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成长作文 > 正文

手作创意人 创意手作礼物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手工是一个人的比赛,设计、思考、选料、裁剪、车缝都是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人前的展示,而是在每一个细节中品尝生活的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手去建造自己的世界。      三月的广州,正是梅雨季节。穿过湿漉漉的老城街区,“晴朗生活收藏馆”就蜗居在一栋居民楼下。
  推开木质的窗门,店里像一个时光博物馆,又像是个颇有年代的杂货铺,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充斥着每个角落和墙面:一边厢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火柴盒,暗红色的梳妆匣,双喜牌搪瓷杯,爷爷奶奶晒太阳的竹躺椅,另一边厢挂着手工制作的帆布包、各种皮革制品,手绘曼陀罗花纹的笔记本、青花瓷项链、金桔罐头……
  店主王语浠正带着三个大学生在厨房做烘焙――每周末,她都会在店里开设一些DIY分享活动。一顶黑色鸭舌帽、披肩的长发、小脚裤和帆布鞋,王语浠看上去与很多80后的女孩没有太大区别,但她有一双饱满、骨节凸出的大手,这是长期做手工的结果。
  将最后一只派送入烤箱,交代好客人,王语浠便领我爬上一截环形的木质楼梯,来到楼上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散落着各种原料,工作台上还躺着一个未完成的皮夹,电脑桌前还放着她未吃完的午饭。
  凌乱,又不乏趣味。
  
  “晴朗”的故事
  今年24岁的王语浠大学时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换了三份文职工作。一开始,和许多刚毕业的80后一样,她热衷于买衣服、化妆品、爱刷信用卡。生活就像蹬着铁笼子不停转圈的小老鼠,小老鼠拼命地跑,总也跑不出旋转的笼子。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工作的价值似乎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周围的同事们,讨论的都是买什么房子,开什么车。
  “你挣的钱永远不可能满足需要。为什么要拼命追求那些不知道为什么追求的东西呢?”
  2009年,她忽然决定停下来――辞职。
  因为小时候就喜欢做些手工,她找到一位老裁缝学习缝纫,为了挣钱买材料,她又跑去一家私人咖啡馆兼职。她开始每天背着自己亲手做的袋子去咖啡馆打工,一些熟客很喜欢她做的袋子,便请她帮忙做。有一对母女,甚至一口气让她做了五个。王语浠逐渐在这种认可中找寻到快乐,那段时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客人手里拿着自己做的袋子。
  2010年9月,她偶遇初中同学阿迪,越聊越投机,最后两人决定一起开个店。他们找到了现在这个两层楼架构的地方,经过简单的布置,这个集咖啡屋、工作室、展览厅、手工店于一身的生活收藏馆开张:楼下用作展览、摆卖自家设计的产品以及其他独立设计师产品;楼上用来制作手工、设计制作产品、平面设计、商品摄影。店名就叫“晴朗”。一颗晴朗的心。
  
  存在的瞬间
  手工对心境是一种磨练。
  从浮躁、自我折磨到耐心做每一个步骤,王语浠逐渐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时刻保持一个晴朗的状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王语浠原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刚开始做手工就很没耐心,车缝如果有一个步骤错了就要拆线重新来过,就很烦,很想放弃,想自己在做什么呢?”
  烦完了再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慢一点,再慢一点,第二天就又开始缝。“制作过程中会反思很多东西,在想一些问题,像洗澡的时候一样,这是和自己独处的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微妙的东西衍生出来。”
  现在的王语浠经常一天工作10-12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她渐渐感到自己抓住了一些“存在的瞬间”。摄影师会用相机,作家会用文字表达这些瞬间,手工艺人则在每一件成品中表达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是心情瞬间的表达,每一个叠加的小瞬间都会成为作品,人生中的很多小瞬间都会影响自己,这些存在的瞬间也因为物的存在建构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得做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具有了故事和情节。
  一楼的书柜上插了几根来自江苏省淮阴市黄华村的稻穗,是晴朗生活收藏馆的一位女顾客送的。她曾请王语浠帮忙做了个包包,结果她老公跑来告诉王语浠,“拿到包后,她就神经兮兮地,成天向人炫耀,我的书包是人手做出来的!”
  王语浠看着那把稻穗,说:在过去的村庄里,有谁不是用手在做东西?
  
