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辞职信 > 正文

[中国工业行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工业企业生产率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选取2001-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检验我国工业行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率与出口在2001-2004年虽然为正相关,但最近的2005-2009年的数据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并不理想,且呈现负相关关系,即生产率越高的出口越少, 而生产率越低出口反而越多,这与出口自我选择效应相悖;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明确,出口贸易并没有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不仅如此,其还对生产率有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符合出口学习效应的。导致我国工业行业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加工贸易较多,且占据了出口贸易的主体。
  【关键词】工业;出口;生产率
  
  1.引言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出口与增长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两个方面。就自我选择效应方面而言,大量的经验证据支持了自我选择效应(如Aw,( 2000)[1];出口与生产率国际研究组(ISGEP),2007)[2])。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出口学习效应的经验结论仍不清晰,一些文献支持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如De Loecker,(2007)[3];张杰等,(2009)[4]),然而,还有部分文献并没有发现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增长方面存在差异(如Bernard和Jensen,(1999);Clerides等,(1998))。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出口与中国工业生产率之间的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
  2.实证分析
  2.1 生产率与出口值的计算
  本文采用参数法中的近似全要素生产率(Approximate TFP,简作ATFP)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来自Head和Ries(2003)文献,其本源是参数方法中的“索洛残值法”的衍生,优点是计算方便,而且集合了参数方法的优势,公式如下:
  ATFP=lnQ/L-slnK/L
  其中:Q为产出,L 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s代表生产函数中资本的贡献度,并引用Hall和Jones(1999)的文献中对于s的设定s=1/3,做这样的设定基于以下理由:第一,相关文献使用很多,且基本符合实际情形,具有统计上的普遍性;第二, 即使设定不够准确, 但其对于行业真实生产率的反映准确性程度也是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因此, 该近似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是能够准确反映行业生产率状况的。
  其中Q产出选用工业总产值,在资本的投入中,选择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平均余额;在劳动投入的处理上,我们选取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出口贸易额(EX) 来自于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交货值。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工业总产值利用以2001年为基期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余额用以2001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出口交货值用以2001为基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价格平减。所有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局网站,本文所选用的数据都是规模以上的企业组成的行业数据,即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企业,由于2001-2009统计的工业行业会有所差异,所以本文选择了从2001-2009年一直存在的36个行业为样本。
  2.2 时间序列分析
  由于获取数据的难度性,本文只选择了2001-2009年的数据,以保证更多的行业被纳入分析,增长率是从2002-2009年,虽然时间跨度只有8年,但由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都只有一个,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首先,将每个行业独立出来,分析其ATFP增长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利用Eviews3.0软件来求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第一,绝大多数行业的ATFP与出口之间表现了正的相关关系,只有少数行业是负的;第二,只有少数行业表现了很好的相关性,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等;第三,有很多生产率高的行业其相应的出口增长表现却并不理想,比如煤炭采选业,ATFP增长率很高,但出口增长率却为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总体来看,行业的生产率与出口之间表现的是正的相关关系(0.3),但结合ATFP生产率增长表中生产率高的行业,我们不难发现,生产率增长高的行业出口增长率并不是都高,换句话说,生产率高并不一定出口就多,这与一般贸易理论关于生产率高则出口也多是矛盾的。
  其次,将所有的行业看做整体,将各个行业的ATFP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分别累加得到行业整体的ATFP增长率和行业整体的出口增长率,分析总体上的ATFP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的关系。因为数据是从2002年到2009年的时间序列,所以这两个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协整性才能进行OLS回归,用Eviews3.0软件分别对ATFP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这两个序列并不平稳,而且也不是同阶单整,因此无法进行总体的OLS回归。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最近九年,出口增长率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没有表现出一种平稳的关系。虽然无法将这两个序列进行回归,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相关系数的分析中得知,大多数行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只有少数的行业表现较好的相关性,还有少数行业表现的是负相关性。
  2.3 截面数据分析
  2.3.1 生产率如何影响出口
  根据现有文献的分析,影响出口的因素,大体上包括生产率、规模、盈利情况、贸易壁垒、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汇率以及市场开放度和国家对于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限于数据匮乏,只能撇开行业间的差异,对整个工业行业的出口与生产率展开研究。我们选取的出口影响因素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和行业利润总额。这里把工业总产值(Yi)和利润额(PROi)作为控制变量处理,在控制住这些因素的情况下, 重点解析出口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设定,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式:
  lnEX it = C + a lnATFP it + blnYit + c lnPROit + uit
  式中,a、b和c分别为三变量的系数,下标i表示行业,t表示时间,uit为随机扰动项,为消除异方差并更好地表示各变量对于出口影响的程度,对所有的变量取对数处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示20%的水平下通过检验
  通过观察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根据F统计量,可以确认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但有5年的生产率对出口的影响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说明生产率并不一定是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最近的年份中拟合度较好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生产率与出口之间表现了负的相关关系。再看行业规模即总产值对于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且影响系数较大,说明行业规模可能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规模越大的行业出口越多。最后利润总额对出口的影响表现的并不理想,且结果显示在最近年份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系数也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总结以上结果,我们发现:规模是决定我国工业行业出口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的行业出口越多,而规模越小的行业出口越少;生产率也是决定出口的因素之一,在前几年表现了正的相关关系,但最新几年的数据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并不理想,且呈现负相关关系,即生产率越高的行业出口越少,而生产率越低的行业出口反而越多,这与自我选择效应相悖,存在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此外,利润总额也会影响出口,但影响系数也不大,同时也呈现负相关关系。
  
