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成长作文 > 正文

快速城市化语境下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探析_谈一谈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若干对策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驶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新进入人口尤其是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积极培育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是一个城市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中村“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
  一、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一)身份认识上:缺乏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感
  许多城中村村民转化为市民后,尽管在户籍关系和居住空间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许多人对自身身份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对自己的“新市民”身份比较排斥;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曾经的乡土生活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他们,在行为和习惯上基本还是农民式的;他们认为自己和老市民有很大区别,甚至觉的自己比老市民低人一等,等等。因为身份上缺乏认同感,造成心理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归属感,这对他们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接受市民文化具有消极作用,这一点在城中村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表现的更加的突出。
  (二)文化认同上:和城市居民还存在着差异
  城中村改制后,村民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但原有的乡村文明、思想观念还保持了强劲的惯性,还不能与城市文化快速对接。文化认同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城中村“新市民”旧有的文化积习使他们主观上自觉不自觉的对抗着城市文化。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里,自己独特的“乡村社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即不是完全乡村式,更不是完全城市化的文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更偏向于农村文化的亚文化。所以,城中村“新市民”在文化认同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生活观念上:仍然是“农村式”
  城中村“新市民”都来自农村,祖祖辈辈的农村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观念带有浓重的农村烙印。而对于城市人的生活不习惯也不向往,他们不喜欢逛商场,消费品不注重名牌,更注重经济耐用等等;城中村新市民普遍感到城里生活不如农村生活自在,许多的城市规则不愿意遵守,例如保护城市的公共产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许多城市生活问题困扰着他们,如:医疗门槛高,住楼房不适应,交通拥堵,邻居关系陌生等等。这样的生活观念及心理不利于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养。
  (四)交往意识上:仍认为“血缘式”、“亲缘式”交往最重要
  现代市民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同事、朋友和同学,以业缘和友缘交往为主,而农村主要是亲戚、邻里,以亲缘或血缘为主。“城中村”转制以后,各地政府都以城中村为空间,建起了高楼大厦,而城中村“新市民”都集中居住在此。在这样的居住空间内,使他们容易保持原来的交往关系,他们仍以当年的村民、亲戚为主要交往对象,交往的范围比较狭窄,这对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养不利。
  二、快速城市化条件下“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文化的变迁需要长期的积淀
  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构建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深层次的是一个社会变革问题。在社会变革中,物质结构的变化处于优先地位,也是比较容易的,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变迁往往是滞后的,也是相对缓慢的。另外,即便是文化意识的变迁,其各组成部分的变迁也不是同步的,制度变迁是首先发生的,这是外力的推动实现的;其次是民俗的变迁,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最后才是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变革,城中村改造,则遵守着这一变化规律。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二)政府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养,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但目前政府的这一功能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缺失,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的财政性资金比较缺乏,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许多的培育工作还很难落实;第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比较滞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够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针对“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的组织培训工作实效性不强,没有充分重视和运用好民间教育力量,培训师资缺乏。正是由于政府在城中村“新市民”文化培养中功能的缺失,使市民文化的培养更具有挑战性。
  (三)城中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不可否认,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农村的相比,相对完善,发展也相对较快。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也比较低。而城中村的社会保障同样具有农村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城中村“新市民”的后顾之忧较多,许多城市人可以享有的文化他们不敢享受,也没有能力享受。所以,尽管他们离城市很近,但对于市民文化的接受却比较困难,思想意识在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难改变。
   (四)城中村“新市民”自身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现实上,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落差。相对而言,农村教育落后,城中村“新市民”大都来自于农村,其受教育的年限相对较短,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作为城中村新市民,应该努力走出农村生活,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身份转变的节拍相适合,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原因,这一转变显的缓慢。
  三、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的途径探析
  城中村“新市民”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就必须培养其市民文化。如何更好的培养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实现文化转型呢?其具体途径如下:
  (一)政府的各项保障措施是重点
  要全面提升城中村“新市民”的文化素养,政府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一是政府应出台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素养培育的相关制度,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为了保障相关制度的落实,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并成立专门结构,委派专职人员、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市民文化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二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提高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素养的基础保障;其次,要增设相关的文化服务机构,以保障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第三,开放更多文化娱乐设施,充分发挥本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的功能。同时鼓励有关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
  (二)社区建设是关键
  城中村改造后所形成的新的社区,对“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养有着举足轻重、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新市民”市民文化养成的新的根基。这就要求加大社区各方面的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社区内部及社区周边交通、通讯、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这有助于城中村“新市民”归属感的形成;其次要加大社区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市民化教育,让城中村“新市民”自觉接受市民文化,培养开放的心态;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城中村“新市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新市民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这即有利于增强对社区的认同程度和归属感,也有利于新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是保障。
  宣传教育是“新市民”市民文化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这就要求:第一,要编制对城中村“新市民”进行教育的市民文化教育纲要,根据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设立相对应的培训课程,要有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第二,要充分发挥相关教育机构的作用,可以在社区组织中设立专门的教学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委托现有社会教育机构,如成教、夜校等开展教育工作;也可以依托高校教育平台,开展专家讲座,对“新市民”进行教育和培养;第三,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设立相关的专题版块或节目,专门开展新市民文化的培养,增强“新市民”对本市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其市民文化。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新市民”市民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缓慢变迁的过程,这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培育、社会各方的扶持和帮助以及城中村“新市民”自身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合力,提高城中村“新市民”的文化素养,构建科学的市民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燕文,城市新市民素质教育策略探究,《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2]廖海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4期。
  [3]曾学龙等,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及破解对策――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城市问题》,2011年第2期;
  [4]马惠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与农民工文化冲突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
  注:本文是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三年大变样’语境下的市民文化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101119。

标签:市民 探析 语境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