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作文 > 正文

[善用音乐之美,激活音乐课堂,让教育更加实实在在] 善学课堂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水之源”。教师要善用音乐之美,激活音乐课堂,让孩子们更“爱听”“乐听”,更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用音乐点亮孩子的思维,把课堂变得丰富而有趣,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享受快乐。让音乐课彰显其音乐本色,让音乐课在传递给孩子们音乐之美的同时,也让教育变得实实在在。
  【关键词】 音乐 善用 美 享受快乐 实实在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水之源”。“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用音乐点亮了孩子的思维,激发了求知的兴趣。把音乐之美植入了孩子的心灵,把课堂变得丰富而有趣,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享受快乐”。
  试想,如果音乐课教学使孩子们获取的是某种技能的提高,那音乐课自会彰显其魅力;如果音乐课教学使孩子们获取的是音乐经验,那音乐课也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如果一个五音不全、天资平庸的孩子在音乐的雨露下变得鲜活起来,在爱的呵护下信心十足,你能不说这是教育的成功?如果你的教学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笑脸绽放了、兴趣浓厚了、能力提高了、心灵与音乐贴近了,你能不说音乐课已走近了孩子们的心中?音乐课在传递给孩子们音乐之美的同时也让教育变得实实在在了。
  1 感受音乐之美,让孩子们更“爱听”“乐听”
  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曾经说过:“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在任何一种音乐活动中,都不可能没有听觉的参与,也可以说听觉是音乐艺术的“专利”,这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听”的对象即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声即不成世界。而“美妙动听”的乐声与“烦躁刺耳”的噪声之间并无太大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幼儿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幼儿所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也会黯淡。当人与人交流时,我们关注的最多的肯定是对方谈话的内容,也就是语言的魅力。同理可证,当我们倾听音乐的时候,被吸引的其实也就是其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的语言。那怎样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语言呢?那就是要抓住音乐较突出的语言特征,结合孩子们的认知、体验、欣赏能力,帮助孩子逐步听懂音乐的语言。如:在给孩子们听舒曼的《梦幻曲》时,就让孩子们用手画线条,当时我们这样引导:“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音乐,用手来给这美妙的音乐画线条。你们可以用直线或曲线的形式,看看哪种更能表达这首乐曲的情绪。”结果发现孩子们大多数都用曲线来表达音乐,我们不禁为孩子们叫好。此时再问他们为什么画曲线,答案很明显:乐曲悠扬、带着淡淡的忧伤。还有一次我们给孩子听《士兵进行曲》,同样请他们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结果孩子们都用直线、折线来表达音乐感受。
  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歌词的曲子他们容易听得懂,因为歌词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比如《祝你生日快乐》、《找朋友》、《摇篮曲》,这些歌曲通俗易懂,歌词也比较浅显,就是唱孩子们身边的事,孩子愿意听。其中可以穿插着让孩子们听一些描摹性的、形象鲜明的乐曲。比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等等,孩子较容易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待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听辨能力后,还可以拓宽“听”的范围,在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的基础上选用一些课外的曲子,如《月光(班得瑞)》、《野蜂飞舞(里姆斯基?克萨克夫)》等乐曲,让孩子们“认真听一听,这音乐是怎么样的,听到这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呢?最想做什么呢?”孩子们从带有暗示性的听转向富有个性的自我欣赏中,都需要好的音乐素材和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乐曲,它们激发了孩子们爱听、乐听、会听的情感欲望。总之,一切都在音乐中进行,孩子们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了音乐之中,用表情、眼神、动作、律动、肢体语言表达着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音乐之审美真正是在通过孩子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都以音乐的美感来获取,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在感受中,孩子不仅现在受益,而且终身受益。
  我们始终认为,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听”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所表达的就是“一个不受干扰地浓缩了主观和客观经验的地方”(马拉古奇说)。我们力求每次的“听”都在孩子们自然的环境中进行,通过反复“听”的活动的开展和开放性的指导教学,关注每次“听”的过程,更多的去欣赏孩子们自我展现的、富有个性的“听”,强调每次的活动孩子们都能“乐于其中”,哼唱、模仿、舞蹈、甚至是沉默,只要是快乐的,只要是爱听乐听的,那就是我们所要做的。
  2 表现音乐之美,让孩子们更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音乐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在音乐教育中,使教者和受教育者专注于对艺术的欣赏,完全处于精神的自由状态。对于孩子们,这种精神的自由很大程度地受身心的影响”。