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对偶句 > 正文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

时间:2017-03-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

湖心亭

尘境纷纷俗累增,故寻幽径访南能.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余暇得陪僧.

棋中得失何时了,一局输赢未可凭.

排比句: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对偶句: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余暇得陪僧.

对偶形式:串对偶(流水对)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表达效果:自己心境的一种放松,因为尘世的烦恼太多,要不是我惹怒了客人,我哪里有时间来陪大师你下棋啊.

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厌倦.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

考点名称:对联对联:

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

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

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

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

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

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

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

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2、寄生性和包容性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

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

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

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4、通俗性和高雅性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

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

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

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5、严肃性和游戏性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

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

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

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

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

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分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写对联要求与禁忌:

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1、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2、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3、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4、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联律: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1、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

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所以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2、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3、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4、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5、平仄相谐

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

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6、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禁忌:

口诀: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四海送佳音。“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圣火辉煌映和谐。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副对联的美感。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联眼:

“联眼”指在联句中对意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

联眼在联句中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字,也可能是一个词组,或复合词组。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首创“联眼”单词,并在“在天联评”中首次采用

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史上趣对:

(1)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3)花甲串对

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

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

(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

有关对偶句,这使黄伟涛想起自己原创的“”,虽然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晓得自己其实在献丑,但总算略知对联的精妙,对联就是对偶句,对联是文化,对偶句也是文化。那么,如何说明对联是文化呢?伟涛先向沈祥和先生鞠躬致敬,并转载他的一篇给力文章“矛盾的和谐——谈对偶修辞理据”来阐明这问题。

矛盾的和谐

——谈对偶修辞理据

沈祥和

对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众多的热爱者,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夸张地说,汉语修辞是对偶的修辞,对偶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也深入渗透到汉语修辞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也可以说,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为什么对偶在中国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对偶不仅与汉语言特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高度和谐,更为主要的,对偶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和谐体。这种对立统一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一、整齐与错落的矛盾和谐

1.视觉上,对偶上下两句对应得非常整齐;但在具体的用哪些字词上却力避重复,使对偶看起来字面工整而又内容富有变化。如:

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一城灯火下,辉映十里湖天。

(杭州西湖湖心亭)

上下句字数相同:11个字;词数相同:8个词;词性相同:均为数词、名词、名词、方位词、动词、数词、量词、名词;结构相同:均为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动宾结构;但却无一字一词相重。

2.听觉上,对偶的上下两句节奏相同,间歇相同;但读音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使对偶读(听)起来节律整齐又起伏错落。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下句节奏相同:均为二二一二;可是平仄相对: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

3.容量上,对偶的两句形式并列,内容却相对或互补;刻意的严谨格式,却容得下无比广阔的内容。实可谓“言有尽而义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如:

①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鲁迅先生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对偶真是占全了。

二、单纯与丰富的矛盾和谐

这里指对偶形式的单纯与创作手法的丰富之间的矛盾和谐。对偶的形式,经过训练,都可掌握。过去儿童入学,就学《声律启蒙》,上对课。但要作好,则绝非易事。古往今来,多少人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并非夸张。对偶的创作手法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实在太丰富了!

字的变化;含拼字、拆字、同旁、谐音、绕口、叠字、拟声等等手法,如:

①此木为柴山山出,白水作泉日日昌。(拼字)

②踏破磊桥三板石,分开出路两重山。(拆字)

②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同旁)

词的变化,含双关、用数、夸张、比喻、借代、比拟、用典、转类、拆词等等手法,如:

①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用数)

②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拆词)

句的变化,含倒装、磋对、镶嵌、串组、阙如、反复、顶真、回环、回文、互文等等手法,如:

①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倒装)

②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流洲不流。(顶真)

③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

有的还同时使用几种修辞方式,连用、兼用、套用,充分表现出对偶极为丰富的创作手法。

三、守常与反常的矛盾和谐

对偶有着严谨的格式,要求对偶时遵守,可在具体创作时,作者却不时有意突破某些,以“造成超越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化常为变,以常衬变,通过破坏常规将对偶推向更高的境界。例如:

