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从村庄建设到地区发展】 某地区共有n座村庄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根据比利时Meetjesland农业地区集群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及中国城乡关系演化趋势,中国城乡一体化应建立在“城市群―乡村集群”的基础之上,并将“乡乡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基于中国国情的乡村集群发展模式应当是:以地区发展为价值观,建立以县(县级市)为依托的乡村集群合作平台,制定乡村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推进品牌策略,以集群的优势实现中国乡村地区主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城乡一体化;乡村集群;地区发展;比利时; 梯度理论
  From Village Construction to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Rural Cluster Development Model
  Hua Chen?1 Gao Ning?1 Georges Allaert?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 Zhou 310058, China; 2.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hent University, Ghent 9000, Belgium)
  Abstract: 6 years afte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rogram was launched, great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ppearance of China’s village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negative side effects
  ?Symbol~B@ the homogen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inherent value of rural areas, and the lack of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ymbol~B@ are also observable and new development ideas are in urgent need. Therefore, the Belgian Meetjesland Development Model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Dutch-speaking region of Belgium, there are five rural clusters based on a regional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Meetjesland, located between Ghent and Bruges, is one of them. In 1995, the Streekplatform+Meetjesland (Meetjesland regional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and a strategic plan was made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brands. Currently, Meetjesland is a ?well-known agro-food region in Belgium with its distinctive model.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urban forms such as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urban belt, the urban-rural gap in China is widening, since the more widely scattered rural areas can hardly be integrated into the big cities on an equal footing. Based on the Meetjesland Model and the Generalized-grads Theory, a new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dea, the ″urban agglomeration―rural cluster″, is proposed, which makes ″rural-rural integration″ the prerequisite of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The concept of ″rural cluster″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luster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It refers to a cluster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joined together by common development goals, having agriculture as its core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s its platform. The units within this cluster follow the same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planning, and shar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ectors. After some revision and mod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Meetjesland Model″ is reshaped into a Chinese model which stresses rural development-oriented values, rural cluster-based cooperation platform, rural cluste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brand-promoting cluster development model. This model specifies that the rural areas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integrated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space with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caution should be taken so that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not equal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that the rural cluster cooperation plat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of a county or a county-level city, which is a relatively stable political unit in China, and link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that the rural strategic planning should be formulated as regional guidelines of action, and that cohesive regional brands should be created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local residents. The above points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ural clusters on their way to act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ural cluster; regional development; Belgium; the grads theory
