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积极参与 自主学习|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根据新课标的建议,也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 激发兴趣是前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有动力。而在我们的语文学科中,被选进课本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要使学生能领会这些内涵,主动去学习,就必须先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在上课前,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知识现状等设计课堂结构,学生们就会感觉上课轻松愉快,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才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 培养习惯是基础。?
  
  笔者每接一个新班时,都会首先教给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然后在上每一堂新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并让学生写出预习笔记,教师抽查。如果发现哪位同学字词方面准备得充分,就请其上黑板演示其预习成果,使其准备的字词成为同学们共同需要掌握的字词;哪位同学对课文中某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就请他说说。……当学生的预习内容成为教师上课中的某一环节,学生会为此而自豪,由此也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会产生学习语文的自主需要。?
  不仅在预习这个环节,其他环节也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像教育家魏书生,他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不仅教学效益好,自己也轻松。?
  
  三、 尊重差异是条件。?
  
  除了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还要注意,在学校里,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那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等等。如果采取一刀切,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致使一部分学生厌倦学习,更别提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拿作业的布置来说。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除此之外,在作业的形式上也应实行多样化,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因材布置”,这样,学生们才真正愿意主动去完成。?
  
  四、 课堂教学是关键。?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关键还要靠课堂教学。?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足够的可供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找到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铺路搭桥,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
  而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
  1. 创设情境?
  一堂课,如何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主动去学习,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
  如我讲《春》,在学生已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在头脑中想像。读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学生们仿佛触到了绿草,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而且,还让学生到春天的大自然中去寻觅春天的踪迹。这种闭目遐想的感悟和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们领略到了春天的美,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有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常不知不觉地引用。在讲《核舟记》之前,我先让学生们叠一个“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船,并让他们在上面画上五个人,八扇窗,十六个字……学生们刚开始兴趣盎然,可做起来都感觉很难。然后我又把我事先找好的桃核拿出来,说有人可以把刚才那些内容雕刻在这上面。学生们觉得不可能。于是,我让他们读课文,学生们自然为我国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所折服。?
  另外,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电视甚至是校外考察等,都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使单调、封闭的课堂变成多彩、开放的课堂,这样,也会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2. 选择参与?
  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学的方式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学生们毫无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点一点地湮灭。?
  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们必须有自主选择参与的权利,有了权利才有主人意识;而且,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但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更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常用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如学习一篇课文,我通常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边读边思考,要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针对课文自由谈感悟。可以针对文章的总体结构、中心等来谈,也可以针对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谈;可以谈文章的“优”,也可以谈文章的“劣”;可以谈自己的“获”,也可以谈自己的“惑”……总之,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说出来都可以。对有创新见解的学生,还进行奖励;对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更是大肆表扬。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甚至有学生下课了都还意犹未尽,还想和老师说,还在和同学争论。当一篇文章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我又让学生说说得失,实际就是让他们自己做了一个总结。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他们在这种自由选择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拥有了感悟和思考,也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情趣。

标签:积极参与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