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800字生作文 > 正文

生涯教育是以职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终身教育|生涯访谈的三个核心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生涯教育也应是贯穿终生的终身教育,而当前我国开展的生涯教育仅限于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对生涯教育的片面解读,同时生涯教育不应单是就业教育,而是包括就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这应是实施生涯教育的应然取向。生涯教育也应由家长、教师、雇主、政府等共同参与并共同构建一个以实现个体充分发展的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家庭到社会、从工作到休闲等的综合性教育体系,而不是只有学校参与的以指向就业为目的的单一性教育。
  [关键词]生涯教育 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 综合性教育
  [作者简介]冯国锋(1974-),男,河南太康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高等教育管理。(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76-02
  最近,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题,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相关话题成了教育界的热点与焦点之一。什么是生涯教育?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有什么关系?生涯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就业而存在的吗?如何开展生涯教育?本文力图根据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生涯教育是“终身性”教育而不是“阶段性”教育
  目前学界根据CareerEdcation而翻译出“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两种意思。Career Edcation应理解为生涯教育还是职业生涯教育?学界并未对此进行探讨,而是把二者等同、混用。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重点有异,所以对其界定也有所不同。大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对于狭义的解释至少有十四种,大都认为狭义的生涯是指与个人终生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有关的过程,即指职业生涯;对于广义的解释最少也有十二种,大多认为广义生涯是由职业逐渐扩展到包含非职业的活动,也就是除了终生的事业外,还包含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现在有很多人之所以混用“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概念,也主要是因为对生涯从广义角度还是狭义角度来作理解所造成的。目前,在学术界大多认同舒伯(super)在1976年提出的观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笔者也认为应将生涯作广义的理解,因为生涯不局限于职业方面,职业生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生涯比职业生涯的概念和范围要广。笔者认为,如果以职业为划分依据,生涯应包括职业前生涯(从出生至进入职业领域之前的时期)、职业生涯(从进入职业领域至退出职业领域之前的时期,这又包括职业前期、职业中期与职业后期)、职业后生涯(从退出职业领域至死亡)。因此,“生涯的意义要比工作或职业的范围还大,它不仅包括一个人终生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所担任的职业或角色,同时也涉及其他工作或非职业的活动。”“生涯”是介于“生命”与“职业”之间的概念。它的外延并没有大到与“生命”等同,也没有小到与“职业”等义,其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性。由此可见,“生涯”是以“职业”为中心的人生发展历程。生涯具有四种特性:一是独特性,生涯是人们根据个人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自我而逐渐开展的独特生命旅程;二是终生性,生涯是包括一个人就业前、就业中与退休后的整体经验与活动,也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三是发展性,每一个人的生涯都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历程,也即根据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企求而不断蜕变与成长;四是总合性,生涯并不局限于个人的职业角色,还包括了学生、子女、父母、公民等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根据以上,笔者认为应将career译为“生涯”较“职业生涯”更为适宜,这样会避免二者相互混淆。更为重要的是,把career译为“生涯”也是与生涯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理念相符合的。
  因此,生涯教育应是贯穿于个人一生成长的综合性终身教育。但目前我国对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却都集中于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目的大学生生涯教育,并且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实施也大多只是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虽然也有不少高校开始着手对整个大学阶段进行“全程”的生涯教育,但这种只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生涯教育的“阶段性”教育是与生涯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理念不相一致的。与我国生涯教育起始并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同,英、德、法等国的生涯教育从初中阶段就已开始。尤其是美国,自从1971年时任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提出生涯教育的理念之后,美国国会在1974年就通过了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1977年还出台了生涯教育奖励法以鼓励全国各地区开展生涯教育实验,1984年又把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更名为“国家生涯发展协会”,除了正规的学校生涯辅导措施以外,美国各州都有一套推行生涯教育的模式,如家庭本位生涯教育模式、雇主本位生涯教育模式、偏远地区生涯教育模式等。根据以上,反观目前我国教育中所存在的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一些问题,如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又开始调换专业。多数大学生未能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毕业之后又无所适从,出现了“校漂族”“啃老族”“御宅族”“跳槽族”等。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以终身教育为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构建一个完善生涯教育体系: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纵向延伸至职中教育、老年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横向拓展到家庭教育、雇主教育与环境教育等,通过知识教育与人格培养引导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让每个人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幸福美满生活。
  二、生涯教育是“职业”教育而不是“就业”教育
  生涯教育是以职业为核心实现人的充分发展的教育。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连续的、稳定的,而工作可以只有一天,也可以是一年,可以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如果工作能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个工作也就成了职业。与职业相比,事业(Enterprise)是指值得个人投人一生心力,以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生涯目标。事业与个人息息相关,只存在于个人追求当中。事业不仅是连续的、稳定的,而且个人还把其从事的职业当做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当一个人把其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当做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时,工作或职业才能转变为事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工作、职业与事业是逐层递增的,没有工作就没有职业,没有职业何谈事业。职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职业,个体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能过上殷实的物质生活;通过职业,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得到良好的社会地位、声望与成就感,能过上充实的精神生活。所以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从事的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帮助个体通过对工作的寻求(就业)实现职业的发展进而获得事业成功的教育。