  注;****表示1%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10%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20%的水平下通过检验
  2.3.2 出口是否提高了生产率
  分析了生产率对于出口的影响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析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研究结论,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是具有不确定性,即出口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再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所使用的数据以及变量都与上一部分的回归相同,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对换,而控制变量不变。回归方程如下所示,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2。
  lnATFP it = C + mlnEX it + nlnYit + plnPROit + uit
  观察以上回归结果,发现回归的拟合度均不太理想,说明生产率与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具体分析如下:首先看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发现较多年份都难以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两者相关关系不明确, 同时系数有正有负,但检验显著的年份在以前表现为正相关,在最近的一年表现为负相关。再看生产率与总产值的关系,相关系数较小,但正相关的关系非常明朗,所以规模越大的行业,越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这个结论似乎与出口和行业生产率负相关的关系相矛盾,但由于行业规模与生产率正相关的系数较小,即使出口行业规模较大,但规模对于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还不足以使得出口行业生产率超过不出口行业。最后看生产率与利润总额的相关系数,不显著而且相关系数不大,即相关性不高。总结以上结果, 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存在不确定的关系, 而规模和利润率虽然对于生产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是主要因素。由此推理,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可能在于这些行业的研发投入以及科研人员的数量等等。
  3.结论和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生产率高的行业其生产率和出口的关系在2005-2009年表现为负相关,这一结论与一般结论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检验结果正好相反;第二,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行业盈利能力和规模对于生产率的影响为正。由此发现,出口贸易并没有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不仅如此,还对生产率有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一般结论的。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工业行业出口企业中经营加工贸易的居多,加工贸易主要是发挥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因此出口企业的劳动力比非出口企业更加密集,不注重技术创新,所以总体行业表现出生产率较低。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外贸发展的目标不应该是过分强调出口,关键应在于优化出口结构,获得出口贸易利益。为此,我国要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贸易的深度,增强国内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2)提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有着很强的专利保护意识,对中国其他企业的技术溢出有限,这样外商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中国短期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有限,因此,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才是关键。
  (3)提高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当前,出口贸易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的改进,为此,我国应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指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口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率。
  
  参考文献:
  [1]Aw,B Y.,S. Chung and M.J.Roberts,2000,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the Export Market: Micro-level Evidence from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aiwan (China)[J].T 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4(1):65~90.
  [2]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Export and Productivity,2007,Exports and Productivity―comparable Evidence for 14 Countries[J].LICOS Discussion Paper NO.192.
  [3]De Loecker,J.,2007,Do Exports Generate Higher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Sloveni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73,69~98.
  [4]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J].管理世界,2009(12):46-50.
  
  作者简介:
  朱金生(1964―),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丽(1989―),女,湖南常德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标签:生产率 中国 关系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