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新版《中国通史故事》编辑随想 新版秒拍的编辑在哪里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新版本《中国通史故事》于2011 年出版后,出现了如二十年前般热卖热评的情景。作为这套书的主要设计者,作者从通俗历史读物的选材、历史故事的编写方法和语言表达、编辑作用的体现、老书和新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新版本《中国通史故事》的编辑活动作深入探究,其认识和体会可供编辑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国通史故事》编辑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2011年夏天,新版本的《中国通史故事》摆在了各地书店里,其相关信息显示在多家网站上,再一次出现如二十年前那般热卖热评的光景。作为这套书的主要设计者,我自然生发了一些感慨,进而思之,觉得对此书的编辑活动作深入探究,在今天的客观环境中,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通俗历史读物的选材
  
  《中国通史故事》是二百万字的长卷,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系统和全面。说系统,是指该书沿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讲到了20世纪末,一“通”到底,反映了几千年的基本走向。说全面,是指它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面貌。但是,再系统再全面,也不可能囊括所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代存留下来的史料浩如烟海,繁多而冗杂。任何一部史书都不会事无巨细一一收进,必是依据各自的理解和需要加以选择,有所取舍。
  《中国通史故事》在起初策划的时候,就定下了“传播正确历史观”、“讲述准确历史知识”、“平易而不俗气”的宗旨,在选材上严格把握。简言之,就是选择那些体现社会进步的、反映各方面成就的、有思想启示作用的事件和人物,写成故事。这一点,受到了周谷城、戴逸、李学勤等史学大家的肯定。这次修订,正赶上历史读物盛行的时候,各类“戏说”、“正说”、“讲坛”的读本卖得很火。似可以仿照某些书的样子改造这套书,有人提出过这种意见。经过讨论,我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材原则。我认为,书的着力点不同,读者的爱好和需要也不同。对于青少年历史读物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严格选材都是第一要紧的肯綮。选材的标准和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的质量,展现着书的自身形象。
  举个例子,史书上有很多古代当权者私生活的记载,有些读物很喜欢这些,讲了不少“宫闱内幕”。《中国通史故事》没有讲这方面的事,如果有些情节和某个重大事件有关联,也只是作简略叙述,不作渲染。究其原因,这些事不能体现历史的本质,对青少年读者也没有多大意义。
  又比如,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基线,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谁讲历史也离不开政军大事方面的内容(专业史除外)。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政治上的权力争斗不断,十分惨烈;大小战争少说也有数千次,史料记载十分详尽,讲起来故事性很强。然而我们考虑,这方面的事讲得太多太细,会让读者形成灰暗心理,以为历史就是当权者的争斗史。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主要是人民大众和各方面杰出人才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果。缘于这个认识,《中国通史故事》在讲著名政军事件的同时,大量收入了经济、科技、文化、百姓生活方面的内容。同样,这次修订本增加的“民国”和“共和国(前50年)”的两部分,也没有多讲领导层的活动和矛盾,而是对各个领域的成就和广大民众的活动给予较多彰显。
  
  
  二、历史故事的编写方法和语言表达
  
  历史读物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用什么方法组织材料和叙述史实,至关重要,也是对编辑思维能力的检验。应该说,方法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拿同样是我编辑或主持编辑的几套“通史类”读物来说,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以故事情节为主,一线贯穿,衔接紧密,作者的态度“含而不露”,颇像章回小说的写法。《中华五千年》则以大事为纲,运用“广播剧”的形式,人物对话和编者解说交叉进行,以点带面,粗细结合。另外,像《中华人物故事全书》、《古人故事新编》等以人物为主体的丛书,也各有各的写法,绝不雷同。多位作者合作的《中国通史故事》则是站在今天的高度,讲故事与讲知识相结合,朝代概述与具体人事情节结合,全面反映历史面貌,并有明确简短的分析评说。我认为,用什么方法编写,应是根据特定内容设计,完整一致,纹理清晰,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次修订《中国通史故事》,增补了一些内容,也严格按要求的写法加工,以求风格的统一和特点突出。
  历史学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是全面整体地看待分析事物,客观冷静地评判人物和事件。历史读物对人事的叙述和评价也应是理性的态度,公正公允,不能片面和偏激。中国古代记史家早就有“秉笔直书”、“不溢美不增恶”的传统。马克思也说过:“对历史事件不应当埋怨,相反地,应当努力去理解它们的原因,以及它们的还远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的后果。”而我们看到有一些历史读物,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喜欢大褒大贬,作者的情绪激昂,用很多的形容词加以赞扬或斥责,感叹号不断,好便都好,坏便都坏。《中国通史故事》在编写修订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语言情绪化这种感情用事的情况。这样写不但有损历史的科学性,也使全书言辞过度激烈,让读者读着紧张,继而产生厌烦情绪。在审稿加工时,我们对这样的问题都作了修正。实践证明,历史通俗读物的语言表达应是平和的、张弛有度的,既不能太平淡,也不能过浓烈。《中国通史故事》注意了这一点,几百节的故事,娓娓道来,紧慢适度,不温不火,读者反映很好。
  