  物尽其用
  很多人说,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对于“独一无二”, 王语浠的理解是,每一件出品都是制作人的记忆,所以手工艺品不仅是一件物品,其中有着故事。
  王语浠很迷恋旧物,一楼半个屋子的“老古董”就是如此。有时候有客人进来问起她某个物件多少钱,她会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因为自己也不知道是拿来卖呢,还是留作记忆。
  店里有一只银色的保温壶,这是她奶奶曾经用过的。如此质朴的款式,如今市面上已经鲜见。洗去半个世纪的铅华,保温壶的内壁依然干净铮亮,孔洞密集如蜂巢般的木塞保留着岁月的痕迹。“这些老东西,都承载着爷爷奶奶的感情,因为老一辈人生活艰苦,所以特别珍惜物件,而它们也因此成为有生命的东西。”
  对于买下自己的手工艺品的人,王语浠都会告诉他们,无论你用多久,哪怕是十几块钱,用到破损,都可以拿回给她修补。“倒不是那些奢侈品的所谓的终身“售后服务”,其实是一种人情味。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会筛选到真正要的客人,是我的客人让我做到这个份上,他们送回来是因为真正爱着这个东西。”
  曾经有一个女孩请她做书包,因为一颗扣子没有缝好,总是脱落,女孩锲而不舍地跑回店里让她补。一回生二回熟,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陈旧的物件随着时间走到不同的空间,落入不同的人手中,重叠着不同人的情感和回忆,别人放弃的,在某一天会成为他人所珍惜的,当中的缘分得失奇妙地循环着。“我们害怕毫无人情味的大批量复制品,我们害怕那些贴金银的个人价值。”店铺的介绍诠释了她对物的态度,当越来越迅速的置换和丢弃已成为时代对物品的基本态度时,这些日常物件的收藏俨然成为历史暗流中情感的记忆。
  
  手工贵的是时间
  保持坚定的生活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手作人有时候很难被人理解。在快速消费和以抛弃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世界里,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不能买一个颜色、款式有很多选择可以经常更换的包呢?等一个手工制作的包,不知道要多久,做出来又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愿意为一个东西而等待,不想知道它们的来历,或者指出手工的瑕疵。“但那些一模一样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很没意思,有瑕疵才是有个性的东西。”王语浠的伙伴阿迪说。
  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手工艺人从一种普遍的生活常态萎缩为“另类”的个人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的时候,生存就成了手作人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活馆现在会去接一些外活,王语浠和阿迪会接一些小展览的图册、厂刊设计排版的活,或者周末开一些活动补贴成本。晴朗收藏生活馆开设一年,现在也仅仅是勉强维持店租。
  阿迪有些烦,“刚开始没有多想,只是因为喜欢,但不知道后来有这么艰难,现在总是纠结于,应该挣够了钱再做这些,还是什么都不管,专注于手工。现在店里开设一些活动,就常常会被买东西和参加活动的人打扰,常常要在手工的过程中停下来,自己也觉得很烦,但如果不这样,就无法维持店铺的生存。”
  常常碰见熟人,或者过去的同学,总也避免不了谈钱的话题。“还可以啦……”王语浠也常常打马虎眼,“心过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想像以前一样,在压力下,好像没有活出自己的生命的感觉。”意识到自己正在比较,她笑着补充道:“当然,也需要有这样的人才能建构这个社会,我也明白,只是我不选择。”
  在广州做手工很难,比其他地方都难得多,因为批发商太多,包多,玩具也多。对于坚持手作的人而言,这会是更为艰难的一条路。
  “但我始终想扎根在这做这些事情,也不是想割据,只是在思考,为什么人家说上海可以很文艺,北京有798这样的创意空间,广州似乎就总是在谈钱,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氛围。经济发展很快的城市,大家都还没来得及享受,总是在追求物质。”
  面对传统手工艺的消失,王语浠认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拿烘焙来说,做过几次热情会消减。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指有多大可能,很多人说文化保育,只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怕拆迁,但怕了有什么用,事情说出来之后,应该如何继续?不是起哄就完了。很多人找理由说这涉及到生存问题,没钱啦,没人去学,去做,结果就是传统的手工艺就日渐消失。
  很多经过收藏馆的人会以为她是设计师,王语浠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她对自己的定义就是手作匠人,“其实想想我们父辈都是如此,奶奶、外婆那一代人,不都是缝缝补补过来的?手工不是噱头,也没什么夸张的,手工贵的是时间。”
  
  
  链接
  手工艺变迁史
  
  如果说,西方人对于手工艺者的尊重和敬仰是工业革命后反思的结果,那么,在中国,这场反思可能才刚刚开始,循着手工生长的历史足迹会发现,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手工,在工业化的浪潮中经历了传统手作-手工产业化-手艺人成为边缘群体的演变,至今还在迷惘之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成立了手工业管理局和手工业联社,手工业联社的宗旨是组织手工业劳动者自产自销,尽量减少中间商的介入,让手工业者多得利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手工艺就逐渐进入市场领域,外贸局、外贸公司相继成立并成为政府支持的中间商。许多工艺作坊扩大规模成为工厂,传统手工艺也开始产业化。中国的工艺品的出口量很大,为中国创收外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格局被打破。手工艺人又从工厂回到了农户,回到了作坊。工艺品的贸易公司和工艺品公司、工厂相继倒闭关门,一些手工艺面临灭绝的境地,手工艺人沦为为“养家糊口”而生存的小群体。
  其中的过程反复,既有着工业化大生产与手工生产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也与消费文化的变迁有关。
  