  生涯教育理论源于就业指导理论,最初是为了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但随着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生涯教育超越了传统的以心理学为支撑的就业指导、职业咨询,成为一个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统合概念,并在美国形成了一场轰 轰烈烈的生涯教育运动:生涯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历程,也是一种统整的教育构想,它透过生涯认知、生涯安置、生涯进步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生涯教育是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为目标,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上,使个体从幼儿园到成年能逐渐产生自我引导的能力,生涯教育的最终结果旨在让每位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它的中心也由围绕就业指向“实现就业一发展职业一成就事业一人的发展一幸福人生”的路径。而目前在我国对生涯教育的关注却仅以解决就业为目的来研究,这就大大缩小了生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与生涯教育的终身性趋向不一致。确实,生涯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等,使之具备较强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能增强其就业能力与提高就业率。但本质上,生涯教育能促进就业却不是仅以就业为目的,而是通过实现就业促进职业发展与事业成功进而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所以,当前我们应改变仅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来实施生涯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应以通过职业发展促进人的天赋才能更好地发挥为目标,从更长远、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和发展生涯教育。
  三、生涯教育是“综合性”教育而不是“单一性”教育
  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指出:“生涯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特别重视人格培养。生涯教育要打破国界,回答个人要求、社会要求、时代要求,希望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从改造自己的成功经验中使他人受到启发,产生彼此合作的观念、信心,最终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目的,使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使被动的人变成主动的人。”由是观之,生涯教育不是仅通过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就能完成的。除了学校教育,生涯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家庭、雇主、政府、媒体等多方面的参与,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因为一个人在从生到死的生涯发展中,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儿童期与青少年时期。家长应意识到自己对于子女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在了解与掌握生涯开发、生涯规划、生涯辅导、生涯发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自觉地对子女及早进行生涯教育,本着让子女自主抉择自身发展路径的原则,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树立起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兴趣与志向,进行正确的辅导与引导,切忌家长制作风,强迫子女按照父母意志走所谓设计好的路。其次,当一个人走进职业领域之后影响他们生涯发展的就是雇主及其所在的组织了。作为雇主及组织,应该意识到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具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员工能积极主动地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去奋斗,不但他们自身会获得发展与实现自我价值,而且也会为雇主及组织高效地创造价值。反之,缺乏明确生涯规划的员工,会消极懈怠、敷衍塞责、效率低下,不但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而且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如果员工再频繁跳槽又会造成组织内部员工心理不稳,对单位信心不足,破坏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质量下降,生产效率低,客源流失,商业机密泄露,替换与培训成本加大等。所以,雇主及组织应根据组织与每个员工的实际进行生涯开发,实施生涯管理与生涯教育。再次,政府应承担起在全社会组织实施生涯教育的责任,因为作为终身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涯教育是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与方式,而且通过生涯教育也会实现全社会成员“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个人与社会共发展的和谐社会。因此,建议我国政府也应像美国政府那样颁布实施生涯教育法案,出台生涯教育奖励办法鼓励全国各地区开展生涯教育试验与研究,鼓励并支持创建生涯发展协会、生涯咨询所、生涯辅导机构等团体与组织,组织培训生涯教育人员,认定、颁发生涯教育任职资格证书,在全国各地区组织推广各种生涯教育模式,如家庭本位生涯教育模式、雇主本位生涯教育模式、偏远地区生涯教育模式等。最后,媒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宣传责任,在全社会宣传生涯开发、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生涯管理、生涯教育等的相关知识,营造一种人人重视生涯开发、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生涯管理、生涯教育的社会氛围,并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然,在所有的实施生涯教育的主体中,起着中坚作用的还是学校教育。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比较,当务之急实施生涯教育的应该是中等教育,因为学生只有在中学阶段明确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之后才会避免高考填报志愿时盲从和盲动,避免进入大学后调换专业与因缺乏明确目标所造成的无所事事,避免大学毕业后的无所适从与频繁跳槽等现象。所以,应本着治本的原则,以实现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祛除实施生涯教育为了就业的狭隘的功利性心态,先从中等教育做起然后再贯之以高等教育,最后形成一个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的终身生涯教育体系,而不能像现在由于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把生涯教育的压力转嫁到高等教育阶段。在教育的内容上也应全面而综合,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应特别重视人格养成教育。因为生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发展实现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与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的获得。无论是对自我的评估、环境的分析,还是对生涯目标的设定与规划,都不是仅通过科学知识就能解决了的,还需要人文知识的引导。因此,实施生涯教育除了设置像语文与数学那样的纵贯整个教育体系的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专门的生涯教育课之外,学校还应通过开设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进行多学科的渗透教育与培养。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设置生涯辅导机构并配备专门的咨询工作者和生涯辅导教师。学校咨询工作者和生涯辅导教师应经常根据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主要是个人能力测验结果及鉴定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个人能力水平与特征),并了解与个性特征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帮助学生解决个人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学校还应专门建立学生个人资料数据库,收集相关资料,如学生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个人习惯、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历史和社会关系背景等等,同时还应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生涯辅导教师等从智力、个人兴趣、能力倾向、性格特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业与能力评估是学校对每个学生做出方向指导的重要依据。
  总之,生涯教育是以促进个体充分发展,以职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终身教育。

标签:综合性 生涯 终身教育 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