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800字生作文 > 正文

浅述“问题解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问题_中国历史年表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先分析了问题解决的含义以及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再回顾了问题解决的研究历史及主要的理论。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问题解决研究中存在着对问题的理解缺乏明晰的一致意见、对问题解决有着不同见解等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解决;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家唐克尔(Karl Dunker) 认为:“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时,就产生了问题。”[1 ]“, 认知心理学家基本上公认的问题解决定义是指一系列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活动过程[ 2 ] 。该定义包括三点:首先,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指向性;其次,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操作;最后,这种操作当然是认知操作,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
   一、 问题解决研究的历史
   关于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成三大阶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或假说是试误说、顿悟说和信息加工理论。
   1.试误说 试误说是桑代克提出的。他认为,猫经过不断地尝试错误,在刺激模式和反应模式间建立起联结。联结的建立,意味着问题的解决。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
   2.顿悟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勒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的18个实验,黑猩猩解决问题依赖于知觉情境的改组,即将原来的知觉情境改组成一种新的结构,因而表现出对整个情境的顿悟,发挥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他认为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也不是侥幸的试误,而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问题解决的著名理论―顿悟学习。学习就是由于对情境整体关系作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经过“突变”学会的,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
   动物以及人类的问题解决过程到底是“试误”还是“顿悟”可能会受到问题的性质和动物智能发展水平的影响。有的情况下解决问题依靠顿悟,有的情况下依靠试误。可见,两种理论只是关注了事情的不同方面[3]。
   3.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解决问题。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家把人脑比拟为计算机,再根据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模拟人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从而使问题从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认知操作叫做算子,所以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搜索一系列算子,通过利用算子,使问题从起始状态逐渐转变为目标状态[4]。
   纽维尔和西蒙先让被试在实验室里解决一定的问题,并要求被试一边解题一边大声报告自己的想法,实验者记录并整理、分析这些想法,然后编成计算机程序,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对人类解决问题过程的模拟。在他们看来,如果用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使计算机也能解决同样的问题,那么就能证明这种思维程序是有效的。
   二、问题解决的研究现状
   问题解决已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问题解决的研究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知识表征方式的作用。Glass认为,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称为对这种信息的表征。黄希庭[5] 认为,表征泛指代表、象征或表示另一事物的某种东西。由研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转向研究知识表征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二、视表征问题的作用。国内的有关研究也表明:正确的问题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在错误的或者不完整的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不可能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6]。重视表征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第三、重视对问题解决信息加工模式的研究。纽维尔和西蒙认为,问题解决分为表征问题、选择算子、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从而形成著名的四阶段模式。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自的问题解决信息加工模式。实质都是把问题表征成诸多成分;从记忆中提取有关信息,寻找新方案;如失败,便退回到起始状态,重新对问题进行表征,重寻找方案,反复进行,直到与目标状态相一致,才告终止;检查、评定、验证结果。第四、注重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问题解决策略是对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选择算子时所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统称。它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三、问题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问题”缺乏一致意见,从已有的观点来看,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难题说。指的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其次是务情境说。《心理学大辞典》[7] 的解释是:在给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任务情境。张奠宙等人[8] 指出,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三为矛盾说。这是我国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章志光[9]认为,问题即矛盾。它是在个体想做某件事,但又不能马上知道该有哪些行动时产生的。
   人们对什么是“问题解决”也一直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的Beagle教授认为:“学习怎样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目的。”Silver教授也认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种观点是把问题解决当成一种教学目的。美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对如何定义和评价这项技能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基本技能。英国的Cockcroft 等人则把问题解决当成一种教学形式,认为应当在教学中增加讨论、研究问题解决和探索等形式。《21世纪的数学纲要》中提出,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又把问题解决当成是一种过程。《国际教育辞典》指出,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两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英国的《Cockcroft report》把问题解决看做是一种能力,认为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Gilhooly KJ . Thinking : Directed , undirected and creative [M] .London : Academic Press , 1988. (pp. 75~90)
  [2] Greeno J G. Nature of problem2solving abilities [A] . In : W KEstes (Ed. ) ,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 . Hillsdale ,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1978.(pp. 239~270)
  [3] 辛自强 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4] 冉 苒.“问题解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铜 仁 学 院 学 报》,2009: 1.
  [5]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6]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8.
  [7]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 张奠宙,刘鸿坤.教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9] 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标签:现状及 解决 研究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