  
  三、编辑作用的体现
  
  对编辑工作在出版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有人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编辑是中心,是基础,也是主导。有人则提出面向市场,就应以发行和营销为中心,编辑处于服从地位,起保障作用。其实,在新形势下,发行人员参与选题制订,编辑人员参与营销发行,都是一种需要,没有多少理论的考量。谁主谁次,要看是哪种类型的选题和选题的来源。这些都不应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像《中国通史故事》这样规模大、学术性强又讲究文化含量的品种,就应以编辑为主体,吸收各部门的意见,整体推进。
  当然,这要有个前提,就是编辑自身的学识、能力和经验要靠得住,只有热情和愿望还不够。《中国通史故事》(三卷本)的首次运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说是编辑主体运作的典型。从内容设计到主持写作,从编辑加工到统稿定稿,从编排方式到装帧插图,从宣传推介到评论研讨,都是由有学识有经验的编辑人员提出和直接操作的,体现出严谨周密性。所以它成为内容扎实外形也美观的两个效益都很好的图书产品。
  时隔20年,这本书修订再版的过程中,在编辑作用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来,按编辑提出的方案,是在增加共和国50年历史故事后,由原来的三卷本改为四卷本,保持原版本的优点,而在版式设计上出新。但后来,据说是根据书店市场的信息,说四卷太大太多,定价太高,要分开卖才行,每本不得超过20元。于是就想把全书拆成9册,每册一个书号,单定价单卖。原本完整的一本书,一个整体,被人为地切割,“大卸九块”,失去了直接关联。9册书有薄有厚,定价不一。这样,《中国通史故事》有其名无其实,将失去“通”的特征。如果真的按这样办法出书,不但两个效益都没有,还把牌子砸了。幸亏后来给予了坚决纠正,才避免了失败。在此过程中,编辑部门一度缺乏主见,轻易放弃原方案,没有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作用。这件事提醒了编辑,市场意识绝不等于简单跟从市场。
  新版本在编校环节上,也出现过编辑作用缺失的情况。排出的校样,在目录、标题、书眉、序号等技术细节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差错。新画的一些插图,质量很差。查其根源,错是由排版、设计、画者等方面的人员造成的,但负有把关责任的一线编辑看了三四次,也没有发现,当然也没有改正。造成失误的原因,实际是学识和经验缺乏所致,又没有全面有效的组织安排,编辑互不通气,各干各的。图书在写作和排版过程中出些错,本是难免的事。但是当技术上的明显差错一直未被发现和改正的时候,编辑就要负主要责任了。实践多次证明,编辑能挑出毛病比看到优点更重要,看不出明显差错并及时改正,就等于放弃了编辑的责任。《中国通史故事》的这次修订,在各方协作努力下,结果是圆满的,但其间发生的曲折也给了我们值得认真记取的教训,那就是编辑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四、老书和新书的关系
  
  这些年,很多出版社的编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编新书出新书上,而且都是差不多的开本,差不多的厚度,差不多的定价,成批成套,内容也很相近。为此造成编辑成年忙于赶进度、工作量超负荷。究其由来,销售部门的“喜新厌旧”是一大主因。据说,新书能吸引读者,卖得快,能把钱赚回来;而再版的老书读者没兴趣,容易滞销,造成积压。这样一来,一些本来质量不错的书,很快就下架消失,编辑们又忙着编新书。不久,这批新书又成了旧的,再来一批新的。如此新老快速替换,图书的常销、长效和积累文化的功能被埋没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批批速成又速朽的书,好像“狗熊掰棒子”。为了求“新”,出版社把老书改书名,换封面,再组合,然后以“新面孔”面市,不提书的过去,也算是一种对策。这是新、老传世精品俱缺的原因之一。
  《中国通史故事》从它的前身《中国历史故事》算起,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经历,算得上是一部“老书”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它有两次大的变更。一次是从17个单行本按新的设计扩充重编成一部书,并进行了二次加工修改。一次是延长下限,依据史学新发现作了重大补充更新。这次修订再版,书名没变,封面也保留了原设计,出版说明和序言中详尽地讲了它的沿革,以及修订的情况。这样,它就坚持了客观公正性,体现出令人信服的高质量,适应了读者需求。在推介本书的时候,我们坚持不虚夸不掩瑕,如实介绍修订情况。读者看到的是一本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观赏性都非同一般的好书,就有了信任感。事实证明,知识类的大型图书,经过一段时间(不能太频繁)就应在保持基本形象的同时,根据新的发现进行知识更新。只要追求高质量,诚实待人,就可以得到新老读者的认可,做到真正的长效与常销。
  “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编辑们只有在认真求实、细密思考、能登高能入深的状态下,才会真正体会到工作的乐趣,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有效的投入,编出有长久价值,如青山望远、白云路遥般的好书。
  
  (作者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标签:随想 新版 编辑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