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基于新背景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规划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然而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导致在教学中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教学新理念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意识;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新理念
  作者简介:赵定贵(1967-),男,四川文理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90-02
  
   近几年,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早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2004―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将毕业生就业工程列为六大工程之一。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市场人才供求矛盾激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巨大,学生如何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岗位进行认识与规划,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而基于当前社会背景下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也就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与挑战。
  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毕业生每年成倍增长,这一方面满足了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也为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压力。据资料显示,2010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约700万,但是实际就业率却不到80%,而往届毕业生也有160万人找不到工作。为了使学生对未来岗位有着充分的认识,帮助在校学生调整心态迎接工作,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高职学生在就业前的重要课程,能够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
  美国的著名学者安东尼.罗宾斯曾经对成功提出了一个万能公式:“成功=确定目标+制定详细计划+立即行动+检查修正完善+坚持到底的勇气”。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后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第一,能够让学生减少迷茫,提升自信。学生在学校中一直处于封闭式的学习与生活,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如何,很容易造成对未来的迷茫与悲观。当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引导时,让学生能够看到目标所在,并且有信心与动力去前进。因此高校需要对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第二,可以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抓住机遇,走向成功。由于一些学生并没有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没有具体的想要实现的目标,更谈不上怎样实现,因此在学习与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走一步看一步,并不积极地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帮助学生抓住机遇。
  其次,对于学校来说: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当学生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走上优质的工作岗位,让学校能够有着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提升学校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对于社会来说:第一,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当学生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目标,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岗位上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第二,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当优秀人才在自己岗位上研究出成果的同时,也为社会收获了收益。
  因此学校应当在教学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规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2]。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在近几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学呈现出一些问题:
  首先,职业规划引导队伍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在当前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高职院校要有毕业生的工作保障组织体系。因此高职院校也专门设置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部门,但是这是被动的机构,无法替代职业规划教学的职能。多数高校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老师都是其他课程的教师兼职,大多数有政治辅导员兼任,因此并不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特点,难以展开针对性的职业引导工作[3]。在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并不重视职业规划教学,安排的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信息储备量较差,难以达到教授学生的水平,对于学生选择职业的时候无法给出可行性建议。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内容单一。由于教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单一,在教学内容上也只停留在对于就业形势的介绍、政府的优惠政策与一些法律法规上面,对于学生的兴趣、特点等并没有针对性,因而难以培养学生对日后职业选择的能力。
  第三,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当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给学生授课的方式,一般理论知识较多,很少有着具体的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通过大会“灌输”,类似单位的报告会一样,做得好一点的也就是给学生开开选修可,这种教学形式难以针对学生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并且教师没有对当地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做具体的调研与观察,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4]。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
  在传统的观念中,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学生指导一条就业岗位,而在我看来,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学历、能力、特点、性格等对选择的职业方向进行参考与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市场需求与学生个人选择对其职业有着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高职院校中,一般毕业生面向的是基层与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性人才,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对于人才需求是随时更新的,因此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职业引导观念,帮助学生在寻找到工作的同时,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对口的职业[5]。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自己面临的职业岗位有着充分的了解,进而为日后准备职业与选择岗位留下充足的时间。然而在当前的市场中,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更是必要的。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除了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职业问题,更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择业、创业等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首先,确立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高职职业引导体系。高职院校面向的是应用型岗位,因此我们教职员工应当面对这一特点,对人才培养结构转变与调整,转变传统观念。第一,对学生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许多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因此我们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在学生中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一些学生由于心高气傲,希望自己一毕业就能够创业成功。学校应引导他们树立“到生产一线和艰苦行业去”、“先服从家长的意愿”等职业新观念。第二,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在当前市场中,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是主流形势,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是主流特征,因此在校学生应当以适应当前市场就业形势与适应社会为主要目标,转变幻想岗位适合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好准备去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第三,对于课程的安排要增加内容。传统的课程中,教师只是对理论进行灌输,似乎有着喊口号的嫌疑。而在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并且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进行分析,制定出自己的目标,然后在随后的教育中不断完善。
  其次,建设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学校日后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要培养与建立一批高素质、规范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对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学校对于稚嫩的或者或刚刚进入成熟期的就业指导人员要排除,而是需要资深的专业教师或者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对于指导教师,需要根据有关部门的培训计划,可以对资深教师进行培训,掌握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以便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岗位知识。
  第三,多种渠道开展就业指导活动。高职院校是一个教育机构,需要对市场需求还培养人才,然而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需要能够在岗位上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学校应当转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形式,顺应整个社会的需求,通过多角度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比如在每学期的教学中,安排本校本专业中的成功人士进行教学讲座,并且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解开心中的谜团与疑惑,增加学生的信心与就业知识,让学生能够有所准备地走向工作岗位。另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随时帮助学生解开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适合的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针对学生特点来对他们的职业进行规划。学校还可以创新形式,转变原有的所有专业都是一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内容的课程,比如偏向理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听专业人士的讲座;而偏向应用型的学生可以去实际的实践场所去操作与参观。
  第四,注重个性化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分布较广,而一般职业规划教学都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几乎老师面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缺乏了教育的针对性。当前更需要提倡的是职业引导的个性化,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定一套独特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逐步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
  五、结语
  高职院校要为人才市场进行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关注在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在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是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衔接的桥梁。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与实际相联系,避免学校在校期间与社会相脱节,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为市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走向未来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润玲.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周辉湘.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探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刘自斌.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责任编辑 时红兵

标签:职业生涯规划 模式 高职生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