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英语 > 正文

[先进文化应流淌法治血液]血液里流淌着美句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紧接着10月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面世。如果说前者吹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那么后者则掀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大旗。先进的文化必然流淌着法治的血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牵引。
  
  ■特邀嘉宾: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 进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李德顺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文 兵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主任 庞金友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所 刘 飞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 于 飞
  
  法治文化定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样式
  □什么是法治文化?
  ■文兵:法治与文化这两个概念可以拆开来加以考察。文化是我们活动的产物,是我们生活的样态。它像血液一样融入到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之中。法治就是对于法律的尊重,而法律其实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伦理的底线。法律只有内化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仅仅是作为外在的强制,而是成为一种文化,法律才能得以坚守。法治与文化本质上是一体的、相互交织的。法治,不能没有文化;文化,也不能没有法治。法治文化指的是一种整体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形态,关注的是法治对于整个文化的塑造,是文化对于法治的支撑。
  ■李德顺:法治文化起先是中宣部、司法部作为普法概念提出来的,是侧重于面向大众的。这次中央《决定》虽然没有直接提法治文化,但强调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把这些内容变成现实,就是要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法治文化。周永康同志曾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要求政法机关“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这就比原来的法治文化含义深化了、扩展了。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治定位为政治文明,我认为,法治文化主要是区别于人治文化的一种新的政治文明体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法治文化?
  ■李德顺: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民主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国体。而它的政体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运作需要法制特别是宪法加以保证。所以,法治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司法系统和司法部门的事,而是国家政治的实质特征和核心内容。这样的政治制度如果能够真正成为我们社会的公共政治生活实践,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的社会文化就是一种法治文化了。因此,法治不仅仅是治国手段,更应成为生活规则、生活方式。
  法治文化价值: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不二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究竟以何种“文化”来强国?
  ■庞金友:这个命题其实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从历史上看,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促进现代化,迄今为止已形成了三个基本模式:(1)欧美模式,即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文化,它推动了近代工业革命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2)苏东模式,即借助以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根基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依靠重工业发展和计划经济获得成功。(3)东亚模式,即借助传统的儒教文化,以教育和知识为主导,突出文化价值,以文化驱动经济,被称为“第三种工业化模式”。由于韩国最具代表性,所以也称“韩国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们是要择三选一,还是另辟蹊径?我认为,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寻找平衡点,是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法治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选择。
  ■文兵:文化可以多元,但不论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总有一些基本的规范不能逾越。这些东西可以把我们凝聚起来,成为共同的操守。由法治精神所灌注的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先进文化。通过法治文化的培育,可以使各种表面的文化诉求与实际的文化形态走向统一。
  ■马怀德:强调法治文化就是强调法的权威。因为法治文化体现的是法的精神、法的理念,所以与文化强国战略是一致的。培育法治文化,强调法的权威,就是强调规则的统一和平等适用,强调程序、民主、理性和尊严。
  法治文化培育:节点与路径
  □不少人指出,法律体系形成后,我们缺的不再是法律法条,而是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有法可依”以后,能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在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防止法律白条。对法律实施中可能遭遇的难题,人们心存疑虑。
  ■李德顺:“缺法”的突出后果,表现为两大危机: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和老百姓的“安全感危机”。解决这两大危机,还得呼唤法治。政府的公信力来自哪里?来自于忠诚于法律,来自于依法办事,公开透明,一以贯之。对于百姓而言,如果有了法治这个后盾,一个很穷、地位很低的人也不会觉得很弱势,也能活得理直气壮,安全感也就有了保障。
  ■刘飞:法治文化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公平正义的实现追求;二是法治精神的实践与实现。如果不从这个层次来看待文化问题,那么即使我们有再多的文化产品,有再多能够拉动GDP增长的文化市场,也不能够成为文化的强国。可以说,没有法治做保证,文化强国就是空中楼阁。
  ■于飞:法治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依法而治,是社会民众对社会调节方式普遍的内心认同。法治一旦上升到文化层面,它的核心应当是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的敬畏和依赖。
  □该如何培育法治文化?
  ■马怀德:在中国培育法治文化要看准五个问题:一是高官、高管率先垂范,二是媒体理性自律,三是教育者高度负责,四是公权依法行使,五是民众理性。只有各方面共同担当,才能使法治文化培育落到实处,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理想。
  ■黄进:法学教育机构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要做法治思想的引领者,做法学理论的创新者,做法律制度的构建者,做法学教育的先行者,做法治生活方式的布道者,从而引领全社会敬畏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让法治成为人民的生活方式,让法治真正融入中国社会的文化体系。
  (本文是作者整理了中国政法大学专家学者在“法治文化培育与文化强国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略有删减。)

标签:法治 先进文化 流淌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