  一、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各地纷纷开始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展开。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一字之差揭示出中国正在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管理者和研究者开始转换思路,从狭隘的“城市”到交融的“城乡”,建构覆盖城乡的规划建设体系,以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
  2011年9月21日,在南京 “推动江苏城乡空间品质提升”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城市与乡村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景观特色,城市与乡村应该像“夫妇”那样结合,才能萌生新的希望和生机,如果把农村都建成城市模样,那就是“同性恋”模式,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也不会有新的生机、新的文明。中国城乡应像“夫妻”而非“同性恋”,城乡面貌趋同化是一种危险具体内容请参见朱晓颖《住建部官员:中国城乡应像“夫妻”而非“同性恋”》,2011年10月21日,http://news.省略/domestic/945/20111021/16826175.html,2011年12月3日。[Zhu Xiaoying,″Official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OHURD):The Chines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should be Like ′Husband and Wife′ Instead of ′Homosexuality′,″20111021,http://news.省略/domestic/945/20111021/16826175.html,20111203.]。在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六年的现阶段,管理者和研究者应审视并修正乡村地区发展思路。“城乡一体化”并不应该是“城乡一致化”,面貌的趋同会导致乡村地区活力的消失,乡村地区居民被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包围,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物质建设并不等同于地区发展,只有在地区发展视角下的物质建设才是合理并可持续的。为此,本文以比利时的Meetjesland农业地区发展模式为案例文中关于Meetjesland地区资料由作者翻译及整理自Meetjesland官方网站:http://www.meetjesland.be/。,在与中国乡村发展现状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以乡村集群作为空间载体,从单纯村庄物质建设转换至乡村地区发展的新思路。
  二、比利时Meetjesland农业地区发展模式
  (一)Meetjesland 农业地区概况
  比利时国土分为三个大区,北部的弗拉芒区(Vlaanderen,荷兰语区),南部的瓦隆区(Wallonie,法语区)以及布鲁塞尔首都区(Brussel)。其中弗拉芒区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25万,人口密度的为463人/平方公里。根据弗拉芒区的人口密度、农业从业人口比例和农地覆盖面积,可以绘制出弗拉芒地区城市和乡村图。从图1可以看到[1],弗拉芒主要的乡村地区呈集合式发展,包括周边的乡村过渡区及部分郊区在内,形成五个地区集合体。其中Meetjesland农业地区位于两大城市根特(Ghent)和布鲁日(Brugge)之间,地处比利时和荷兰的边境,面积为660平方公里,包括了13个城镇和17.7万居民,人口密度为268人/平方公里。
  Meetjesland地区概况可从下面的诊断玫瑰图中得到直观的认识(图2)。这九个方面的得分是从与弗拉芒地区的平均状况比较构建而来的。这张图中,弗拉芒地区各方面的得分都是3。Meetjesland地区的得分则基于定量或定性的指标,随着Meetjesland地区的状况优于或差于弗拉芒地区的平均水平相应增加或减少。在多数方面,Meetjesland的得分低于弗拉芒地区的平均水平;仅“空间”是积极的优势元素,包括开放空间、有价值的景观和地区有吸引力的地点。总的来说,该地区的发展情况低于弗拉芒地区的平均水平,处于较不发达的地位,这也是地区合作平台成立的原因之一。
   (二)Meetjesland 地区合作平台的建立
  1995年12月17日,在弗拉芒地区当局制定的新的地区经济政策的基础之上, Streekplatform Meetjesland成立,11个城镇(目前为13个)选择成为Streekplatform Meetjesland成员。在荷兰语中,“Streek”是“地区”之意,“Streekplatform”即为“地区平台”。这个平台强调地区乡村特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Meetjesland地区有代表性的组织和市政当局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平台,以讨论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规划。这是一个横向链接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各类机构诸如政治团体、商会代表、市政当局、教育部门、社会经济部门、社会福利部门、农业社团、环境和自然组织甚至自由职业者及普通职员均能参与到地区的主要活动中。它的目的是促进地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达成符合地区政策的一致的复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发起和执行区域倡议和项目,为地区的成功发展创造前提。
  (三)Meetjesland 地区合作平台的发展
  从2007年10月16日开始,Meetjesland 开始着手于一项新的规划《Meetjesland 2020》,它主要描述了在接下去的10年到15年这个地区如何发展。为了更加透明和有效的区域运作,该地区目前正考虑将合作平台向网络化方向推进,促进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区域网络合作平台”(Regional Network Meetjesland)。除此之外,该规划的重要任务还包括:支持Meetjesland营养计划的运作,促进食品部门的发展;支持欧洲乡村计划Leader+的实施,该计划给欧洲26个新的农村项目提供经济支持;促进Meetjesland地区政府之间的协商并支持跨市的项目;商谈并组织编写不同的地区发展文件,诸如空间构想、可行性研究等;协调地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支持其他的地区协会;协调地区福利机构的不同工作组(老年人机构、残疾人机构等);促进地区沟通,创造地区品牌“Meetjesland,加入我们”,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如每年的Meetjesland报纸、网站和每月的电子杂志、讲座、信息亭; 建设内部和外部网络,举行不同机构人员参加的年度新年招待会;开展地区发展研究和指导性的地区研究项目;在政府、学生、居民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从这些任务出发制定九项主要的战略目标:建设有吸引力和活力的中心及村庄;提高景观质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组织有效的交通;进行跨行政区域的合作;鼓励教育和创新;提高区域合作效率;创造鲜明的地区品牌;进行可持续性检测。如今,“Meetjesland”已经成为一个颇有声誉的农业地区品牌。这个地区80%的土地由农民耕作。这里农业和食品工业很发达,是地区的龙头经济部门,并有欧洲知名的食品公司。以农业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链使该地区的人民重新发现他们自己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源,并重新组织它们,为非农业地区的人们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四)Meetjesland 模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比利时的农业地区呈集合式发展(本文称为“乡村集群”,下文将有详细论述),乡村集群实际上是包括了乡村、部分乡村过渡区和郊区的复合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强调地区的农业特征,认为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的多重属性,着眼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Meetjesland地区合作平台则是一种一揽子地区协议,这种协议优于任何单独的协议,是团队合作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任务和资金都需要许多组织来分担。Meetjesland地区合作平台尽管仅仅是以一种指导性的间接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推动和控制,
