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_乔柏华,如果让我选我宁愿要口碑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对乔柏华来说,“FEEL”是他觉得影视艺术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最具美感的FEEL来自视觉。   “当你看到一部有着文学美感的作品转换为影视的全过程,真的很爽。”
  
  出生于1987年的制片人乔柏华,对影视艺术的所有情结可以浓缩为一个词:Feel(感觉)。而最直接的Feel,来自天生的兴趣。
  当他还是个16岁的中学生时,便进到一个剧组里做文学统筹。他说,“我当时上学,看到数理化的课本瞬间头痛,也不知这个学出来对我有什么用?学校要每个学生都全能,这怎么可能呢?”或许,16岁的乔柏华正经历着与每个少年相同的逆反期,他们的身影通常活跃在篮球场和网吧,而北京市重点潞河中学大约也容不下这样的异类,因一件事要被学校记过,乔伯华索性说:“我不念了!”
  这个姿态虽然潇洒,但家人难免为他的将来发愁。这时,乔柏华心中早有对影视艺术的向往。此后,某剧组便多了个隐姓埋名的少年,他勤快地干各种杂活,订房间、买盒饭,拎衣服、推轨道,或者守在制片人、导演身边做笔记看监视器……这是乔柏华与影视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两年时间的基层实践,没有人知道这个埋头干活的孩子家境优渥,而他的执著个性和学习能力,也向家人证明着,他们支持他并为他开影视公司的决定正确。
  如果说职业方向的第一次选择多少是任性施为,而之后他赴英留学专攻传媒,则是有心之选。两年剧组生活,跟各个工种实打实地过招儿,不仅让乔柏华看到自身的问题,也让他意识到作为中国的影视人,要想推动这门艺术走得更远,必须要有更专业的素养和更广博的见闻。但他并未像其他学子一样埋入书山翰海,一心苦读,而是频繁往来于中英两地,每到暑假,他的新戏在国内开机,两个多月完成拍摄,他再返回英国上学。他认为,把传媒理论直接用到项目实践,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21岁,乔柏华完成人生中第一部独立制片的电视连续剧《成家立业》。他形容做这个戏的经历时,语带调侃:“可能年龄太小了,真是HOLD不住!”随后他解释道,“这部戏是忍气吞声地过来的,算是一个交学费的过程吧。”
《影视圈》:这么说来,第一部戏你赔钱了?
  乔:毕竟第一部嘛,有很多人看你年龄小,就会不听话,有很多被欺负、被骗的时候。但这部戏还是有点利润的。我想最大的问题是发行,我当时不懂,外面随便找了一个人帮忙发,虽然发得一般,但没赔钱。有一阵子比较沮丧,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老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家人劝我说,别人都说第一次做剧要赔个一两千万,咱投进去的钱没赔就不错了。我后来的发行总监跟我聊天时也说,你的运气很好了,你想想看,第一次拍戏就能卖掉,还多少赚了点钱,这已经很幸运了!
《影视圈》:看你公司早期的作品,主创都不够腕大,这会影响电视台收购吧?
  乔:我们一直坚持做自己擅长的戏,早期作品也以都市家庭剧为主。比如,《谁来伺候妈》是我们东仑传媒的第二部戏,的确没有一个名角,只有演妈妈的彭玉老师多少有点名气,导演于淳那时候还没火起来,并不具备卖片的能力。但这部戏我决定自己做发行,当时也不认识什么电视台的人,就是拿着片子一点点跑下来的,一集也卖了一百多万。事后琢磨,主要是我们这个题材选得比较好,故事好看本身就是市场。
《影视圈》:这几年来一直以现代都市家庭剧为主,是出于什么考虑?
  乔:一是赚钱来说,这个题材比较保险,没有政策方面的干预;再就是我个人的兴趣。比较喜欢有时代感的、写实题材的东西,我不太喜欢拍过去。你比如说穿越,我们看美国的片子都是穿越未来,我们中国是穿越历史,我觉得没意思。以我的个性,短期之内我不会碰历史,还有年代戏,再比如某些雷剧,就是再赚钱我也不会去拍。我们做传媒的,宗旨是传播文化,我宁可钱少赚一点儿,也要保证一个自己的品质。
《影视圈》:反而观众对现代剧是非常挑剔的,因为是否反映生活,是否真实大家都是一目了然的,你怎么面对观众的挑剔和考验?
  乔:这的确是有难度,我看今年广电报批的剧目,一半以上是现代剧题材,我感觉会死掉一批。为什么呢?首先它不是一个强情节剧,收视群体又以女性为主,对现实的要求高,要接地气又要过审查,有一些刚入门或不专业的公司很可能成为炮灰。你比如我们做剧本的时候,一是考虑生活流,二是我们有个更细致的定位,是都市轻喜剧,这种剧的收视率目前来说蛮高的,而中国的制作公司现在普遍缺乏幽默感,我们看到这样的市场空白。
写那些年的光阴故事
  对乔柏华来说,“Feel”是他觉得影视艺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最具美感的Feel来自视觉。“当你看到一部有着文学美感的作品转换为影视的全过程,那个过程,真的很爽。”乔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优雅的Pose,让人能感受到他对这份职业有着发自内心的享受。很显然,任何单纯的文艺形式,比如说文字,所带给他的触动远没有影视来得强烈。
