人相通,人性即天性。强调“亲亲而仁在,仁民而爱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就能达到社会安定。《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就能够实现整个世界的和谐,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天地是我的父母,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人们都是我的同胞,天人之间,天道之间相融相通,人与万物和睦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学者一以贯之的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注。
  (三)身心和谐
  儒家肯定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了人的正当欲望。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肯定了富贵是人人渴望的,但是要采取合理正当的方法。孔子尤其强调:“君子惠而不费,老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强调人们的身心永远要保持在中和的状态。孔子特别强调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至老也,血色已衰,戒之在得”。⑨孔子这段话在于告诫人们在追求欲望以及利益的时候,要坚持中和的原则,永远保持平衡谦和的状态,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平和。
  为了实现社会、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儒家将目标集中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上,寄托在个体的人格完善上。孔子要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精神修养使身心和谐。因而主张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以义利统一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反对唯利是图,反对利欲放纵,反对对物质的片面追求。孔子提倡“内省”、“修己”,加强修养,达到理想精神境界。孟子认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来更有价值,他向往更高的精神追求。拥有了崇高的人格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随波逐流,就能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儒家之“和谐”,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而人自身的修养是实现整体和谐的第一步,通过修身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希望以修身为起点,以家庭和谐为基础,引申到爱人,国家稳定,天人合一,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四)群己和谐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等具体的范围,“己”指自己,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孔子,孟子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样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也强调“和”。“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⑩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三、儒家“和”文化的现实意义
  “和”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儒家的“和”文化仍然是可以借鉴的重要的思想源泉,我们必须重视儒家文化传统的千百年来的影响,积极吸取其有益的思想精髓。
  (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发展,这样的发展造成了社会与自然的紧张、社会与个人的不和谐,社会和自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世纪与本世纪的转折期间,全球社会生活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看到: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导致了天人关系的极度紧张,对人类的永恒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的欲望的无限扩张性和资源的匮乏引发了人类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爆发冲突的几率越来越大。这种状况的出现向人类昭示:当人类社会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也会逐步激化,人类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人类驾驭了自然的代价,从长远看,就是人类自我毁灭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目前的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等等问题都是由不合理的发展策略导致的,所以必须改变这种旧式的发展。
  儒家的和谐思想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些年,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正是遵循了儒家的这一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儒家和谐思想的具体运用。中国的发展不能再以旧式的以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了,必须要采取和谐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赢、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相互协调,和谐相处,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
  伦理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高水平的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方向引导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静。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是伦理道德建设的事情。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无论哪一项内容,都有赖于高尚的伦理道德来支撑。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品质的人们,能做出道德评价和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有助于人们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的关键是人们是否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11由此可见首要是修身,只有首先身修,然后才能家齐,然后才能治国,最后才能天下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所倡导的“八荣八耻”,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最高标准。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伦理道德提出的新要求或者说是修身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的“和”文化必然促进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三)促进社会公平
  儒家的“均无贫、和无寡”给人们的启示是要充分维护社会的公平。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过大的贫富收入差距有悖于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收入水平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并且收入差距并不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渐加快,基尼系数不断增长。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好社会公平的问题,首要要缩小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实行了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贫困。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避免社会差距过于悬殊,又要防止平均主义倾向。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将实现社会公平当作社会的基本价值,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从根本上应当是统一的,但在局部的问题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一定的收入差距常常是追求效率的必要前提。但是必须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成员之间的社会公平。
  注释:
  ①《论语•颜渊》
  ②⑦《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离娄下》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论语•子路》
  ⑥⑨《论语•季氏》
  ⑧《论语•述而》
  ⑩《荀子•王制》
  B11《礼记•大学》
  参考文献:
  [1]郑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梁家荣.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朱贻庭.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孔子对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吕明灼.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M].北京:济南:齐鲁书社,2004.
  [6]伍晓明.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儒家 现实意义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