  图3 Meetjesland模式图
  但仍是将分散的农业地区整合为集群共同发展的有效方式。《Meetjesland 2020》地区发展规划则是对该地区所有公共和私人机构将权力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号召和部署。此外,Meetjesland使用品牌战略,这种战略意味着要求每个城镇、每个主要事件、每个地区组织都在交流中使用该品牌以增强地区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品牌得到更多组织的支持和更广泛的传播。可以认为,乡村集群是空间形态,地区合作平台是制度支撑,地区发展规划是行动策略,地区品牌是文化外延,地区发展则是价值观和终极目标,它们共同形成了“Meetjesland模式”,如图3所示。在对中国城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修正即可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地区发展新思路。
  三、中国乡村集群发展模式
  (一)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在区域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狭义)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都通常认为,城市的辐射对乡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根据广义梯度理论(修正了传统梯度理论并综合了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的核心观点),任何意义上的梯度既是梯度推移方,又是接受梯度推移的一方,即梯度推移是多维双向的[2]。
  而在中国城乡关系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费孝通先生早已观察到,在近代中国,都市兴起和农村经济衰落并行,乡村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3]。乡村多被作为接受梯度推移的一方,在城乡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乡村价值过度依赖城市发展以及与城市的区位关系等所赋予的价值,以城市的价值导向为导向,内生价值逐渐退化。在城市这一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开始向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态发展,“城乡”关系中的“城”有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形成城市群、城市带的城市地区“城市质量”提高,其引力和极化作用相应增强,在城乡关系中梯度推移方的角色也得到增强。从传统的“城市―乡村”到“城市群―乡村”,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
  如同不门当户对的夫妻,发展程度悬殊的城乡难以形成健康和谐的一体化关系。在城乡这样的梯度关系中,乡村不仅仅是接受梯度推移的一方,更应该成为梯度推移方。乡村应该立足于自身禀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辐射、被牵引发展的被动态势,从地区内部挖掘发展动力,将城市的辐射与梯度推移作为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而非唯一的发展动力。
  图4 城乡关系演变图
  这一观点也在当代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王艳飞与司汉武所进行的关中3个县域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表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梯度推移阻力减弱的情况下,城市辐射带动仅仅是乡村发展的外部条件,乡村的资源禀赋、农民和地方政府的努力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4]。因此,在这些地区,城乡关系不应再拘泥于一城一乡点对点的层面。乡村要获得对等的发展地位,承担双向城乡关系中的梯度推移职责,必须建立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将乡村建设重点从村庄物质建设转移到乡村地区发展上来,以与城市群相当的“质量”在城乡关系中实现主动式发展。因此,中国的乡村发展可以借鉴“Meetjesland模式”经验,将城乡关系建立在“城市群―乡村集群”的基础上,将“乡乡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如图4所示)。
   (二)乡村集群
  集群是一个生态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这种单元具有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集群优势。目前国内对于集群概念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产业领域。其中,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5]。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著名的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目前我国各地区也在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产业集群,如临安竹笋产业集群、诸暨珍珠产业集群、浙中南海区养殖产业集群等。但对于乡村地区发展来说,产业发展仅仅是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乡村地区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产业)、社会、环境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对于大量并无明显特色和独特禀赋的乡村地区尤其如此。集群的优势有利于这些地区整合资源,集中优势,以整体的姿态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持续主动的地区发展动力,使城乡关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健康的双向流动。
  图5 中国乡村集群模式图
  因此,在农业产业集群和对“Meetjesland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乡村集群的概念:乡村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农业为核心内容,建立在地区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因地区共同发展的目标而联合在一起的村庄和小城镇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在经济、社会及环境领域遵循一致的发展纲领和规划,并共同享有资源和机会。在根据中国国情对“Meetjesland模式”进行修正与补充后可得到中国乡村集群发展模式(如图5):以地区发展为价值观,建立以县(县级市)为依托的乡村集群合作平台,制定乡村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推进品牌策略。
  1.地区发展的价值观
  中国的乡村发展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耕地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乡土文化遗失等都是村庄物质建设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物质建设所造成的问题。同时,城市仅仅希望周边的乡村提供廉价食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城市居民对于乡村地区有新的要求和期望[6]。除了食品供应,乡村地区也应该担负娱乐、教育、度假、疗养等功能。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都市周边,农家乐、农业旅游、养老养生农庄等多种形式的新型乡村生产、生活形态反映了这一趋势。乡村地区不仅是生产空间,也是生活消费空间和生态环境空间,是一个完整的地域社会空间。因此,应该避免将乡村地区的物质建设与社会、环境发展剥离开,避免因物质建设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应致力于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将发展思路从物质建设转向农业地区的全面发展,树立地区发展的价值观。