  17岁时,乔柏华喜欢写小说。他说,“我写第一个小说,从17岁写到22岁还没写完,后来我思考写不下去的原因,原来是我不能坐在电脑前枯燥地敲字,但我脑子里又装着很多创意和故事,我一心想把这些内容还原,怎么办呢?”
  其实,乔柏华想要的写作状态,是一个有着场景感的,有分享和描述,有讨论的过程的状态。直到去年,在积累了几部成功作品经验后,乔柏华得到一个非常棒的故事,这让他立刻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决定自己亲自把这个故事做出来。
  这个本子叫《光阴的故事》。乔柏华请到导演付宁与他共同创作。两个人加一位速记员,坐在办公室里,一场戏一场戏地过,再拿录音笔录下来,每天六七个小时,走二十多场戏,聊得口干舌燥。用了四个多月时间,其间又经过四五次修改,乔柏华说送到电视台编审手里,听到他们对剧本的评价,觉得一切都值得。但令他纠结的是,说剧本与写剧本不同,不仅费脑子还费体力,他工作时通常边吃边写,他用玩笑的语气说:“惨了,写完这个剧本,我胖了五十斤哪!”
  想来,这的确是令潮男帅哥纠结的事。在乔柏华身上,多多少少有些完美主义,从他聊剧本时的手势和表情里,你能看出这位80后,既是爽直热情的,又是沉稳果敢的,他有着做事的精益求精态度,更有一种难得的敬畏心。
  他说,“我做了一次编剧后,特别能理解编剧的辛苦,所以现在给编剧的待遇很高。原来总觉得能入我眼的编剧不多,如果他们写不好,我就觉得一集不值四五万,当然我是指还没有出名的编剧。但现在想法改变了,如果请了人家来工作,光是那点辛苦也值个四五万块的,我开始有耐心让他们修改,而不是一举否定。”
《影视圈》:《光阴的故事》讲的是80年代的故事,以你的年龄应该缺少那个年代的真实体验。
  乔:这个故事根据现在十位身家过十亿的富翁的真实生活经历、发家过程和情感故事改编,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我之所以有兴趣,一是觉得那是中国最好的时代,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心思特别纯粹,做生意也是拿命拼来的,有转型期的传奇色彩。二是这些素材都是我亲自收集而来的,有一部分是我父亲聊过的那个年代的往事。之后我找导演来一起写,因为导演也是那个年代的过来人,他会帮我完善很多细节。目前剧本已经有很多电视台看过,反映不错,大家都很期待。
《影视圈》:这些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是把原型汇集到一个人身上,还是讲几个人不同的故事?
  乔:这些原型,现在有的已经身家过百亿,有的已经去世,也有的成为阶下囚。整个故事非常丰富好看,也很贴地气,等于是把几个原型汇集到男一和男二身上。我们的男一号是靠小生意起家的,他是个胡同串子,男二家庭和学历背景都很好,两个人是好兄弟,后来因为一个美丽的女人,产生了裂痕,故事围绕他们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其中涉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典型商战故事。
《影视圈》:这几年,东仑传媒始终坚持做都市家庭剧这个范畴吗?
  乔:应该是。现在好多电视台收片风格越来越明显,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卫视走的都是都市情感路线,江苏、浙江、安徽走年代传奇,山东、辽宁、黑龙江多是红色经典、谍战、农村戏,湖南卫视两个剧场,七点半剧场走都市路线,十点走青春偶像古装路线。我觉得一个成熟的制片人,要抓住平台,做出自己剧目的风格和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比如于正的女人戏,唐人的古装剧,都是很有风格的。我们未来要在都市情感剧这块占领市场 。
《影视圈》: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这几年表面繁华,但演员片酬造成的制作成本的通胀,也让制作公司冒很大的风险。
  乔:电视剧要是干好了,它的利润率在百分之三百。但是,这个产品有一个残酷性是它是不可复制的,一部戏做得再好再赚钱,下一部仍然要重来,所以文化产品的单点利润高非常合理。我觉得演员片酬上涨也正常,在美国的大牌演员也很贵。最关键是内容为王,片子做好了,可以要求电视台提高收购价格。我们做影视公司的,就是传媒内容提供商,你必须要有做精品的态度。
  
  我觉得一个成熟的制片人,要抓住平台,做出自己剧目的风格和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比如于正的女人戏,唐人的古装剧,都是很有风格的。
  我们未来要在都市情感剧这块占领市场 。
  
  我个人的兴趣比较喜欢有时代感的、写实题材的东西,我不太喜欢拍过去。你比如说穿越,我们看美国的片子都是穿越未来,我们中国是穿越历史,我觉得没意思。以我的个性,短期之内我不会碰历史,还有年代戏,再比如某些雷剧,就是再赚钱我也不会去拍。我们做传媒的,宗旨是传播文化,我宁可钱少赚一点儿,也要保证一个自己的品质。

标签:让我 口碑 我宁愿 乔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