  
  访谈
  
  2008年汶川地震后,卢文英开始有了“设计助人”的想法,作为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的老师,她希望将手作融入市场寻找“手作复兴”的道路。
  那年冬天来临前,她和朋友设计了2000只热水袋,在周围朋友里发起了“买一捐一”的社会项目,将爱心热水袋送给灾区的孩子过冬。这个活动持续了三年,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停下了。
  在这个过程中,卢文英发现小项目力量很单薄,同时,她看到很多喜欢设计的学生毕业后,因为生存压力不得不转行,十分可惜。2011年,她提出了“手工复兴计划”,以iHandmade网络平台为起点。试图为手作人,开辟一个基于网络的新兴市场,解决手作人的生存问题,从而解决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育问题。
  卢文英将目标定位于城市手工艺爱好者,少数民族,劳动妇女和民间手工艺者,以iHandmade网络为平台进行一场网络实验,网站像试验场所,好的产品会留下来,运营者会跟设计师商量,授权设计师先进行小批量生产,然后进入企业订单,让手工艺人自力更生。
  这听起来让人有些憧憬,但艺术与市场的结合,很多时候矛盾多过融合。“手工复兴计划”的提出,能为手工业者在市场环境下寻找生长点提出另一种可能吗?
  
  
  卢文英 × 中国财富
  
  中国财富:什么是手工精神?
  卢文英:很多人认为有机械就不是纯手工,其实机械只是一个工具,就像写字要用笔一样。现在很多东西是用激光切割的,但也有手工的成分。区别就是,大批量的制作模式是把生产流程划分成流水线,手工是一件产品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做。
  
  中国财富:人们对于手作的认识都有哪些误区?
  卢文英:纯手工就是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手工是老太太在做,很老土,其实国外很多手工艺人都很年轻,还有些人认为手工很粗糙、有瑕疵,但手工的魅力就在于此,比如大家觉得碟子一定要是正圆的,手工可能就会有肌理和形状的不规整。
  
  中国财富:为什么有瑕疵是手工的魅力?
  卢文英:在英国留学时,我经常会去一些跳蚤市场,看见一些手工打制的戒指,这些戒指不够平滑,有些地方厚薄不均,但戴在手上贴合得很舒服,而像机械制作的产品,感觉和我没关系。就像跟人相处一样,看见就会有感情,会思考,是谁制作的这件产品?它有什么故事?普通商品,你不会关心它的故事。
  
  中国财富:“手工复兴计划”是如何设想的?
  卢文英:手工复兴计划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设计背景以学生为主,二是城市手工艺者和设计师,扶助手工扶贫的社会企业和NGO,三是终极目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间工艺创新。
  
  中国财富:现在“手工复兴计划”进展如何?
  卢文英:现在正在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发起了一个全国大学生手工达人的创意大赛。好的手工品需要有好产品、好定价、好市场定位、市场推广手段、文案、照片和服务。在校学生不懂得如何销售,所以我们会开免费的创业课堂,帮助他们学习到创业的知识。我们也会邀请朋友和网购达人模仿消费者购物,通过体验,选择出最佳的店铺。用订单方式奖励他们的成果。在手工扶贫的社会企业方面,目前我们与乐创意合作,希望提高他们的网络销售能力,教会社会企业用故事写文案,拍更好的照片进行推广,此外将来打算开设一个手工创意咖啡的社会企业。
  
  中国财富:公众对于手工还存在很多的误会,如何让更多的人懂得手工?
  卢文英:敢于说出自己的故事,通过文字、图片、VCR的形式。我坚持认为,首先是喜欢你这个人,之后才是喜欢你的东西。很多手工人花120%的精力在自己的手工上,但不会花同样的精力告诉人家他做的这些。
  
  中国财富:怎么样用手工艺品讲自己的故事?
  卢文英:在很多社交场合,都会有类似的情境,人们聊起某个品牌,然后就会说起背后的故事――是谁设计的,设计灵感是怎样的。比如说一个意大利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自他的旅行,在巴西,他看到当地人过得很贫苦,便想到鼓励当地人,在长长的海岸线上收集易拉罐的盖子,用这些盖子设计背包,举行义卖。
  所以,我希望故事传达的不仅是手工艺品本身,还有它背后的社会价值,让手工艺品成为人们社交的话题。
  
  中国财富:在网店销售,如果手工艺品在市场试水成功,会不会出现大量被复制模仿的情况,威胁其生存?
  卢文英:可以抄品牌的外观,LOGO,但抄不了故事和核心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寻找故事和产品核心价值很好的结合点。

标签: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