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辞职信 > 正文

关于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教授的本质,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的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
  对于创设数学情境,我们一般采取以问题提出的思想方法为主导,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性,连贯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下面结合实例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数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激发状态.有了兴趣可以使人的脑细胞运动加快,神经紧张,精力集中,思维敏捷,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例如:在“等比数列”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小兔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小兔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它追到1/10里时,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它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
  1/1000里……
  (1)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小兔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2)小兔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 创设悬念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奇”中激“趣”
  
  对学生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例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将你的年龄乘以5后加上19,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38,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的年龄”,刚接触代数式的学生都会感到万分惊讶,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他们的一个个问题都被解决时,他们又感到十分的震惊,认为老师是多么的了不起,而当我将代数式(5a+19)×2-38化简得到10a时,学生则会发出阵阵的感叹,原来奥妙就在于此,同时也认识到把代数式化简后求值是多么的重要.
  
  三、创设试误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学生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适当创设试误性教学情境,可为学生尝试错误提供时间和空间,并通过反思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和警戒,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例如:为了解决学生在解决几何计算题时容易失“根”的问题,根据专题创设一组多解几何计算题:一类是题目中有可分类的几何概念;一类是题目中有可分类的位置关系;还有一类是题目中有可分类的位置关系.经过这样的情境探究过程,学生的印象深刻,较好的解决了漏解问题.
  
  四、创设生活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数学教学也应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比例的等比性质的时候,以学生熟悉的“糖水的甜度(含糖的质量分数)”为题材设计提出这样的问题:将若干小杯甜度一样的糖水混合在一起,甜度没有发生变化.你能根据这样的事实,提炼出一个数学结论吗?学生可以从这个问题中得到比例的等比性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也真正地认识到人人都必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五、 创设冲突性的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孔子说过:“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的矛盾、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这样的情境,是让学生先处于一种“愤懑”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归纳,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知识,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你能将四个边长都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不难得出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若正方形的个数减少一个,你还能够做到吗?若能,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这时学生就感到疑惑,因为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x,则x?2=3,而在学生只掌握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的背景之下,认为这样的x无法求出来,从而问题就无法解决,此时学生就产生了急于知道这样的x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数的强烈情感。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的情趣,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六、 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结论,只能促进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知识,但如果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学生尊重客观知识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例如:我们在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为4cm,5cm,6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 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 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不能?试比较两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 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 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
  
  七、 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创设有效的数学应用情境,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感觉到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新课标强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而不能脱节,教学情境越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效果就越显著.如设置这样的情境:“有一条平均水深为1.5米的河流,一个身高为1.7米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有危险吗?”“为了筹备元旦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全班同学的要求?”就会很快引领学生认识“平均数”“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教师变得更有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兴趣激昂地掌握知识。当然在情境创设中,我们还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和科学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和挑战性,活动上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同时也要避免只是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奇而忽略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倾向,要注重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以学科知识创设情境,以情感来掌握知识,多总结生活经验、教学实践经验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更多的灵感,才能创设出更好的教学情境,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标签:创设 情境 数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