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作文 > 正文

[我从《故都的秋》一路走来] 故都的秋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    09年上高二的时候,着实被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折磨得“遍体鳞伤”。自此,见到他的这篇文章我就避而远之。为什么?怕啊!今年带高一了,听说课改了,我欣喜不已。心想:达夫先生的那篇文章应该删了吧。我试探性地翻开课本,我的天啊,还在!我当时郁闷了好一阵儿。可是转念一想,既然课改也没删掉,那定然是一篇好文章!与其整日怕来怕去,还不如把它钻研透。打定了这个主意,我就对它的教学目标琢磨了起来。?
  一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经典之中寻找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来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因此,我认为此文可以以下几个目标入手:?
  1、文章的诗意――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意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那是因为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美。一片飘零的槐叶,几声秋虫的哀鸣,几丝细细的日光,几根疏落的枯草……这些都能牵动达夫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冷寂。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郁达夫用他的细腻情丝绘出一幅深沉诗意的主观意境图。本文让一切“景物”皆着“我”之色彩,使“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因此,这个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焦点。?
  2、写景角度之美?
  因为学生有了《荷塘月色》作铺垫,这课以这个点作为教学目标,正好可以复习第一课中所学知识。?
   在归纳鸽声、蝉声“以动衬静”的时候带领学生一起复习《荷塘月色》中第四段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和第五段中虚实结合的知识点并以第六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为例,让学生概括出写景的常见角度除了这些,还有高低,远近,俯仰,同时补充点面结合、色彩渲染等手法。?
  3、赏析音乐之美?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韵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故都的秋》,自然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
  先看作品对秋的描写: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是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烈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细微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着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
  对美的追求和领悟应该是语文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一路摸索,认为可把赏析本文的语言作为一个重点。?
  4、忧国忧民的情感美?
  文章写于1934年,作者郁达夫不远千里之遥,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要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什么不迟不早,恰恰要在1934年呢?那是因为日军侵华在即,北平即将沦于敌手。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其实是对故都作最后的深情一瞥,或者是想用他那凝重的笔触提前为故都举行一场豪华的葬礼:有秋蝉在唱哀婉的葬歌,有牵牛花在敬献花圈,鸽蛋一般的青枣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酸涩的泪水,而满地的落蕊,则是老北京那颗破碎、凋零的心。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如此这般的“清、静、悲凉”。这样,对于本文最大特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完成了,真是一举两得!?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有多少文人志士为了使祖国不受欺凌眼中满含泪水,甚至牺牲性命。那么,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不是就没有什么责任了呢?显然不是。虽然中国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国际环境并不理想。2011年9月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和最近发生的“中韩”事件就是例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绝对的输和赢,要想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们年轻的一代就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况且,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上。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责无旁贷。?
  这样 ,我们就能于经典之中寻找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来感染学生,引领学生。那就是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承担。因此,我认为把这个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完成,不失为一个好的入口。?
  其实,对于《故都的秋》,我琢磨了很久。对于它目标的确定,我觉得还可以结合高考中散文考察角度进行教学,比方说,重要段落的作用和重要句子的理解;也可以从探究归纳角度确定目标,比方说,总结解读写景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总之,当我再次翻开这篇文章,不再是害怕,而是品尝一路钻研的艰辛和喜悦。
  

标签:故都 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