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语言暴力的案例 [浅谈职业教育中如何避免语言暴力]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受教育是一个地域差异性大,整体素质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不强的群体,教育难度大。针对此种情况,使得一部分教师在实施教 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言暴力”倾向,从而教育效果低下,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有可能对学生的心里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学生发生一定的心里疾患,甚 至可能影响学生一生。因此职业学校应关注“语言伤害”“语言暴力”等软暴力行为,职业学校学生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 能力还不成熟,内心世界也很脆弱,所以教育要注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简单,粗暴,冷漠,鄙视等无视教育者感受的做法,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敌视,教师在实 施教育中怎样有效的使用语言,规范语言行为以引导学生的语言倾向建立一种和谐的语言气氛显得十分重要。本人认为要想避免“软暴力”的发生,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理解入手
  
  近年 来,媒体对学生遭受体罚的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这一问题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另一种软性惩罚孩子的方式也渐渐浮出水面。学生偶有差 错、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一些教师便会采用讽刺挖苦甚至是谩骂的语言来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这就是被称之为心理惩罚的语言暴力。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与“语言伤 害”相关的不良事件在公众领域里多次被提及。由此可见,“语言暴力”决不是小问题,决非无关紧要,它对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许多老师都是当着其他同学或者是老师来讽刺、斥责学生的,而又非常容易受老师的影响,这样造成对该同学的持续刺激。同时,被斥责的同学也可能出现一些心理变化,比如看到同学,就会认为在讥笑它。产生了对同学和老师的害怕,孤僻由此产生。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 授曾这样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应该是无比幸福 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看来师源性“语言伤害”后患无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差,自卑感较重,自信心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强,面对这样的群体,首先教师要用一颗豁达的心接纳他们,承认他们,并 对他们表示关切,平等对待,用心沟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讽刺,挖苦等语言暴力的发生。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对学生的某些行为表现,如肢体行为或面 部表情应及时做出反应,特别是当学生面对困惑需要帮助时,更应该注意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从而获得 克服困难的勇气。再次,理解学生要讲客观。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一定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与学生平等沟通,真心交流,避免在沟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 性,既客观公正又语言得体,才会给学生以良好的启示。如在就业指导中设定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平时的了解与观察,评选出在竞争中最具竞争力人选和最具发展 潜质人选,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面对这两种观点,老师不能武断地,粗暴地不假思索的批评他们,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更主要的是会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教师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答疑解惑,用欣赏鼓励的语言缓和气氛,达成统一。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和谐相处作基础
  
  语言暴力倾向的发生,往往存在人际交往的氛围。若在一个沉闷紧张对立的氛围中,人们的语言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排次,冷漠,抱怨,反感等情况。这样发生语言暴力 的指数就会大大提高。因此营造师生沟通环境。建立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师生共处应真诚。教师若能真诚对待学生有理有节,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一种融洽而自然的相处去打破师生之间的沟通壁垒,营造一个宽松,相容,有礼有序的沟通环境,交流气氛,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语言冲突, 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其次师生之间的共处应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教师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分展示其人际吸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朴实,整洁,稳重, 端庄,热情,善良和蔼。语言文明让学生乐于与你交流,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获得情感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交往环境,这也是避勉语 言暴力现象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注重教师角色的正确转换
  
  教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一旦出现在教育过程中,就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教育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有理性和充满爱意的教师形象,.而不应该是一个威严有加,亲切不足,过于沉浸在自我情绪化的一般人的角色,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育管理责任的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呈下降趋势。而变相的“语言伤害”却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师压力的增大,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所致;二是教师师德的修养有待提高。“语言伤害”伤人于无形,但往往比体罚带来的后果还要严重,因为“语言伤害”刺伤的是学生的尊严和心灵。正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应该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和业务修养。作为老师,我认为要多去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鼓励的语句。如“不错,这次比上次好”“加油,会更好的!”等,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的师者,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避免语言暴力.乌申斯基就主张;严肃中渗着关爱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角色转换.才能更有效的扼制不良语言的发生,减少语言伤害,和语言暴力.
  语言伤害和语言暴力是旧的传统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言暴力也要从学校教育中剔除出去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心灵的关爱。面对学生,做教师一定要少一些挖苦,对一些耐心和友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获得教师的赞扬和肯定是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人的潜能便会被激发出来,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前进的动力;一句关切 的问候,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灵之们打开了,以后要求学生做什么也容易了。所以,应把语言暴力逐出校园,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心灵的关爱。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学生的心!,教师要用良好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真诚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标签:浅谈 职业教育 暴力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