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室内整体卫生间 [生本数学:从整体入手获得意义]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书育人20载,我一直认为教师就是课堂的绝对权威,是学生命运的主宰。   可是,有一天学生向我抱怨:“数学考试分数总是不高,明明是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易错知识点,到最后还是出错。”问题出在哪里?当我接触到“生本教育”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
  那时的我,遵循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仿佛是拉动渔船的“纤夫”,一味思考着如何“牵拉”学生到达彼岸,却使“渔船”失去了掌舵的自主能力。而数学本身又是抽象的、枯燥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令学生感到厌烦。
  “生本”给我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迷时师度,悟后自渡”。课堂上,我将学生们带到生机盎然的数学王国里,让他们自由驰骋。而我,则从主宰课堂的“纤夫”变成了辅助课堂的“牧者”,从课堂的主角变成了课堂的导演。
  “生本”让我体会到了教的快乐,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的乐趣。去年中考,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在级部遥遥领先,平均分高于其他班二三十分,同时有22个同学得了A,是全年级最多的,占到了级部的七分之一(级部共有16个班),高分率是其他班的10倍之多。而这些孩子,在刚入学时,是公认的“学困生”(我们的学生在全区是第四批招生的)。但这次中考,我班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区里生源最好的学校!
  面对成绩,我问自己:“生本”到底改变了什么?我想,有三个方面不得不提。
  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生本”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为这,我在班上实行“分组制”。全班分9个组,每组6个人,不同成员职责和名称都不相同。一号是组长,学习成绩在班里排1-9名,是本组的支柱。二号是一号的得力助手,学习成绩在班里排10-18名。一号、二号主管本组的学习和纪律。三号、四号是中游学生,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和表现直接关系到本组的命运。五号是记分员,专管记分。六号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后10名,专管收作业,目的是督促他们自己完成作业。老师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与各方面的情况给各组成员加分或减分,每周统计一次。得分最高的组授予“明星小组”称号。
  这个制度实行以来,学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课堂上,他们先互相订正家庭作业。在某些问题上,学生会出现分歧,此时小组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学生先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然后由其他组员进行判断。通过讨论,正确答案自动现身了,学生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学生都争着抢答,抢到了便得一分。不管几号,哪怕是小组中最差的六号也不甘示弱,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小组争分,这大概就是生本的力量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最多的是快乐:有得分的快乐、抢答的快乐,还有解题的快乐和因团结而胜利的快乐。而快乐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恰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那样:“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学生能获得很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后来,为了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我在班上又成立了数学中心小组。小组由班里数学基础好的和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为了方便操作,分为男女生各一组。人数各有10人左右,男生为A组,女生为B组。小组活动的规则是:每个成员可以给基础差的同学讲题,那位同学明白后,两人便各加一分。有的人会有疑问,这样做不怕有作弊的吗?肯定有,但老师要相信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按制度去做的。只要大多数学生去做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况且我们还有较为完善的循环监督制度。这样的制度,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有兴趣,更加愿意努力思考,不再轻易放弃任何问题了。
  就这样,我们班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放学后,仍能看见学生在教室里,甚至车棚里谈论数学问题。
  给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草原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课堂上我尝试着放开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开拓思维,提升能力。
  课堂上,当学生对一道题有不同的解法时,我就让他上台讲解,当小老师,畅所欲言,尽情陈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想法。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解法的展示,使学生们意识到知识的灵活性,既增强了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激励另外一部分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对整个班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学生当老师,不仅不会埋没教师的地位,反而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学生极度困惑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我班学生滕子璇曾经说过:“以前我们学生就是一台复印机,只会忙着将黑板上的成果复制到笔记本上。但自从老师让我们自己‘讲课’,一切就不一样了。什么事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做,自己找问题、解问题,这样提高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对问题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原来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现在变成了老师在听,学生在讲。我们动脑思考的机会增多了,印象更加深刻了,学习更有积极性了,而且不会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她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
  多少年来,批改作业都是老师的事。但从八年级开始,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作业,每个组的一号看邻组的作业,看完后签上名,错的地方用红笔做个标记,让学生当面改。如果作业中有问题看不出来,谁看的就扣谁的分,如果作业中有问题并做了标记,你没改,就扣你的分。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好。因为每个人只看四五本作业,所以作业看得既认真又仔细。看作业,不仅让学生能力提高了,也让他们做作业更认真了。
  整合课本资源,体验“牧者”的快乐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过:“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犹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不美,而整体的维纳斯才美一样,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其生命力。从整体入手获得意义,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我们的课程与教材应当尊重这种规律。”
  受郭教授的启发,我对初中数学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比如九年级上册有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标》要求用6课时,而我只用了3课时。
  原来的6课时里,教师按课本的顺序讲,先讲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再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最后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但我认为,这样的顺序恰恰把整体的知识拆解开了,学生的思维变成了若干部分的拼装。更令学生痛苦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处于“盲人摸象”的境地,不学前面的就不知道后面的,而只有学了后面的才知道前面的有何用处。这样,中间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过程是糊涂的。
  内容整合,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整合后,我用一课时让学生感受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我让学生把身边的物品比如透明胶、硬币、瓶盖等看作圆,亲身感受一个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的三种关系。同理,我们再把铅笔看作直线,直观地得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又很自然地得出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的三种关系。最后,我们用两个透明胶(或硬币、瓶盖)来观察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很快发现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圆)这五种位置关系。也很快得出了外离、外切、内切、内含的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r的关系。
  到了相交时,学生遇到了难题,卡住了。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竟然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得出了“R-r

标签:入手 意义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