  2.乡村集群合作平台
  比利时有强大的地方政府,因此,“Meetjesland模式”中首先形成的是横向合作平台,而纵向各级政府间的合作则较为薄弱。中国则恰恰相反,为形成网络化的合作平台,重点在于建立横向的合作关系。县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政单位,是基本的地域社会空间,人们对这一地域空间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目前我国自发形成的著名乡村集群雏形也多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依托,如安徽歙县、黟县,江西婺源,福建永定等。同时,县是中国城乡关系中重要的连接点和纽带。因此,中国乡村集群可以依托县及县级市,由农业部门牵头建立横向合作平台,使之成为联系各级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的乡村地区发展平台。
  3.乡村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Meetjesland 2020》是包括了经济发展、景观保持、文化挖掘、品牌塑造等多方面内容的发展战略规划,是该地区发展的纲领和方向。这种包括地区经济、社会、景观发展的一揽子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是对该地区所有公共和私人机构将权力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号召,是地区发展的纲领、策略和行动指南。因此,战略规划虽然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属于法定规划,但仍得到规划界的重视。在新农村建设实施六年来,可以看到,村庄规划重在生产安排和物质建设,未能对乡村地区独特的社会和环境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怀。此外,目前各地纷纷建设各类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区,为避免建设同质化以及将不断出现的新农业经济模式与农村地区社会环境发展有机联系,需要制定以地区发展为导向的县域乡村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4.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在我国乡村建设中逐渐得到重视,江西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称号,浙江安吉旨在打造“美丽乡村”,江苏周庄是公认的“中国第一水乡”。但目前中国的乡村品牌多为乡村旅游品牌,且有同质化的倾向。本地居民和农户的品牌意识较弱,品牌管理主体不明,农业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互相交叉。实际上,地区品牌是将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地区特征的概括,它是一个地区历史、人文等各类资源以及人们对地区认知的总结,是地区的发展方向[7]。强势的品牌有巨大的效应,如果人们头脑中有一幅有活力的充满创造力的地区图景,该地区就容易在方方面面获得成功,诸如吸引优秀的公司和员工,吸引游客和度假者以及新的居民。同时,地区品牌也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国乡村集群地区品牌应更重视利用品牌增强地区内部凝聚力,提高本地居民参与积极性,将合作平台作为品牌管理主体。创造地区品牌的方法不一而足,可以综合运用问卷调查、SWOT分析、专家座谈、创意征集、举办竞赛等方式。乡村集群内各机构和组织需要承诺使用该品牌,以统一的形象和统一的语言进行区域沟通。
  曾经的超级村庄的神话正在逐渐消失,“大”并不一定带来健康的发展,相反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乡村消失,“城乡”这种不对称的均衡关系被误读为“城城”的对称关系。有趣的是,Meetjesland地区的宣传语之一是“小是美丽的”,这是一种对于自身特色的清醒认识和自豪认同。与个体的膨胀相比,适宜的尺度与高效的合作所带来的集群优势可以以一种更为温和的姿态形成良性的城乡梯度关系,使乡村地区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赢得主动发展,承担梯度推移方角色。基于“Meetjesland模式”的中国乡村集群发展模式或许能为新时期的农村地区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 考 文 献]
  [1]P.Cabus & W.Vanhaverbeke,″The Economics of Rural Areas in the Proximity of Urban Networks: Evidence from Flanders,″?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Journal of Economic & Social Geography),?Vol.94,No.2(2003),pp.230245.
  [2]李国平、赵永超:《梯度理论综述》,《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第6164页。[Li Guoping & Zhao Yongchao,″A Summary of the Grads Theory,″ ?Human Geography,? No.1(2008), pp.6164.]
  [3]费孝通:《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Fei Xiaotong, ?China’s Gentry:Essays on Rural-Urban Relation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4]王艳飞、司汉武:《基于梯度理论的农村社会发展实证分析――以陕西3个县域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第300302页。[Wang Yanfei & Si Hanwu,″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Gradient Theory:Three Case Studies from Shanxi Province,″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No.4(2010), pp.300302.]
  [5]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新疆农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640页。
  [Song Yulan & Chen To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 and Its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No.6(2005),pp.3640.]
  [6]T.Marsden,J.Murdoch & P.Lowe,et al,?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ide,?London:UCL Press,1993.
  [7]J.Kruit,I.E.Salverda & K.Hendriks,″Regionale Identiteit van Natuur en Landschap: Een Verkenning van een Containerbegrip en de Bruikbaarheid als Sturingsinstrument,″20040908, http://content.alterra.wur.nl/Webdocs/PDFFiles/Alterrarapporten/AlterraRapport1014.pdf,20111120. [J.Kruit,I.E.Salverda & K.Hendriks,″Regional Identity of Nature and Landscape: An Exploration of a Container Concept and Its Usefulness as a Management Tool,″ 20040908, http://content.alterra.wur.nl/Webdocs/PDFFiles/Alterrarapporten/AlterraRapport1014.pdf,20111120.]

标签:村庄 地区 建设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