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激趣艺术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德育课堂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关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课;激趣;艺术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及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学习的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个性积极化,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兴趣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
  联系我们目前的德育课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仍然缺乏浓厚的兴趣。表现为学习消极被动,主体的潜能沉睡于心灵,情绪低落。因此,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
  一、选择学生好奇的实物演示和耐人寻味的事例,增强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德课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比较抽象、概括,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好奇的实物演示和一些耐人寻味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爱国主义”这一内容时,列举了“阿拉法特的头巾”,我提问:“为什么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阿拉法特不管在什么场合总是围着一块头巾。”问题一提出,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其中的奥妙,顿时全神贯注、兴趣倍增,这时我饱含激情地解释:“阿拉法特的头巾象征着巴勒斯坦的国土,阿拉法特把头巾日夜顶在头上,以示时刻不忘复国之志。”学生震惊之余,更能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真正含义了。再如,我在讲“货币”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把我平时收藏的古币(圆形方孔钱、战国时齐国的刀币、赵国的铲币、清末的银元)统统搬上课堂,这样一演示,鲜活的实物顿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学生的注意力空前集中、兴趣浓厚,有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巧用诙谐、幽默的技巧,促进学习兴趣
  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笑话诙谐的语言、绘制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比如,我在讲“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这一内容时,就讲了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有一个家庭,孩子很多,有丈夫前妻的孩子,也有妻子前夫的孩子,两个人结婚后又生了孩子,孩子们一打架,妻子就对丈夫说,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联合起来打我们的孩子。讲到这时,突然停住……这时,我察觉到学生的目光中有一种期待故事结局的渴望,此时,我言归正题,向学生讲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不就像这个充满矛盾的大家庭吗?一则幽默的故事,便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的弊端。又如,我在讲“正确对待货币”这一内容时,我指出,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应为“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有些人把追求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他们眼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由于巧引裴多菲的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笑声不绝于耳。这种运用既巧妙又恰当,既幽默诙谐又具极强的说服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可见,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影视显示、图片再现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一些可感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形象,给学生以鲜明地形象感觉,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活跃、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比如,我在讲“一国两制”这一内容时,首先用投影仪显示关于香港被列强占领的图片资料,使学生明确当今炎黄子孙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双重使命,接着用录像机播放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片断。这样学生在录像与教育内容的交互启迪下,很自然地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真正内容及伟大意义。
  四、通过良好的情感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的整个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密,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的感情越好,就越爱听这位老师讲课,这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因此,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心了解学生,用爱关心学生,就一定会使教学活动生动的开展,确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标签:德育 课堂教学中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