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三个共同体 [“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的人才观的重要内涵。两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决定发展。通过实证研究确认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必要性和评价机制,指出“师生成长共同体”是发挥大学生个性和教师成长两者互促发展互携进步的有效单元。
   关键词:师生成长;共同体;任务课程;评价机制;实证
   作者简介:金泽龙(1965-),男,北京市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MBA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论文是广东高校“科学发展观引领‘师生成长共同体’探寻”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K200913)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17-04
   作为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角度建设必修课程”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整体设计教育,整体养成意识”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通过科研课题的调查研究梳理三个整体的系统建设程序和对“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单元完善建设,使高职大学生完成从“不完整小矮人”到“完整巨人”的转变,并使教师在大学生的转变过程中不断体会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从而迸发出工作的激情和生命的张力。
   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推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证研究的效果显示的确能够使大学生自由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将来进入社会有更好的表现和信心。同时,更大的贡献是能提高毕业学校的声誉。
   一、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有效单元
   “师生成长共同体”把原来更多的属于大学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全体教师人人承担育人责任,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导师制”。应该说,“师生成长共同体”借鉴导师制的部分经验,但与“导师制”有本质区别。“导师制”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指导,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作用,较少涉及师生共同成长的问题[1]。而“师生成长共同体”是一个师生平等、双向沟通、交互作用的基本教育单位及有效单元模型,强调的是师生同发展、生生同发展、共成长,追求的是教育磁场的和谐。
   要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开展真实实践教学,就要抓住课程这一载体,强调课程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突破单一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多学习领域的职业课程载体,形成立体式、发展性的课程结构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任务课程为载体:开展四环节探究式教学
   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构建使教学有了操作的基本范式。以实训课任务探究式教学为例,我们通过表格来展示其各个环节(见表1)。
   提出问题、诱导观察、引导辨析、归纳升华是任务探究式教学的4个环节。其中,问题居于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地位,造成大学生悬而未决但又欲解决的状态。而创设实际现实化问题情境可激发大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是实训教学的基本手段,可使大学生在实验和演绎中将感性升华为理性;辨析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归纳升华则是改造认知结构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以及任务的完成。
   (二)实训基地为体验:推行三步研究指导策略
   以广东轻院为例,随着国家示范高职的获批,在校内建成了近万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计有国家高分子研发基地、汽车维修工厂、食品检测添加剂实验室、设计艺术工作室、文秘礼仪体验馆、电子商务实操室、校园超市等二十多个功能区域,成为广东高职示范工程。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建设资源,组织大学生开设各种经管类、理工类科技课程,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的核心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研究专业科学,从而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来促进相互的进步。
   1.在情境中学:发现问题,变问题为课题。情境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生成的基础。“情”可激发求知欲,“境”可提供表征事物的背景。创设不同的场景,唤起大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大学生厘清问题,提出疑问,促进师生的密切交流,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体现了较强的创新价值[2]。
   2.在探索中学:收集和处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大学生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过程中,需要设计学习技术路线,这是大学生设计方案的难点。通过教师引领大学生们检索筛选研究文献及网络信息,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启发他们检索、分析相近研究的流程,并加以借鉴,促使大学生逐步设计出学习研究方案,并在实施中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3.在体悟中学: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他们化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教养,化知识为精神力量,并使这种良好的智慧、德性、教养以及精神力量服务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生和整个社会。在情境中学习侧重实际问题产生,在探索中学习侧重探究过程,在体悟中学习注重育人价值。
   三步教学指导策略的有效应用,较为充分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任务目标,体现“师生成长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考察为载体:实施“两地”实践操练
   每学年的两个学期,由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组织大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考察实践活动。考察活动分为问题准备、问题实施、问题总结3个阶段,以保证问题要素的落实。以问题准备阶段为例,考察活动设有5个步骤:1.确立调研主题;2.内外结合进行专题指导3.分组选题、拟定课题计划、开发与设计问题;4.广泛收集信息;5.做好开题论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亲历了学习的3个环节:知识从哪里来以及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知识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知识到哪里去,即它们在实践中有什么实际应用。
   我们所采用的职业课程载体对象不同、方式各异却功能交互,如同打了一个“组合拳”(见表2)。
   二、放飞“师生成长共同体”学生个性
   (一)任务课程目标――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合适教育
   任务课程提出和构建,目的就是要设计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课程。向他们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让大学生插上个性发展的翅膀,“立足校园,放眼世界”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任务课程中浸润的大学生应具有优良身体素质、高尚道德品行、卓越学习能力、广泛兴趣特长、娴熟专业技能、宽阔国际视野,最终实现“人人有用、个个成才”。
   (二)任务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外围课程、个别化课程等有机的整合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规定的各专业核心课程;外围课程既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全校统一开设,内容涵盖各学科基础通识知识),还包括各系各级必修课程(系内特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个别化课程即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相关课程,由学校提供丰富课程菜单,大学生考虑自身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所学内容,跨年级上课。目前广东轻院已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近300门。
   任务课程中绝大部分都带着明显的个性特征,如开设的生活道德修养、中外礼仪文化比较、职业经理人财务素养训练、旅游地理等;结合“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办学目标,开设了经济法、行政法、国际贸易实务、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税制等;充分利用现有的一流专用场馆,把游泳、网球、陶艺、书法、国画、形体、瑜伽与养生等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实行长短课交替、普及与选修并行、整合与补充教学内容等任务度、弹性化的设计,关注到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体需求、不同的智能优势,使“向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合适的高职教育”成为可能。
   (三)任务课程选择――从“标准用餐”到“自助餐”
   在广东轻院,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由传统的“定量定品种的标准用餐”变为“列出菜肴品种供大学生挑选的自助餐”和“大学生列出要学科目,学校设置课程的点菜式”。以“全校专业与基础课程超市”的形式向大学生提供。例如“英语外贸函电”、“中国民族音乐欣赏”、“ISO基础知识”、“税法实务”、“大学生创业”、“导游知识”、“互联网安全基础”200余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选修课程,令大学生们笑容绽放、灵感迸发,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出一个个独特的学习方案、学习活动,让“我的课程我作主”。
   (四)任务课程资源――从单一校内走向校内外整合