1.对偶要求两个句子相对,却出现了排对(三句对,甚至四句对)。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2.对偶要求上下两句相对,却出现了当句对(句中自对)和隔句对(一三句对,二四句对)。如:

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使下襄阳向洛阳。(当句对)

②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穿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隔句对)

3.对偶要求字词避重,有的却可故意重复。如:

①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转类)

②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睛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反复)

4.对偶要求意思完整,有的却故意让某个关键字词空缺,让读者带着悬念去揣摩它的意思。如:

①_二三四五,六七八九_

②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_风味几番?

四、满足与追求的矛盾和谐

满足和追求是互相排斥的一对矛盾,可是,对偶却让中国人既得到满足又不断地追求。

对偶让中国人得到满足:

1.从对偶本身看,对偶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就让中国人得到一种满足。刘勰说:“造化赋形,体必双支;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沈谦先生解释为:“此直接指明对偶本由天成,天地创造化育,所赋予人物之形象,四肢必然左右对称;阴阳神明妙理,所施行刚柔之作用,凡事亦非单独成立。而吾国文字,单体单音,有平有仄,宜于对偶,殆出自然,”于是得出结论:“对偶乃天地万物之法则,自然形成之征象,为用文字,往往对偶,乃自然形成,并非刻意创造。”在言语上,语句排偶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人从对偶中得到了语言、文化心理诸多方面的满足。

2.从创作方面看,对偶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作品。能掌握严谨的格式而作对偶,于作者是个满足;若能创作出得意之作,作者得到的是更大的满足。

3,从阅读方面看,会对偶者,读着上句猜下句,正象朱光潜说的:“用排偶既久,心中就无形中养成一种求排偶的习惯,以至观察事物都处处求对称,说到‘青山’不由你不想到‘水’,说到‘才子’,便不由你不想到‘佳人’。”猜中了,会自己的欣赏水平而满足;若该对偶有新意而出乎预料,也会为能读到这样的好作品而喷喷称赞。不会对偶者,边读边想,一旦读懂其内容或悟出某些妙处,会为自己读得懂和得到富有民族特色的高雅艺术熏陶而满足。甚至没有文化的人,看到这整齐的两句,比如对联,逢年过节,大红纸写上贴在门两边,所烘托出的喜庆和文化的氛围,让主人心满意足,年节过了好久还舍不得取下来。

对偶令中国人不断追求。

1.从作者看,对偶是一种有最低标准而无最高标准的艺术创作,应用非常广泛,严式对偶主要用于各类对联、古典诗词,宽式对偶普遍用于艺术语体、政论语体、谈话语体,以至于报刊各类文章的大小标题、广告语言。不同的题旨,不同的情境,就有不同的要求。合体,得体,出新、作绝,这对作者是无止境的追求。

2.从读者看,点断字面,读懂内容,品味意境,悟出妙处,每一层次都是水平的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中国过去几千年文白分家,文化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照说对偶这种高雅艺术只能是文化人的专利,可因对偶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欣赏对偶似乎成了中国人的基本文化修养,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以此为荣的追求。

对偶是中国人在满足与追求的不平衡中的和谐。

一件件成功的令作者满足的对偶作品,熏陶着读者,激发读者努力提高自身欣赏水平的欲望;而当读者具备了欣赏这等水平的对偶时,又促使作者去作新的追求。满足与追求的这种不平衡反映在对偶上,对于中国作者和读者却都是自觉的令人愉悦的事情,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处得十分和谐。

崇尚“对立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对偶就是一个完美的对立统一体。从这个角度看,“对偶”一词的意思不妨可由习惯认为的。对称的一对。改为“对立的一对”,似乎更有助于对对偶的全面理解。

标签:诫子书中的对偶句 春望中的对偶句 湖心亭中的对偶句