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积极思维”之我见:科学思维方法包括什么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中生物经过新课程改革,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新设了“积极思维”这个栏目,用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从如何利用“积极思维”,来对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方面进行了深层的讨论。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积极思维
  新课程改革后,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知识海洋”、“边做边学”、“积极思维”等小栏目,开阔了学生视野、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种知识体系的建立符合新课改的需要,面向了全体学生,提倡了探究性学习。
  生物新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积极思维”,这也是和旧教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就是要摒弃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新协调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成为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新课程理念进行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应灵活使用各个教学栏目,特别是“积极思维”,设计探究式、情景式、互动式、开放式、启发式的生物教学课堂。
  一、明确积极思维的目标
  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都需要明确积极思维的目标。在组织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需要积极思维的目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有利于目标形成的方向发展,并完成目标。
  例如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中,教材安排了――积极思维“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关系”。这个活动对于学生达成本小节知识学习目标十分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积极思维的目标:即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基因频率的计算,从而得到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其中第1个讨论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哈代―温伯格平衡”的内容(教材为了降低难度,未作详细说明),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运用学过的遗传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出答案。第2、3题,教师要明确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并且分析得出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同时具备这五个假设条件的。这也为本小节第二部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奠定了学习的基础。最后师生总结:在自然界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会发生改变的,而且在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五个因素中,又以变异和自然选择最为突出。
  二、重视问题串,启发积极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述能力等等,而积极思维中的探究、交流活动较多,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教师作为引导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教师引导能否成功的重要一步。
  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就能解决的问题。对一些较难的问题,要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或者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从而达到积极思维的目的。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积极思维时间
  “积极思维”活动需要时间。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留给学生充分的积极思维的时间。如果时间不充足,学生思考问题就会过于肤浅,探究过程就会变成一种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担心时间紧、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等,教师很少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后,往往就直接让学生回答,甚至是自问自答。这样,学生来不及思考,很难拓展思维,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积极思维”活动也就失去了在教学中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失去了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课堂教学变成了填鸭式教学,难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积极思维活动中的思路转换
  “积极思维”活动过程中, 如果所提问题难度过大,教师则需要加以提示,甚至及时转换思路,提出新的容易思考的问题,避免学生卡机,甚至冷场,丧失学习的热情。苏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第22页有以下旁栏思考题: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我在教学中,针对其难度过大,先利用教材24页第3题作为突破口(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数目是:A.48B.49C.50D.51)。进行如下分析。A链有21个氨基酸分子,失去20个水分子,形成20个肽键;B 链有30个氨基酸分子,失去水分子29个,形成29个肽键。胰岛素分子共失去49个水分子,形成49个肽键。答案是B。再让学生积极思维: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积极思维的活动得以继续。
  五、“积极思维”活动是学生集体反思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有时是片面的、不成熟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样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群策群力,互相修正、补充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交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积极思维,认识会更加深入,会发展与完善自己的认识,最终达成共识。这样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集体修正、补充、发展、完善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反思过程。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灵活运用新教材的各个栏目,一切以学生出发,上好每一节生物课。
  【参考文献】
  [1]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2、3》,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项红专,《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培养》,全球教育展望,2003,195,(11)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标签:我见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