从学科特点来说,音乐课更能凭借自身的魅力,其“愉悦性”和“欣赏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情绪,使他们愉快地获取知识,尽情地表现音乐的音律美,曲调美,情景美,配器美,和声美,音响美……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孩子老当演员,一部分孩子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孩子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孩子不仅失去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孩子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们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孩子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尽可能给每个孩子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孩子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这样可以开启学生表现音乐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孩子表现音乐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表现音乐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在甜美的歌声中,在有趣的节奏中,在舞动的旋律中,在快乐的游戏中,在生动的情景中,在欢快的舞蹈中…… 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中,孩子快乐地徜徉在音乐的海洋获取知识技能,教师则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音乐课是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大舞台。生动有趣的教学灵性呈现给孩子的却是课堂上更多的自由。孩子自己插上音乐的翅膀愿意学习,他们把音乐课看作无拘无束、放飞自我的地方,由衷地喜爱音乐课。有时他们的动作不一定规范,但却很美;表达不一定完善,但源于内心;唱的不一定动听,但却十分自信;理解的不一定成熟,但却是自己的见解。在赞许中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在鼓励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肯定,在浓浓的师生情谊中他们让音乐更美,让教学更加有序,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孩子更加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3 创造音乐之美,让孩子们更加发挥想象和思维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而创造教学是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挖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也是引导孩子们积累音乐创造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孩子去创造美。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们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在此基础上,为孩子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孩子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不管音乐的模式如何更新,其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鼓励孩子们用声音、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因此,创设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将有限的课堂变成无限的快乐的天地,运用一系列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效果。如:开头不是脱离实际的律动,而是变成与歌唱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欣赏或是律动。理解故事可以是故事式地去理解,也可以是情境式的感受。总之,孩子们的思维开阔了,老师的方法用得就到位了。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成长的需要开拓新的教育手段及方式。让孩子喜欢学、主动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例如:儿歌《两只老虎》,为了让孩子熟悉旋律,创编出“三只老虎……四只老虎……”我们也可以在更多歌曲中运用。音乐活动其实还有许多新鲜有趣的方式。例如:在让孩子们做节奏练习时,不采用“哒哒”的单调形式,而是用儿歌来引导,如:“×0×”我是小钟表“嘀嗒”;“×××”我是小鼓手“咚咚咚”;“×××”大母鸡下蛋了“咯咯哒”等,可重复地说。
  例如在唱歌时用各种律动或舞蹈动作配合歌曲来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像歌曲《闪烁的小星》,伴随着音乐声,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在头顶有力地按节奏旋转着,舞动着,那不是这首歌曲要传达的美丽的情景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孩子们围着表演唱的孩子跳起了具有彝族风格的圆圈舞,那不是呈现多种音乐风格的课堂写实吗……很多很多。这种即兴的表演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在音乐中启发孩子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想象力,给孩子们更多创造的自由,让课堂教学更加宽泛。
  音乐是美好的,美好的音乐教学也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走到今天,呈现出了很多好的教学模式。但归根结底,不管课堂教学如何变通,以音乐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是我们一切教学之根本。如果我们综合了学科却背离了以音乐为主线的目标;看似出奇制胜的设计却空洞的华在其外;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却读不出音乐的元素,那我们的音乐之美如何呈现?“洗尽铅华露真容”,让音乐课传递更多的美,让音乐课堂更加实实在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走出教学模式的误区,跳出教学思维的单一,淡泊功利思想的驱使,在课堂上更多的呈现音乐之魅力。放大孩子的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赞扬他们,让他们获取自信;容纳孩子的而张狂,并以真诚耐心的疏导,让他们感受真情;启迪孩子的智慧,并用愉快的钥匙开启,让他们的心情愉悦,人格健美。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应该是美的化身;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师应该是爱的使者。享受音乐之美,呈现课堂之实,善用音音乐之美,让课堂更有趣,让教育更加实实在在,让音乐教育之花开放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韩之云.培养幼儿音准和节奏感的几点体会[J].天津教育,1980
   (3)
  2 邱涛.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J].四川教育,1980(11)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2
  4 黄莉莉.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 杨立梅.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标签:音乐 善用 之美 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