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作文 > 正文

初中生师生关系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初中生师生关系的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通过对我校初中生师生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年级特征。不同年级学生在师生关系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初一得分高于初二和初三,初三最低。在性别差异上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师生关系。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六点建议,为探索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师生关系调查分析年级性别差异
  
   师生关系是影响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中学生的适应和发展,特别是情感适应、学习过程、行为发展以及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互动的关系系统,它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还包括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亲密性、冲突性、回避性和反应性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内在结构,每个因素具有特定的意义。
   亲密性是指师生之间在思想上相互认同、在行为和态度上相互接纳,表现出亲密和谐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关爱和理解是师生之间产生亲密感的主要来源。
   冲突性是指师生之间在情感或行为上的不和谐、不一致。它包含了学生因对教师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教学态度以及言行举止上不满而表现出的反感情绪或冲突行为。
   回避性是指学生不愿意接触教师,回避与教师交往的思想和行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学生通常把教师当作领导者和权威,因害怕出错受到批评而拒绝接近教师。同时由于年龄的差距,同伴与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师生关系回避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反应性是指学生在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认知和情感上的主动性。师生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关注、评价和理解是师生关系质量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1、被试。采取整群取样法。在校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级,共1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91份,回收有效问卷359份,问卷有效率91.8%。其中初一年级为88人,初二年级130人,初三年级141人。男生166人,女生193人。
   2、工具。选用自编的《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实施测查。问卷将师生关系分为亲密性、冲突性、回避性和反应性四个维度。问卷项目42项,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N=415),重测信度(N=71)(间隔两周)。表明各项目信度指标良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对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问卷部分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问卷总分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信度。
   3、数据分析。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考察年级和性别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回避性和反应性四个维度的主效应。结果发现,在冲突性和反应性维度上年级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其他维度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详见下表。
  不同性别、年级变量在师生关系各维度的方差分析摘要
  来源 因变量 df 均方 F Sig.
  性别 亲密性 1 947.871 8.578 .004
   冲突性 1 315.931 18.316 .000
   回避性 1 92.117 3.494 .062
   反应性 1 104.656 7.929 .005
  年级 亲密性 2 1804.494 16.330 .000
   冲突性 2 315.322 18.280 .000
   回避性 2 160.483 6.087 .002
   反应性 2 126.516 9.585 .000
  性别 * 年级 亲密性 2 263.975 2.389 .093
   冲突性 2 118.075 6.845 .001
   回避性 2 29.644 1.124 .326
   反应性 2 40.578 3.074 .047
  Error 亲密性 428 110.503
   冲突性 428 17.249
   回避性 428 26.367
   反应性 428 13.199
  Total 亲密性 434
   冲突性 434
   回避性 434
   反应性 434
  Corrected Total 亲密性 433
   冲突性 433
   回避性 433
   反应性 433
  
  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发展特点
   本研究发现,我校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年级特征。不同年级学生在师生关系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初一得分高于初二和初三,初三最低。说明初一的师生关系最好,最亲密。随着年级的升高,师生关系逐渐下降,初三降至最低。在亲密性和回避性维度上,各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在亲密性维度上初一与初二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回避性维度上,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存在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与反应性维度上,年级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在这两个维度上,男生各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检验结果表明初一与初二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各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探讨其原因,我认为:
   1)青少年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社会接触面以及社会交往日益丰富、频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更为复杂、深刻,这种主客关条件的变化不仅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其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初中生体现出独特的认知发展特点。这一时期,青少年思维特质的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青少年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够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逐渐进入一个喜欢怀疑、争论的时期。不轻易相信“权威”。经常要求独立、批判的对待一切,并同时能够比较自觉的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开始能够有意识的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2)从初中生社会性的发展来看, 这一时期初中生在自评价、自体验、自控制等方面获得显著的发展。自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上升而不不断提高,自评价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转化稳定性增强;自体验的发展中,成人感、闭锁性和自尊感的发展使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努力摆脱成人的束缚;在自控制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自控制的能力增强。
   3)课业负担的逐渐加重也可能是造成师生关系下降的原因。初中阶段面临中考的压力,尤其初三的学生。从访谈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学生升入初三以后就进入相对封闭的时期,从学校教师到家长都给予他们较大的压力,学业成为他们生活中倍受关注的中心,而学生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在初三阶段,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从而使学生与教师间的隔阂难以解除,初中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回避的成分相对初一、初二有所增加,师生关系质量受到影响。
   4)多重检验的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各维度的变化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初二总是变化的转折点。初二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从初二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开始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点”,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这一转变过程使初二学生学业成绩和品德分化比较明显,初二成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管理上也容易出现困难。
   5)、教师教龄和经验的不同影响师生关系质量的因素。关于教师经验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自己在师生关系中影响与接近两个目标的追求方面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基本稳定,但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会随着教师工龄的延长(尤其前6年)而越来越感受到教师对该种关系的影响。从接近性维度看,教师职业生涯的前20年中,学生所体验到的教师接近性的帮助、理解等行为却在逐渐下降。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教龄的增加,师生之间亲密性成分的减少使师生关系质量有所下降。
   二、我校初中生师生关系发展的性别差异
   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学生在师生关系总的趋势上看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师生关系。在亲密性维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和反应性上,初三男女生具有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及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探讨其原因,我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进行自我同一性整合时期,性别角色建立。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所认为的适于男性和女性的一整套行为特征。在西方社会,一般认为男性应该是自控制的、有竞争力的和理智的,而女性是温和的、自然的、情绪化的。在东方社会,尤其在日本、朝鲜和中国,男性应该是坚强的、有事业心的、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应该是温柔贤惠的、容忍的专注于家庭的。这种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特征使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不同的期待,以不同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
   建议: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对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格发展、自我概念形成、学习动机、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而且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态度和工作有效性产生影响。所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帮助老师提高职业幸福感。
  树立新型的师生观。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融洽师生关系,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二、 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热爱学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认识、了解学生。2. 尊重、信任学生。3. 既要体贴入微,又要严格要求。4.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5.平等待人,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以赢得学生的信服。
   四、严格要求,严中有度。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严格要求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讲究说话的艺术,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
   五、互相交流,教学相长。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多接触学生,改善和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教师相互熟悉和理解,在融洽的气氛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1、主动交往是一切交往的前提。2、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4、原谅老师的错误。
   学校可举办团体讲座,向学生宣讲主动沟通的益处与技巧。同时,要为学生搭建与教师沟通的平台,如定期组织师生恳谈会、设立学生心语邮箱等。学生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良好品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
  [2]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的构建[J]
  [3]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
   [4]王耘,王晓华, 张红川.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

标签:初中生 师生关系 因素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