   利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优势,在引进教师时,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特长,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工艺设计、体育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充分保障了理工类、艺术类等课程的开设。
   学校还积极与校外优秀教育团体合作,共同开发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校内外教育资源,编写与实际工况符合的“校内自编”教材与教辅资料,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教学种类,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指导也更趋专业化。校内外各自领域内的知识浓缩,悉心传授,带给大学生更多的知识体验,是对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
   (五)任务课程空间――从教室走向无垠
   浸润在任务课程中的大学生还拥有丰富的活动化课程:每年一届的挑战杯大赛、外语节、读书节、体艺节、女生节,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获得更为广阔的课程空间。
   基于“立足校园,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课程空间还向国外拓展,开设国际合作课程,通过与德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学校的师生互访互交换生学习互承认学历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在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中,以更开放、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3]。
   任务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是现代高职办学目标的成果,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保证了可能性。课程的推出与实践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课程的实施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视野,挖掘了大学生学习的潜能,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了相互学习,使每一位大学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个性化发展。
   任务课程的深入推进,更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获奖面广、获奖学科多、获奖等级高,学校由此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三、完善“师生成长共同体”评价机制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怎样使“师生共同体”中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引领“师生共同体”中大学生健康成长?卓有实效的任务目标中对“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由易到难设立多层成长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将其在大学的一切行为表现,用接近量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看得见、摸得着;行动目标贴近每一个大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依据日常的积分,就能确定自己目标的达成度[4]。从而有机地调控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大学生在不断的目标实现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分层目标引领成长
   1.个人目标――习惯。结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将对大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具体概括为简单易做的十几项行为规范,作为大学生每天的行动目标,内容涵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公德习惯、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在学期初,要对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做一个简单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特点,选择习惯养成的进程、方式和达成度。一个年级一个系列,随着年龄增长,达成的目标要求也越来越高。
   2.小组目标――标志。小组是“师生共同体”中最小型的集体组织单位,在小组活动中,大学生们能找到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小组层面的目标是“标志”。标志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体现的是大学生行为的短期表现。小组之间还有月冠军的评选,积分优胜小组的队员,每人会获得相应的标志。
   3.班级目标――奖章。班级层面的获奖奖章,代表的是大学生一个阶段某一方面的良好表现。学校根据当代大学生行动的要求,设立奖章,依据大学生习惯达成情况及获得相应标志的数量,每月一次,由班级颁发单项奖章。
   4.校级目标――评优。学校评优项目包含优秀大学生干部、三好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多个奖项,在每学期期末,根据大学生平时表现,即班级积分和奖章获得情况确定,这样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同时给同学们建立专门档案,毕业时学校优先推荐就业。
   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每个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达成目标即可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满足了不同程度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了大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不断向新目标迈进,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多元评价关注细节
   1.自我评价――好习惯手册。自我评价就是自己发现问题、改正不足的过程。根据习惯养成的目标要求,设计大学生成长好习惯评价手册,内容包括每月目标、每天评价、每月小结、获章情况、自我评议、小组评议等内容。大学生人手一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对自评情况进行认定和修正,并填涂习惯养成手册。
   2.小组评价――小组展示表。小组评价准确、灵活,便于监督、易于操作。班级按实际情况,分为8―15人的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张个性展示表。内容包括每个组员的学习、纪律、日常规范、校内活动、社区活动、文明礼仪等项目。评价分两种方式,一是每月固定时间,进行小组互评;二是根据大学生的日常表现随机评价,由小组长添减标志。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还有积分评选,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就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课堂评价表。教师评价,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进步和小组合作。每堂课每个班级讲桌上都有二份大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每个大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语言表达、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由每节课授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随机评价,只点录大学生突出的表现和问题,并对班级整体纪律、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精神面貌进行当堂评价。
   4.班级评价――班级积分榜。每个班级设有一个全体成员的积分榜,积分榜展示的是大学生习惯养成的进度情况和积分排名。内容包含养成习惯获得奖章、周积分、月积分等。班级评价每月进行一次,从优点、缺点和希望三个方面,对每个大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
   有效的实证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大学生之间的监督作用。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提供了师生共成长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发挥了身边榜样的教育作用,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知。
   任务目标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评价同大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分离的现象,能从总体上调控大学生的发展,使大学生发展过程呈现个性化特征。既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又具备人人有目标、班班能参与的可操作性。
   故此,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发展,构建系统的育人工程,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毕业进入社会的基础,成为“师生成长共同体”不懈的追求。
   大学生的现实情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构建大学生“完满生活”则是大学教学活动追求的理想和目标[5]。任务目标及任务课程的有效实施,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课程转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创新潜能得以开发。
   “师生成长共同体”实证体验促进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活境界。
   “师生成长共同体”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大学生从理想生活走向现实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在直面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在积极构建他们的“完满生活”;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生活的意义、价值与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强,罗木珍.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3).
  [2]刘新绍.高校教育教学中师生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1(02).
  [3]张岩.文化与教育教学中师生文化身份初探[J].科技信息,2010(09).
  [4]伊文婷.高校师生关系的错位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5]林明鲜,杨金龙,吕如敏.大学师生关系形成规律与特点研究[J].学理论,2009(12).
  责任编辑 殷新红

标签:共同体 高职 师生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